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粮食行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专题报告会综述

2017-11-16李可

中国粮食经济 2017年11期
关键词:报告会粮食转型

文/李可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粮食行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专题报告会综述

文/李可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为推动粮食流通的改革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积极全面地贯彻落实。”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将粮食行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大讨论活动引向深入,10月27日,国家粮食局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粮食行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专题报告会。报告会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粮食安全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陈锡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执行局主任、国家粮食安全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晓强,国家开发投资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粮食安全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岳国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研究员叶兴庆等4位专家作了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务锋,国家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曾丽瑛,党组成员赵中权,总工程师何毅出席报告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国家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对粮食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如何把握我国粮食形势,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我国粮食竞争力;如何把握“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机遇,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如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增加绿色优质的粮食产品供给,更好地满足广大居民消费需求;如何适应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形势,加快推进粮食行业的转型发展等等,是粮食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

会上,4位专家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分别围绕我国农业形势与粮食竞争力、粮食行业转型发展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粮食消费变化与粮食深加工产业发展、“一带一路”与国家粮食安全等主题,紧密结合我国粮食工作实际,为粮食系统干部职工作了一场精彩报告。同时,对粮食行业如何主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要求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新挑战,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粮食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启发性、实用性的政策建议。

“我认为我国农业形势的发展变化,总体上有利于我国粮食生产的竞争力的提高。”陈锡文分析说,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进程中,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带来五个有利因素。一是城乡人口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农村常住人口下降,继续从事农业的农民扩大经营规模的可能性不断增长。二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为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特别是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给农民吃了定心丸,让他们流转土地更加放心大胆。三是除了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之外,土地托管、代耕以及购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社会化服务等发展非常迅猛,正在有效地把小规模、分散的农户经营引入到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四是我国农业生产条件总体上不断改善,耕地的灌溉面积不断增加,农业技术不断进步,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五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农民更多地感觉到了市场需求的变化,农民正在从主要追求产量的增长转向更为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品种、效益的提高,粮、棉、油等大宗产品的生产正呈现出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发展的趋势。“总体上来看,这些大的发展变化趋势,都有利于我国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竞争力的提高。”陈锡文说。他还表示,要清醒认识到我国粮食问题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是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的问题,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

张晓强在报告中指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在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中,要分类完善改革方案,释放反映供求关系的价格信号。比如要注意通过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来增加绿色优质粮食的供给能力,引导农民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张晓强还表示,新形势下,保障粮食安全的要点,就是集中力量深化改革,推动粮食企业转型升级。

“粮食加工是粮食价格和库存调整的一个调节器、一个截流装置。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有多大的加工能力,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就有多大的保证能力。”岳国君表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除了藏粮与地、藏粮与技,还要藏粮于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很宏大的构想,更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我们一定要从全球的角度来审视中国粮食安全的形势,看长期因素,看趋势性的因素。”叶兴庆从自然条件、贸易互补、物流成本、贸易平衡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后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沿线国家在与我国开展粮食贸易中所起的作用将会逐步增强。他认为,粮食行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要加强对沿线国家农业自然条件、法律制度、贸易潜力的分析,考虑在一些重点国家优先部署一批以技术合作和产能合作为核心的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和农产品加工园区,对重点产品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进行布局,以更有力、更高效、更可持续地把中央提出的适度进口的文章做好。“在这方面,我们的粮油企业应该大有作为。”叶兴庆说。

与会党员干部认为,四位专家的专题报告对于帮助粮食行业干部职工全面准确理解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握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方向、拓展转型升级工作思路,推动十九大精神在粮食行业落实落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大家表示,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穿“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大讨论活动始终,结合深入学习领会本次报告会精神,进一步把大讨论活动引向深入,推动粮食流通改革发展不断取得新成绩,以实际行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猜你喜欢

报告会粮食转型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我的粮食梦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福建召开纪念三八妇女节表彰报告会
2014年世界空间周科普报告会在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