APP下载

机制体制创新是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2017-11-16张雪

中国粮食经济 2017年11期
关键词:粮食科技经济

文/张雪

机制体制创新是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文/张雪

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创造新的产业价值的能力,产业经济发展需要牢牢把握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牢牢把握世界产业格局调整的机遇,认清经济变革的新动向。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趋势下,传统的粮食产业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产业经济转型面临实质性的挑战,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迫在眉睫。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一个主题就是“创新”。要在改革中创新,在开放合作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思维创新和科技创新涵盖了整个经济领域,更给粮食行业这个传统基础产业改革吹响了新号角。推动粮食行业创新发展既要有方向也要有抓手,培育粮食产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就是我们的主攻方向。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推动粮食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是当前的主要工作。

创新需要多部门、多系统的协同配合,政府通过运用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行政保护等手段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发挥协同效应,协同合作的产生、持续、维护以及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需要特定机制作为保障。因此,创新体制机制比创新本身更为重要,良好的体制机制对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创新过程起保障和“催化剂”作用。

一、机制体制创新的内涵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政府对技术进步可能带来的影响要有更加超前的认识和灵活的应对,对创新提出的新制度需求要有更加果断的决策。对技术创新而推动的制度创新,要求政府具有处理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的能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共治的完善的创新治理体系。

(一)体制创新

我国科研机构多年来的体制改革,都是围绕着促进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的要求进行。科研机构与企业实体协手共进,科研机构依托企业快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企业也凭借科技创新成果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美国现代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指出,科技是组成生产的重要因素,他认为企业的投资能够使科技更有价值,而科技又能够使企业的投资更多获得效益。高科技产业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还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就业机会,但是在某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技术水平和能力很高,而与其适应的制度没有进行改革,资本主义体制难以适应科技创新对生产力发展的促动,虽然科技发展了,却没能充分体现技术进步给社会带来的普惠性红利,就业不足、购买力下降影响了西方经济。因此,体制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保证。体制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有益方法和途径。邓小平同志说“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也就是说谁能够更灵活地利用管理体制,谁就把握了制胜的先机。人们看到:一流技术往往会被二流的经营管理所埋没,而二流的技术却常常在一流的管理体制下发展起来作出显著的成绩,这就是管理体制的神奇作用,因此科技创新也离不开体制创新的保障。产业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依赖于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二者同等重要。

长期以来,粮食流通产业在计划体制和政策的大一统保护下,很难运用市场规律和手段完成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都很难在真正意义上进入市场,造成了粮食经济的全产业链的不完整性和脆弱性,这无疑也对粮食产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创新体系建设带来了阻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根本在市场化的问题,无论是产业经济,还是粮食科技创新体系,都面临着是否能真正建立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的问题,这是粮食产业和支撑其发展的科技走向市场发展壮大的方法途径问题。如果粮食产业经济能在科技的强力支撑下,运用精准管理的技术手段,准确、及时、有效判断粮食的供需状况,政府宏观调控以服务市场的原则,依靠市场来配置粮食余缺、调入调出、运输流向、原粮和产品价格等资源要素,粮食科技也能在市场进行优势科研资源配置,形成强强联合的创新局面,使粮食产业迸发出活力,科研人员迸发出创新智慧。另外,还要促进粮食行业的多元主体的投入和参与行业竞争。要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营造非公有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政府要转变职能,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粮食市场主体服务和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政策、法律环境上,不断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化建设,规范市场法规,改善市场环境,加强市场硬件建设,拓展市场运作领域,营造有竞争力的投资、创业和发展环境。政府既要有“管”的本事,更要有“活”的能耐。要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不断创新粮食产业经济的体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化的粮食科技创新体系,使粮食产业能够在市场经济下迸发出全产业链的经济效益。

(二)机制创新

粮食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在搞活流通、保障粮食安全、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地位不可替代。必须坚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建立粮食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提高行业整体对市场的应变能力。要在企业组织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加强创新,打破传统国有资本为主、国企独家经营格局,鼓励市场资本进入粮食行业,形成国有为主、多元并存、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灵活应对国际、国内市场变化。这种市场化机制将产生顺应市场规律的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内在主动性,无疑是对产业技术和经济的有利促动。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回答好谁来驱动创新的问题。要从法制保障和管理机制上,为创新者自由探索、潜心研究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支持和强化市场主导的创新活动,通过营造有利于激励创新的市场体系和经济制度,让企业家想创新、能创新,并能在创新中赢得回报。传统的粮食企业缺乏适应市场变化规律的自主发展和创造能力,提升粮食产业经济的活力,挖掘企业内存的发展动力,就必须打破重重界限,建立有利于创新的经营体制,在保证主营业务同时,促进企业积极向上下游和关联产业链延伸,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新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在市场条件下集聚资本要素,拉长产业链条,拓宽领域范围,壮大企业规模,实现规模经济,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和发展的能力。同时更要坚持“向管理要效益、靠管理出效益”观念,强化企业人、财、物、资金、信息、技术、品牌、文化等一体化建设和科学化管理。要加强法制建设与政府监督协调的协调机制,加快粮食法立法进程,强化法制观念和依法经营、诚信经营、文明经营意识,理清政府权力清单,简化办事程序,规范操作规程,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方便企业经营管理,增强企业活力,形成粮食企业的整体合力,提升粮食产业经济的内生动力。

