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旋转踢技术的运用特征分析

2017-11-15栾竣凯

运动 2017年17期
关键词:倒地旋风分值

栾竣凯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旋转踢技术的运用特征分析

栾竣凯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研究旋转踢技术在新规则下的运用特征。结果显示,旋转踢技术分值的增加提高了后踢技术的使用数量,倒地判罚尺度加大限制了后旋和旋风踢的使用;后踢成功率仅有7.14%,但后踢得分占总得分比重较高;最后一局旋转踢技术使用数量较多,比分在落后或平局时旋转踢技术使用数量较多;中距离是旋转踢技术的最佳使用距离。

跆拳道;旋转踢技术;得分;运用特征

跆拳道旋转踢技术是跆拳道腿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旋转踢技术在实战中使用频率相对较低,但往往是KO对手的重要利器,后踢防守、旋风踢进攻、后旋击头能够对对手造成巨大的压力,对赢得比赛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014年规则加大了倒地判罚尺度,旋转踢技术由于其自身特点其使用是否受到限制?2015年世锦赛旋转踢技术击腹分值再度增加,这又将对旋转踢技术的使用产生何种影响?一系列规则的变化旨在鼓励运动员积极进攻,提高比赛激烈程度,增加比赛观赏性。所以本文以 2015年跆拳道世锦赛决赛16名男子运动员旋转踢技术的使用情况及得分情况为研究对象,在整合、总结前人对于旋转踢技术研究基础上了解运动员旋转踢技术的运用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为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帮助。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2015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中男子54kg、58kg、63kg、68kg、74kg、80kg、87kg、87kg+级的决赛,共16名男子跆拳道运动员,8场决赛比赛录像资料进行旋转踢技术使用和得分情况进行统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本人利用中国知网查阅了大量关于跆拳道旋转踢技术的训练、教学及竞赛等方面的书籍、学刊及相关的科研论文,为本研究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

1.2.2 录像观察法利用2015年跆拳道世界锦标赛决赛的8场比赛录像资料对16名男子跆拳道运动员旋转踢技术的使用情况及得分情况进行统计。

1.2.3 数理统计法采用Excel 2010数据处理软件,对2015年跆拳道世锦赛决赛男子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的技术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相关参数和相关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跆拳道男子运动员技术使用数量及得分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2.1.1 跆拳道技术使用数量表1结果显示,后踢技术的使用数量位居第4,是使用最多的旋转踢技术,后旋踢和旋风踢的使用率极低,结合规则与旋转踢技术特点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2014年之前的比赛,运动员经常因使用旋转踢技术倒地,既有因为对抗而出现的不自主倒地,也有战术性倒地,即在使用旋转踢技术之后为了躲避对方的进攻而选择故意倒地。2014年规则对于倒地判罚的尺度加大,旋转踢技术动作幅度大、重心不稳定,使用不当易被对手得分,在这种规则限制下,运动员在比赛时会选择一种更为保守的技战术。2015年旋转踢技术分值增加,旋风踢的使用数量与往届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这与旋风踢得分分值的增加密不可分。同时也可以发现后踢技术的使用数量有了大幅度提高,这主要因为后踢相对于旋风踢而言技术动作更为隐蔽、稳定,既可用于进攻也可用于防守,成功概率更高更易得分;后踢相对于后旋踢技术而言,重心稳定,即使一击不中也能进行及时调整不易倒地失分。所以综合以上两点可以说明旋转踢技术击腹分值的增加提高了后踢、旋风踢技术的使用数量,但是由于倒地判罚尺度的加大,后旋踢技术的使用受到限制。

2.1.2 旋转踢技术得分情况表1结果显示,在本次世锦赛男子决赛中,旋风踢使用20次,后旋踢使用8次,其成功率为0,得分为0,二者极低的使用量与成功率说明新的竞赛规则、电子护具、场地等外部因素都对男子运动员使用旋风踢和后旋踢技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利用后旋踢和旋风踢得分的能力有待加强。后踢共使用84次,命中6次,成功率是7.14%,成功率相对较高,后踢技术得分占到总得分得20.22%,仅次于得分第1的前腿横踢技术,充分说明了后踢在实战中的重要作用。

