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观察

2017-11-14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8期
关键词:牙周袋牙槽骨牙周病

陈 华

(广西桂林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广西 桂林 541001)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观察

陈 华

(广西桂林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广西 桂林 541001)

目的主要分析在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治疗中开展口腔正畸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到我院进行周病致前牙移位治疗的病患为研究对象,从中抽取68例,其收集起止与终止时间在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止。全部患者均运用口腔正畸加以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经治疗后,前牙覆 、前牙覆盖、出血状况及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等都有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达95.58%。结论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实施口腔正畸治疗成效极为显著,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牙周炎状况,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牙周病;前牙移位;口腔正畸;治疗

牙周病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口腔类病症,如不立即治疗比较容易引起牙齿受损,从而给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这一病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牙龈发炎、牙周袋产生及牙槽骨吸收、牙齿晃动与移位、咀嚼功能减弱,甚至牙齿会掉落或致使牙齿被拔出。在牙周炎恶化到相应程度后,因为稳固牙齿的牙槽骨受到损坏,前牙一般会朝损坏比较严重的一边倾斜移位,使得病情演变成为前牙移位[1]。牙周病所引发的前牙移位会给患者本身的外部美观与咀嚼功能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致使患者的脸部出现变形,影响心理状态[3]。本文研究了到我院进行周病致前牙移位治疗的病患69例运用口腔正畸实施治疗期间的成效,取得了如下成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收集到我院进行周病致前牙移位治疗的病患为研究对象,从中抽取68例,其收集起止与终止时间在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止。全部患者均运用口腔正畸加以治疗。年龄均值(43.4±2.7)岁,性别差异为:男性病患37例,女性病患31例。全部患者都经过了口腔门诊明确诊治是牙周病,并且都发生了前牙移位。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前牙移位、延长、前突、隙增大、倾斜、产生晃动(Ⅰ~Ⅱ级晃动)、咀嚼能力减弱,部分患者还会伴随有口臭、牙齿稀落等病症。

1.2 治疗方法:在给全部患者开展口腔正畸治疗以前,必须先行牙周基础治疗,否则会加重牙周病病情,正畸治疗期间必要时也需要行牙周洁治术[2]。具体步骤如下:全部患者均使用HX直丝弓托槽及颊面管。托槽粘连于其移位的切牙与尖牙处,移位的前牙排齐借助钛镍圆丝开展矫正移位,正畸力本身的多少应依据患牙牙周的支持组织总量与患者的身体反应加以调节,从而提升稳固性。对患者经过治疗以后的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出血状况与牙槽骨的重构状况实施观测。指导患者正确运用矫治器的方式,并叮嘱患者注重口腔卫生及牙周状况。

1.3 观察指标与治疗效果评价:记录全部病患治疗12个月后的出血状况、牙槽骨高度、前牙覆盖、牙周袋深度、前牙覆 等状况。并记录全部患者经过治疗以后的治疗成效,其中,显效代表患者的牙周发炎状况消除,牙齿功能回归正常。有效代表患者的牙周发炎状况有所消除,牙齿功能大体回归正常,牙齿晃动状况有所减弱;无效代表患者的牙周发炎状况没有得到缓解,牙齿晃动无法进行咀嚼[3]。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内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治疗的病患的质量效果等全部数据均借助SPSS 19.0这一统计软件开展处理,其中,计量资料借助(x-±s)代表,计数资料借助(%)代表,以P值得实际大小(P<0.05)判断治疗前后是否具备差别并具备统计学的相关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经过治疗前后全部患者的前牙覆 、前牙覆盖与出血状况:全部患者经过治疗以后的前牙覆 、前牙覆盖与出血状况对比治疗以前,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见表1。

表1 对比经过治疗前后全部患者的前牙覆 、前牙覆盖与出血状况(x-±s)

2.2 对比经过治疗前后全部患者的牙周袋深度与牙槽骨高度:全部患者经过治疗以后的牙周袋深度与牙槽骨高度对比治疗以前,均变浅,P<0.05。见表2。

表2 对比经过治疗前后全部患者的牙周袋深度与牙槽骨高度(x-±s,mm)

2.3 对比经过治疗前后全部患者的治疗成效:全部患者经过治疗以后的治疗成效对比治疗以前,治疗效果较高,P<0.05。见表3。

表3 对比经过治疗前后全部患者的治疗成效(%)

3 讨 论

牙周病在临床内即一种极为普遍的口腔类病症,且近几年这一疾病的患病率呈现逐步增加这一态势[4]。如果没有获得立即治疗,就会使得患者出现牙齿缺失。流行病学调研表明,牙周炎是当前国内成年人群中牙齿缺失的一个主要原因[5]。

本文借助比较予以口腔正畸治疗手术以后与予以口腔正畸治疗手术以前的所有指数与成效,结果表明,予以口腔正畸治疗手术以后,患者牙齿松动状况相助改进。这同赵洪波等的研究相似,说明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可很好地减弱患者牙齿的松动度,对牙周病所致的前牙移位而言意义重大。经过治疗,患者的前牙覆 状况对比治疗以前显著下降,探诊出血总量对比治疗以前显著下降,说明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可很好地改正患者覆 覆盖关联性并改进患者的出血状况。

患者予以口腔正畸治疗手术以后,患者的牙周袋深度显著下降,牙槽骨高度变化不明显,说明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可很好地减小患者的牙周袋深度。这极有可能同开展口腔正畸治疗以前预先开展了普通的炎症治疗,促使矫正没有被影响等原因相关。此外正畸治疗能够清除塭创伤,重构正常塭关联及上下颌分别对整体扶持的能力,分开咀嚼力。借助正畸力把牙根顶部压进,能够显著地让牙槽骨包围牙根的厚度增加[5]。

本次研究显示,全部患者经治疗后,前牙覆 、前牙覆盖、出血状况及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等都有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达95.58%。

综上所述,对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实施口腔正畸治疗成效极为显著,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牙周炎状况,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 朱晓华.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医疗美容,2014,4(13):209.

[2] 邓昊,周立辉,鲜文,等.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22):1732-1734.

[3] 王玉霞.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探微[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0):73.

[4] 杨红丽,杨雁.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7):70-71.

[5] 陈舟华.口腔正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22):4-5.

R783.5

B

1671-8194(2017)28-0115-02

猜你喜欢

牙周袋牙槽骨牙周病
口腔正畸中牙槽骨高度的研究进展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Er:YAG激光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牙周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牙齿移动对静止期牙周病动物模型牙槽骨的影响
牙齿松动,越拖越难治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牙周病及伴系统疾病相关牙周病的临床诊治
牙周炎80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抗菌肽应用于不同牙周袋深度患牙的效果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