创新驱动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离开不人的智慧和主动活动能力。与“生产要素驱动”与“投资驱动”不同,“创新驱动”强调通过智力资源去开发丰富的、尚待利用的自然资源,逐步取代已经面临枯竭的资源。因而,在创新驱动发展阶段,“人的智力”成为第一生产要素,知识、信息等无形资产成为主要的要素投入。这类要素投入具有非稀缺性、非排他性与非消耗性等特点,其生产率远远高于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因此,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同时,建立发挥人力资源积极性的人才机制十分必要。完善奖惩办法,分解落实任务,加强调度考核,严格兑现奖惩,以调动全员积极性为企业发展目标。

(三)制度创新

新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管理等制度的革新,是支配人们行为和相互关系的规则

的变更,是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相互关系的变更,其直接结果是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使不断创造新的知识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社会财富源源不断的涌现,最终推动产业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同时,良好的制度环境本身也是创新的产物,而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建设创新型的政府。只有有了创新型政府,才会形成创新型的制度、创新型的文化。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粮食科技在发展中构建了更符合行业特点的创新体系,在信息技术和前沿技术方面实行了开放的、共享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利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粮食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改进了仓储管理,改变了手摸牙咬的入库检验方式,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粮食仓储的现代化和精准管理水平。开展的生物药剂替代磷化氢的研究,促进了储藏生物技术的发展。粮油加工围绕提高生产效率、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开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了粮食主产区的产业经济发展,如山东滨州的粮食加工、黑龙江大豆加工等,因此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行业主管部门能否以改革的精神拿出创新型的新思路,从主导经济活动转为推动科技和行业发展制度建设的服务者,努力创造优质、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从“十五”不足3000万元到“十二五”十多亿元的粮食科研经费,投入的大幅增加极大促进了粮食科技创新和产业经济的发展。粮食主管部门通过培育粮食社会化的粮食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了自主创新的综合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落实和完善了促进粮食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激发了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粮食企业的创新活力。

自主创新是强国之道,而制度创新是自主创新的保证,是促进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所以,制度创新应该是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也是在自主创新上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应当从体制改革、机制完善、政策扶持、人才培养、作风建设等方面形成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良好文化和制度环境。

二、机制体制创新的路径

(一)加强社会化的粮食科技体系建设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活力,集中社会优势力量推进粮食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粮食产业发展的实处。建立、健全创新行为的社会参与机制,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基金会、科技社团等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评估产业进步方面的作用。促进涉粮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与中小微企业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和以科技创新知识为内容、以产业创新机制为纽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业创新体系。推进落实国家有关普惠性科技创新支持政策,出台相关政策、给予资金支持等方式调动科研机构参与合作研发的积极性,使科研机构成为向企业转移技术的桥梁,并进行产品、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积极发挥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促进全社会各类创新要素在粮食行业的合理配置,促进科技创新资源真正为产业发展服务,使科技创新成果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生产力。通过转变政府创新管理职能,合理定位政府和市场功能,强化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战略规划、政策制定、环境营造、公共服务、监督评估和重大任务实施等职能,突出政府在粮食产业科技创新中的中枢地位,突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规划产业发展布局、主导产业发展思路和引导产业创新资源聚集方向和科技创新攻关方向的作用,发挥政府部门在创新需求凝炼、任务组织实施、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的作用。

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共同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科技创新活动,并通过制定章程和组织条例对骨干科研机构实施监督,以保证科技服务计划的执行和经费的有效利用,从而达到政府推动科技发展的目的。企业通与科研机构、高校签订合同,形成有效的科技创新合作结构,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实现技术转移以及人才和资料的交流等,减少科技创新风险,促进科技创新知识在产业相关领域不断流动,真正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顺应创新主体多元、活动多样、路径多变的新趋势,推动政府管理创新,形成多元参与、协同高效的创新治理格局。加大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投入,通过众筹、众包、众扶、众创,激发粮食科技创新热情,拓展粮食科技创新资金来源,探索粮食科技创新基金支持产业技术开发的金融运作模式,摸索以知识产权为导向的粮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交易模式。