2.2 旋转踢技术运用的特征分析

2.2.1 不同战局旋转踢技术使用情况表2结果显示,比赛的第1局旋转踢技术使用数量最少,第3局旋转踢技术使用数量最多。第1局比赛往往是双方运动员相互试探的过程,会采用比较保守的技战术,运动员通常不会较多的使用旋转踢技术。第2局比赛旋转踢技术的使用数量相对增加是建于双方运动员在第1局比赛中相互试探的基础之上的,在熟悉对方技战术之后,运动员会开始较多的使用旋转踢技术,因为旋转踢技术尤其后踢有着较高的成功率且得分分值较高,有效使用旋转踢技术有利于运动员拉开分差。通过观看视频可以发现,在比赛的最后一局运动员会更加积极、主动地使用旋转踢技术。这是因为要想获得高分可以通过击头得分,也可以通过旋转踢技术得分,但击头技术攻击距离远、速度慢、不易得分。而后踢技术攻击距离近、速度快反而更利于运动员快速取得高分,所以最后一局,运动员会更多地使用旋转踢技术尤其是后踢技术。

表1 2015年跆拳道世锦赛男子运动员技术使用数量及得分情况统计

表2 对不同战局及不同战况下旋转踢技术使用情况的统计

2.2.2 对在不同战况下旋转踢技术使用情况的统计与分析表2结果显示,在不同战况下旋转踢技术的使用数量有所不同,运动员在比分领先时,旋转踢技术的使用数量最少,运动员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旋转踢技术的使用数量要多于平局比分下的使用数量。运动员在比分领先时通常会采取比较保守的技战术,由于旋转踢技术的不稳定性和倒地判罚规则的限制,运动员不会较多的使用旋转踢技术。运动员在比分落后时,都是迫切的想要缩小分差,通常会更加积极地使用旋转踢技术尤其是后踢技术,因为结果显示后踢技术有着较高的成功率7.14%,且后踢分值较高,可以帮助运动员快速缩小分差。同样是因为后踢技术较高的成功率和得分分值,在平局的比分下,合理的使用旋转踢技术可以帮助运动员拉开比分。

表3 对不同场地位置及不同距离旋转踢技术使用情况统计

2.2.3 对在不同场地位置旋转踢技术使用情况的统计与分析表3结果显示,不论哪一种旋转踢技术在场地中央的使用数量都多于在边界时的使用数量,场地中央处旋转踢技术的使用数量大致是边界处3~4倍。这与跆拳道竞赛规则有很大的关系,结合规则可知在边界处使用旋转踢技术除倒地易被判罚警告外,还容易出界被判罚警告。所以,当运动员处于边界处时使用旋转踢技术会更加谨慎,防止出现不必要的失误。在场地中央运动员则可以打消这种顾虑,因此在场地中央处旋转踢技术的使用数量要远远多于场地边界处的使用数量。

2.2.4 对在不同距离旋转踢技术使用情况的统计与分析表3结果显示,旋转踢技术在近距离时使用量为零,中距离时旋转踢技术的使用数量要远远多于其在远距离时的使用数量,中距离时的成功次数也多于近距离和远距离的成功次数。旋转踢技术使用数量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各旋转踢技术的技术特点造成的,旋转踢技术动作幅度大,攻击距离远,因此无法有效使用旋转踢技术。通过观察录像资料发现,远距离时,后踢、后旋踢主要用于迎击战术来破坏对手的进攻,旋风踢运动员主要用于进攻,中距离是旋转踢技术最佳的使用距离。

3 结 论

3.1 男子比赛中正向技术使用率远远高于旋转踢技术,后踢技术是使用率最高的旋转踢技术。

3.2 后踢技术成功率仅有7.14%,但后踢得分位居第2,达到所有技术总得分的20.22%,后踢技术成为男子比赛中重要得分技术。

3.3 在男子比赛的最后一局旋转踢技术使用数量要比前两局使用数量多,运动员在比分在落后或平局时会更加积极地使用旋转踢技术,旋转踢技术在场地中央的使用数量远远多于边界处的使用数量。

3.4 中距离是旋转踢技术的最佳使用距离,腹部是后踢最佳攻击部位,头部是后旋踢最佳攻击部位,旋风踢应根据场上战况有效选择攻击部位。

[1]盛世炳.跆拳道竞赛规则的演变及发展趋势研究[D ].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3.

[2]衣起立.跆拳道新规则对运动员技战术运用影响的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4.

[3]张洪杰,付新勇.旋转踢技术在跆拳道比赛中的运用与分析[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4).

[4]刘卫军.跆拳道[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5]梁西淋.跆拳道后旋踢反击在比赛中的运用与研究[J ].搏武.武术科学,2011(8).

G886.9

A

1674-151X(2017)17-019-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7.010

投稿日期:2017-07-18

栾竣凯(1993—),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倒地旋风分值
第15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五人操成套难度动作分析
蹊跷的倒地者
其实事先已知情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谁是科创板创值全能冠军
脑力急旋风
脑力急旋风
脑力急旋风
脑力急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