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手术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2017-11-14矫芳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3期
关键词:住院费用套管颅脑

矫芳

【摘要】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方法 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选择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常规护理+气管切开后并发症的管理。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不同的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均较好,其中对照组有四例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无一例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气管切开后并发症的管理,有效降低了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关键字】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手术;并发症;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3..02

颅脑外伤患者由于其病情的严重性和损伤部位的特殊性,患者发病后病情迅速恶化,常合并全身其他部位损伤。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高空作业增多,颅脑损伤合并复合伤病人也随之增加,其患者死亡率明显增高,临床救治和护理的困难也加大,对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颅脑损伤患者常由于咳嗽反射减弱或丧失、意识障碍吞咽反射抑制使得体内分泌物易被误吸入呼吸道,导致分泌物不能自主排出,临床往往表现为意识障碍、呼吸困难,严重者咳出大量血性痰液[1]。因此,气管切开术成为了抢救和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现将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78例术的护理干预措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烟台海港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7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其中,男46例,女32例;年龄15~86岁,平均(52.3±6.9)岁;颅内血肿45例,脑干损伤13例,脑挫裂伤2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

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常规护理方法如下:①环境护理: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应放置在安静,环境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18~22℃,相对湿度60%~70%[2]。病室应每日进行紫外线消毒,定时监测消毒效果,每日应通风30 min以上。②防止套管脱落:气管切开的患者不应过多变动其体位,需改变体位或翻身时,应保持头颈和上半身在同一直线上同时转动,以防套管脱出而发生呼吸困难,且动作应轻柔。将套管系带打成死结以避免松脱,松紧度以留一指宽为宜。固定好外套管在更换内套管,以免外套管被一起拔出造成脱管。③正确的吸痰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发生交叉感染。吸痰时动作要轻柔,每轮吸痰不超过2次,且吸痰管的外径应不超过套管内径的一半,否则容易导致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而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缺氧、水肿。适当刺激咳嗽反射好患者促使其自行将深部的痰咳出,而后再从气管切开口内吸净残余痰液。

1.2.2 气管切开并发症的管理

气管切开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包括:感染、导管阻塞、气道狭窄、气管套管脱管及气管黏膜切口出血等。其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加强气道湿化:选择适合的湿化液,常用的气道湿化液为0.9%生理盐水250 ml+糜蛋白酶10 mg+地塞米松5 mg+庆大霉素8万U[3]。对患有肺部感染的患者,宜加入敏感抗生素,以达到湿化气道、稀释痰液、抗菌等治疗作用。(2)预防感染:抗生素的应用、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及环境等因素是引发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气管切开术对患者构成很大威胁,如术后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应不断强化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意识和院感防控知识,建立健全的院感防控制度;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增强其免疫力;落实基础护理的同时做好对患者的切口护理,严格控制使用抗生素的指征,不能滥用[3]。(3)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统计学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的比较 [n(%)]

组别 n 感染 切口出血

观察组 39 0 0

对照组 39 3(7.69) 1(2.56)

2.2 患者住院费用与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与满意度统计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与满意度的比较

组别 n 住院费用 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 39 77652±389.5 79.49

对照组 39 77913±435.4 97.43

t/x2值 - 2.79▲ 4.52▲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 论

颅脑损伤的患者常常因为意识障碍,咳嗽反射减弱或者丧失,导致不能自行咳出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且由于患者的吞咽反射受到抑制,呕吐物和分泌物容易误吸入呼吸道内,因此为了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呼吸阻力,提高血氧饱和度,促进脑细胞恢复及改善脑组织缺氧,在治疗颅脑损伤的患者时,常需行气管切开术治疗。但是因为气管切开是有创的,也无正常气道阻止细菌入侵的功能,而且直接通向下呼吸道,故易导致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4]。气管切开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包括:导管阻塞、感染、呼吸道综合征及气管黏膜切口出血等。对患有肺部感染的患者,宜加入敏感抗生素,以达到湿化气道、稀释痰液、抗菌等治疗作用。不断强化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知识,规范院感防控培训,建立健全的院内感染相关制度;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增强其免疫力;落实基础护理的同时做好对患者的切口护理,严格控制使用抗生素的指征。实现预防感染的目的[5]。因此,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患者,积极进行气管切开并发症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在本研究中,通过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气管切开并发症的管理,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均较好,其中对照组有四例并发症发生,经过后期正确的治疗与护理,情况转好,观察组无一例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气管切开术是颅脑损伤患者在紧急情况下重要抢救措施,且气管切开使得护理的难度加大,对护士的专业素质和工作作风有更高的要求[6]。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有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要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用于实践中,才能有效地做好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工作,才能有计划有重点地保持气道通畅,进行全面监测,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做到防患于未然,从而避免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的发生[7]。护理人员通过精心的观察和护理进行有效预防气管切开患者的并发症,使患者通过合理的护理和治疗后顺利康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气管切开后并发症的管理,有效降低了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王 怡,周 坤,冯 芸.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护理体会[J].重庆医学2015,39(16):244-245.

[2] 徐 晔,秦 霞,闰 夙.循证护理在ICU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0(11):1666.

[3] 王 晶,索 鵬,李德珍,刘永红,吴光慧,李 珊.重型颅脑损伤并肥胖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9):3637.

[4] 崔惠敏,胡秀娟,李艳令.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4(34):203-204.

[5] 王忠平.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效果与预后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18(15):333.

[6] 舒军萍.雷永红.库洪安.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后预防尿潴留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护理,2013,11(8):588.

[7] Nezhat CR,Burrell MO,Nezhet FR,et al.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 with paraaortic and pelvic node dissection [J].Obstet Gynecol,2009,166(3):864.

本文编辑:吴宏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住院费用套管颅脑
损伤套管引起的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异常分布特征分析
大宇弃置井ø244.5mm套管切割打捞作业实践与认识
我国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桑植 卫生院住院费用全报销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跟管钻进用套管技术研究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治疗
因素分析法在医院住院费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