(二)加强行业人才建设,提高管理素质和能力

提高我国粮食行业的整体水平,人才是关键。要着力解决目前我国粮食行业的高科技人才短缺问题。提高科研人员薪酬水平,破除人才管理体制、机制的羁绊因素,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实施全国粮食行业青年拔尖人才优先培养计划,探索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粮食行业青年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并大力支持青年拔尖人才开展自主选题的科学研究;大力培养创造型技术技能人才,继续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发挥高技能人才在技术攻关、技能创新和传技带徒等方面的带动和引领作用;抓紧培养粮食行业后备人才,结合粮食行业人才需求,引导相关高校调整学科体系和专业设置,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评价体系,以科研能力、学术水平、成果质量和应用实效等作为科研人员评价的重要内容和依据,落实各类科技人员正当获得项目和成果利益的政策。面向全行业探索“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制度,围绕学科带头人形成稳定的学术团队。鼓励学术自由,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营造高效、严谨的学术氛围,尊重个人贡献与创造,强调科研人员学术道德和科研诚信,杜绝学术腐败。由各级粮食管理部门主导,各级涉粮高校、科研院所加快遴选粮食领域的专家、专才,建立专家库,由政府组织,以多种形式派驻企业,帮助企业开展项目申报、知识产权保护、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速企业转型升级。

(三)加强学科建设和学科优化设置

粮食产业的发展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学科布局的时候,不应追求齐全、热门,而应该追求特色、优势和高起点。热门的东西很多,赚钱的行当也很多,要想全部做一做,最后会掉进平庸的深渊。必须在国际的视野下,立足国内,判断这个学科的发展前途在哪里,明确一下我们的比较优势在哪里,在明确的使命前提下决定要不要搞。从“大粮食”的角度认识粮食产业发展,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解放思想,促进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产生新的发展动力。针对学科的特点来改革和制订评估和评价机制,构建具有多学科特征的“独立研究机构”,以保持各相关学科间的连通性。学科必须交叉融合才能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国家重大“智库”项目更是如此,传统的院系实验室难以完全超越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文化的界限,组织起对综合性问题的研究。对自然科学和医学等实验性科学而言,实验设备日益昂贵复杂,研究和操作人员不断增加,单个院系难以承受。成立独立研究机构是为了保持相关学科间的连通性,加强多学科合作,以应对科学研究面对日益复杂综合问题的需要。 创新学科管理机制,促进新兴学科不断发展和形成。

(四)优化粮食产业外部环境

一是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大力度宣传和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促进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促使企业重视科技成果的开发应用如同重视生产经营一样,并把它作为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要素来抓,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同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加大对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典型宣传,引导社会转变认识,更新观念,努力营造全市共同促进科技创新的良好局面。二是健全保护创新的法治环境。加快创新薄弱环节和领域的立法进程,修改不符合创新导向的法规文件,废除制约创新的制度规定,构建综合配套精细化的法治保障体系。培育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加快突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强化需求侧创新政策的引导作用,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政府采购制度,利用首台套订购、普惠性财税和保险等政策手段,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扩大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空间。推进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强化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刚性约束,提高科技和人才等创新要素在产品价格中的权重,让善于创新者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三是营造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大力宣传广大科技工作者爱国奉献、勇攀高峰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推动创新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倡导百家争鸣、尊重科学家个性的学术文化,增强敢为人先、勇于冒尖、大胆质疑的创新自信。重视科研试错探索价值,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营造宽松的科研氛围,保障科技人员的学术自由。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恪守学术道德,坚守社会责任。加强科学教育,丰富科学教育内容和形式,激发青少年的科技兴趣。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塑造科学理性精神。

三、抓住机遇,创新机制体制,推动粮食产业经济转型升级

知识经济时代的特色是“创新”,谁掌握了创新主动权,谁就能在经济上独领风骚。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经济增长又更加激发了科技创新的势头。新时期,粮食产业经济需要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改革发展中抓紧实现产业经济转型升级,从投资、出口等传统要素驱动,转向以科技创新为代表的新发展方式,以全面创新驱动,改变低效率的增长方式,不断创造新的产业价值,促进粮食产业经济在深刻变革中,效率更高、质量更好、结构更优。

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是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向中高端上升的过程,是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和经济迈上新台阶的关键阶段。在经济新常态下,在技术革命推动经济转型的大趋势下,粮食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着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整个产业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粮食行业在顺应宏观层面的“从制造大国到创造大国、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跨越”任重道远。产业的内生动力来自于技术不断进步所带动的新的生产力,取得创新动能和实现创新驱动是一个系统性的变革,创新包括“科技的创新”,但绝不仅仅是“科技的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准确把握创新的内涵属性,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相互协调、持续发力,统筹推进科技、经济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

创新是时代的脉搏,创新驱动是发展的动力。把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和谐地转动起来,凝聚各方力量,将科技创新厚植于体制沃土,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就有了奔腾不息的活力、源源不竭的动力。粮食产业更需要在这个新旧发展动能转换的阶段,抓住机遇,从产业升级的角度,不断促进经济要素高效聚集,推动和提升粮食产业向效率和综合效益方向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系趋于完善,倒逼着粮食产业从传统的流通模式向高效运行、结构合理、精准管理、延伸产业链、规模化和综合效益的模式转换,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中,找到粮食产业从仓储、物流、加工相关利益最大化的模式。因此,抓住机制体制创新就抓住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牛鼻子,从而引领产业进步,实现中高端水平的发展,使产业链真正参与到以高端技术为支点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

(作者系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猜你喜欢

粮食科技经济
珍惜粮食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我的粮食梦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