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临床路径的建立及其在综合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双向转诊中的应用探讨

2017-11-14叶丹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3期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临床路径高血压

叶丹

【摘要】目的 针对高血压临床路径的建立及其在双向转诊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7年5月我卫生院与综合性医院采取双向转诊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00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50例,建立临床路径并实行双向转诊制度;对照组50例,采取传统就诊模式。对比两组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通过实施临床路径并双向转诊制度,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减少,就诊满意率显著上升,血压控制达标率提高,同时脑梗死发生率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高血压临床路径建立并实施综合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制度,高血压控制效果更佳,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高血压;临床路径;综合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双向转诊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3..02

随着我国高血压发病率的提高,规范医疗行为,创新医护模式,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已经成为当前高血压治疗的关键。双向转诊制度是一医疗服务体系的一次创新,能够显著改善医疗服务效果,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全国卫生医疗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为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为积极探索双向转诊制度和医联体模式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1]。本文将选取在我院与综合性医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00例,针对临床路径的建立及其在双向转诊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7年5月在我社区康复中心与综合性医院采取双向转诊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00例。其中男55例,女45例,平均年龄(63.5±9.7)岁。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并已排除不符合本次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就诊模式,观察组患者建立临床路径并实行双向转诊制度。制定临床路径实施标准,按照流程实施诊疗活动。建立双向转诊标准,包括从综合医院到社区转院标准:血压得到有效控制,恢复正常标准,并发症得到稳定控制;以及从基层医疗机构到综合医院转院标准:治疗失败,血压控制效果较差,需要进行治疗评估或紧急治疗,例如,恶性或急进期高血压,出现高血压危象或紧急并发症;可能为继发性高血压,例如,出现低钾血症,血尿等;存在特殊问题的患者,例如特异性波动性高血压等。

1.3 评价标准

建立管理档案,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血压情况、血脂情况、肾功能、预后结果等进行监控,通过临床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费用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 21.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通过实施临床路径并双向转诊制度,住院天数(5.8±1.4)d,住院费用(3129.8±209.4)元,诊疗满意度(94.8±5.2)分,血压控制达标率(97.5±2.8)%,脑梗死发生率(2.4±1.2)%;对照组通过实施传统就诊模式,住院天数(9.2±2.7)d,住院费用(3998.2±244.5)元,诊疗满意度(74.2±7.3)分,血压控制达标率(84.5±3.2)%,脑梗死发生率(6.4±2.5)%,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高血压临床路径在西方发达国家应用比较普遍,实践证明,其应用效果显著,是医疗模式的一次积极的创新和变革,具有严谨、科学、高效、优质等显著优势,能够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效果,规范医疗行为,提升医疗管理质量和效率,通过建立医联体模式,实现综合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双向联动,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目前,卫生部已经发布了300多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并鼓励医疗机构建立临床路径,可见,临床路径的实施已经成为未来医疗工作的必然趋势[2]。

目前,高血压的临床路径还没有明确的规范,但很多综合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已经开始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寻找有利于患者血压控制的护理技术,优化护理流程,创新护理方法。同时,与双向转诊制度相结合,建立双向转诊标准,有利于提升高血压诊疗效果。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病情控制难度较大,患者反复发作,呈现进展性发展,容易诱发全身脏器病变,甚至引发心力衰竭致死[3]。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建立高血压临床路径,实施双向转诊制度,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减少,就诊满意率显著上升,血压控制达标率提高,同时脑梗死发生率降低,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高血压临床路径及双向转诊制度在高血压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

与传统就诊模式相比,该模式能够整合基层医疗资源,为血压得到基本控制的患者提供后續医疗服务,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水平;同时,对发现的异常高血压患者,入院治疗后血压控制情况较差的患者,应及时转院至综合医院,避免耽误紧急治疗时期,造成严重后果。

综上所述,血压临床路径建立并实施综合性医院与基层转诊制度,高血压控制效果更佳,应用价值较高,应坚持医疗改革方针,加快血压临床路径的探索,完善综合性医院与基层双向转诊制度。

参考文献

[1] 王 克,顾文娟,许 红,邬志君,金 明,吴 晖,季 陈,叶建花.上海市杨浦区双向转诊的实施现状与思考[J].上海医药,2017,(12).

[2] 贾翠娜.双向转诊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案[J].医药卫生管理,2017,(4).

本文编辑:吴宏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层医疗机构临床路径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临床路径的优越性分析
临床路径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教学方法的设想
护理宣教前置在胃息肉内镜下治疗中的作用
浅谈基层卫生机构债务化解
我国新农村合作医疗现状分析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