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应用于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剂量选择及疗效观察

2017-11-14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8期
关键词:激动剂乙组甲组

单 龙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应用于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剂量选择及疗效观察

单 龙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目的观察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应用于帕金森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并探讨用药效果最优的剂量选择问题。方法以我科室收治的60例帕金森病患者为例,均采用普拉克索治疗,随机分为2组,仅用药剂量不同。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比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结果。结果治疗12周后,甲组UPDRSⅢ评分显著低于乙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甲组共发生不良反应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乙组共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乙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甲组,但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治疗帕金森病中总体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轻微,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在剂量选择方面,以小剂量开始,而后逐渐增加,临床效果更佳。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帕金森病;剂量选择;疗效观察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我国65岁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约是1.7%。患者表现为肢体震颤、行动迟缓、肌强直等症状,对正常生活影响很大,严重者不能自理[1]。针对该病病因,在治疗方面,以左旋多巴制剂仍是最首选药物,但在用药剂量方面尚存争议[2]。原则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以控制症状,减少不良反应为目标。本文以巴胺受体激动剂为例,探讨用药剂量,观察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科室收治的60例帕金森病患者为例,包括男性35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63~75岁。所有患者符合帕金森氏病的诊断标准,平均病程(5.4±1.1)年。有患者均采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30例,甲组患者平均年龄(67.5±1.6)岁,乙组患者平均年龄(66.8±2.0)岁。两组患者仅用药剂量不同。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比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盐酸普拉克索片(森福罗)为Bo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KG生产,批准文号,H20110355,规格0.25mg*30片/盒。甲组:起始剂量为每日0.375 mg,然后每5~7 d增加1次剂量。以水吞服每日3次。第二周可达每日总剂量0.75 mg,第3周可达每日总剂量1.50 mg。乙组:药物剂量为0.25 mg,每日2次,病情较重者可给予每日最大量剂量4.5 mg,每次1.5 mg,每日用药3次。

1.3 评价指标: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的第Ⅲ部分(UPDRSⅢ)的运动总评分评价药物的疗效,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价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情况用药物不良反应量表评价所使用的药物的安全性。疗效评定周期为4周。不良反应评定在第12周末。比较两组的评分及不良反应有无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设定α=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后第4周,两组患者UPDRSⅢ评分无统计学差异,而后均逐渐降低,但治疗12周后,甲组UPDRSⅢ评分显著低于乙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甲组患者有恶心者1例,上腹不适1例,头晕嗜睡1例,失眠2例,口干1例,共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乙组患者有头晕嗜睡2例,视物异常1例,失眠2例,口干1例,恶心1例,共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乙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甲组,但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期UPDRSⅢ评分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期UPDRSⅢ评分情况对比(±s)

组别 第4周 第8周 第12周甲组(30) 26.2±2.2 22.5±1.7 18.5±2.1乙组(30) 25.8±2.5 23.4±2.0 20.4±1.7

3 讨 论

帕金森病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患者可产生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症状,且可引起便秘和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3]。左旋多巴一直是最基本且有效的药物,缺点是随着药物使用时间的延长,药效会逐渐减退。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以普拉克索为代表,对多巴胺具有受体选择性和较高的亲和性[4-5]。且其兼具直接的抗抑郁作用,避免了药物联用造成的不良反应增多现象。长期来看,普拉克索可减轻由醌基对黑质细胞造成的损伤,达到减少长期服用左旋多巴所产生并发症的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2周后,甲组UPDRSⅢ评分显著低于乙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甲组共发生不良反应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乙组共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乙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于甲组,但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以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治疗帕金森病中总体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尚可耐受。在剂量选择方面,以小剂量开始,而后逐渐增加,临床效果更佳。

[1] 郭笑天.美多巴单用及联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169-171.

[2] 王爱萍,刘万卉,孙考祥,等.治疗帕金森病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罗替戈汀的制剂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4,23(16):1881-1883.

[3] 吴学良,陈汉杰,陈勋.多巴丝肼联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9):62-63.

[4] 沈国柱.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氏病的临床疗效分析与安全性评价[J].海峡药学,2012,24(1):162-163.

[5] 刘国敏.单用美多巴及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合用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8):56-57.

R742.5

B

1671-8194(2017)28-0086-01

猜你喜欢

激动剂乙组甲组
饲料中β-受体激动剂检测方法前处理方式改进研究
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有种降糖药每周只需打一针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基于TRPV1和P2X3交互作用的大鼠外周痛感觉调控机制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