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球员在CBA联赛得分能力及手段分析

2017-11-15

运动 2017年17期
关键词:单打命中率投篮

李 莹

(1.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 100084;2.北京市东方德才学校, 北京 100026)

国内球员在CBA联赛得分能力及手段分析

李 莹1,2

(1.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 100084;2.北京市东方德才学校, 北京 10002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16—2017年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常规赛阶段高得分球员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 我国男篮运动员得分能力和得分手段均有进步的空间,而球员更替则较为完善,后备力量突出。

CBA;得分;得分手段;得分效率

近些年,随着篮球数据分析水平不断进步,对篮球运动员在比赛场上发挥和贡献进行评价的要素和指标被不断开发出来。影响篮球运动员效率的技术指标有很多很多,不过在一场篮球比赛中,得分依然是2支球队10名运动员的最终目标,得分最多的球队永远会获得比赛的胜利。因此,得分能力和得分效率永远是衡量一名篮球运动员水平的第一要素。除了得分能力和得分效率,得分手段也是现代篮球研究领域的重要因素,得分手段娴熟的球员总能在场上的任何时间拿到分数。本文将对2016—2017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下简称CBA)国内球员的得分能力和得分手段进行分析,以求对中国球员的得分能力进行量化,以期为篮球训练,国家队选材与比赛提供有价值的内容。

表1 CBA得分前20运动员得分情况及命中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2016—2017赛季CBA常规赛得分榜前20的队员的得分能力与得分手段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上网搜索相关数据,主要来自中国篮协官网及CBA官网对于2016—2017赛季CBA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各种技术统计。

1.2.2 数理统计法利用Execl 2010数据统计工具,对篮球运动员比赛中的得分能力,得分效率及得分手段进行统计,归类和排序,建立量化排名。

2 结果与分析

2.1 CBA国内球员得分榜前20运动员得分及效率分析

表2 CBA得分前20运动员年龄层次统计

由表1可知,CBA国内球员得分普遍较低,场均得分超过25分的队员数量为0,得分超过20分的数量为0,得分超过15分的运动员也仅有15人。这也反映了目前CBA联赛外援实力很强,战术不合理等特点。俱乐部教练为了成绩考虑,将球权主要集中在外援手中,国内球员出手较少。通过对球员命中率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国内球员两分命中率都非常高,但3分命中率却低于平均水平,罚球命中率也不算很好。这也反映了目前联赛中国内球员大多负责空切,空位投篮等功能。而在3分球、罚球这些基本功上有欠缺。在培养运动员的时候,我们非常需要针对运动员的投篮基本功进行专业化训练。

表3 CBA得分前20运动员分位置得分情况

2.2 CBA国内球员得分榜前20运动员年龄层次分析

由表2可知,中国篮球运动员的换血做的非常成功,得分榜前20名中,年龄在25岁以下的运动员占到了9人,达到了45%,这也与这批运动员适龄国青队的战绩相吻合,预测这批“93后”的球员也逐渐在国家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中生代球员同样占据了9人,这些球员在过去的若干年都是CBA和国家队的重要力量。而随着王治郅、王仕鹏、朱芳雨等老将的淡出,目前年龄超过33岁的球员已经逐渐开始退出了CBA的舞台。

表4 CBA得分前20运动员得分手段统计表

2.3 CBA国内球员得分榜前20运动员位置分析

通过表3可以看出,CBA目前的战术还是以后卫驱动为主,2名后卫位置入围得分榜前20的运动员占到了45%,而内线这些年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仅仅有6人入围,但从得分来看,这6名运动员的平均得分是各位置的最高分,这也反映了我国一向的优势位置仍然是内线。在得分后卫的位置上,CBA只有2名球员入选得分榜前20,而且他们的平均得分也是CBA 5个位置的最低。这也反映了目前我国在这个位置上高水平球员的稀缺。

表5 CBA球员在各项进攻手段下进球数据的平均数和中值及标准差

2.4 CBA国内球员的得分手段分析

2.4.1 CBA国内球员得分榜前20运动员得分手段分析由表4可以看出,攻守转换和定点投篮是球员得分的主要手段。这2个得分手段的总和是每人每场2.5次,已经达到了总进球数的一半。而单打和利用挡拆投篮则并非大部分球员的主要进攻武器,这也反映了球员在CBA球权、个人能力和技战术水平的不足。

面框单打得分,是进攻方球员持球面对篮筐后的进攻手段,体现了球员面对篮筐时的进攻能力。在这项数据中,王哲林、韩德君、易建联这3位国家队内线表现出色,分别有场均2.7、2.1、1.7次命中,但除了他们3人外,其他人的平均值只有0.6次。

背身单打得分, 是进攻方球员持球后背对篮筐时所采取的进攻手段,体现了球员背对篮筐时的进攻能力。在这项数据中,王哲林、韩德君、易建联和邹雨辰这4个国家队内线分别有场均2.8、2.1、1.8、1.5次命中,但除了他们4人外,其他人的平均值只有0.5次。

攻守转换得分, 是球员在防守住对方进攻后立刻反过来进攻时得分手段,体现了球员快攻时的战术执行能力。在这项数据中,翟小川和郭艾伦分别有场均3.3次和2.1次命中,除了他们2人外,其他人的平均值有0.8次。

2.4.2 CBA国内球员得分榜前20运动员各项进攻手段分析通过表5可以看出,标准差较小的是挡拆投篮和定点投篮。这反映了国内球员无论位置和能力,依靠投篮都是他们最稳定的主要得分手段。而面框单打和背身单打标准差异最大,标准差达到了0.69和0.74,这也反映了CBA国内球员实际上能熟练运用这2种得分手段的球员更少。

3 结 论

3.1 2016—2017年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常规赛得分前20的国内球员,平均得分较低,场均得分超过25分得队员数量为0,得分超过20分的数量为0,得分超过15分的运动员也仅有15人。

3.2 得分榜前20名中,年龄在25岁以下的运动员占到了9人,达到了45%,这体现了中国篮球运动员的后备力量和换血工作非常成功。

3.3 对得分手段进行分析,国内球员的稳定得分手段是挡拆投篮和定点投篮,面框单打,背身单打和攻守转换都只有少数球员能给做好,对于其他球员这3项得分手段并不是他们的常规得分手段。

3.4 CBA得分的这种分布,主要是由于外援实力过强,且国内球员基本功不够扎实引起的。

[1]虎扑体育比赛数据[EB/OL ]. cba.hupu.com/players.

[2]维基百科[EB/OL ].en.wikipedia.org/wiki.

[3]中国篮球协会官方网站[EB/OL ]. http://www.cba.gov.cn/zhongguolanxie.aspx.

[4]CBA官方网站[EB/OL ].http://cba.gov.cn/cbastats/default.html.

G841

A

1674-151X(2017)17-040-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7.022

投稿日期:2017-07-11

李莹(1988—),中教二级。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单打命中率投篮
基于文献回顾的罚球命中率与躯干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看着自己
国际乒联总决赛:中国队包揽男女单打冠军陈梦“四连冠”
点燃思维火花,优化解题策略
今天你投篮了吗
光大传统
——张 浩
投篮王和盖帽王
让子弹飞
子弹不长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