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应用于子宫肌瘤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分析

2017-11-14宋杏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8期
关键词:丙泊酚肌瘤芬太尼

宋杏丽 张 卫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应用于子宫肌瘤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分析

宋杏丽 张 卫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目的分析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应用于子宫肌瘤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观察组患者使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恢复呼吸时间、呼叫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后的血压和心率的变化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手术中予以舒芬太尼麻醉,麻醉效果好,对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影响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舒芬太尼;芬太尼;子宫肌瘤;麻醉

子宫肌瘤也可称为纤维肌瘤和子宫纤维瘤,为临床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良性肿瘤,主要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细胞的增生而成[1]。对于肌瘤直径>5 cm的生育期妇女,且肌瘤生长速度过快者,临床主要通过手术的方法治疗,以维持子宫的正常生理功能[2]。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宫腔镜下子宫肌瘤清除术以其微创、安全的优点在临床广泛应用。手术中良好的麻醉效果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而微创手术一般要求麻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术后患者可更快恢复。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均为临床常用的麻醉药物。本次笔者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为例,分析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应用于子宫肌瘤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80例,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系统产生随机表,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患者年龄31~47岁,平均年龄(38.5±2.0)岁;患者体质量45~73 kg,平均体质量(60.0±5.5)kg;其中黏膜下肌瘤13例,内突壁间肌瘤15例,宫颈肌瘤12例。观察组中患者年龄30~46岁,平均年龄(39.0±2.5)岁;患者体质量44~72 kg,平均体质量(59.0±5.0)kg;其中黏膜下肌瘤12例,内突壁间肌瘤15例,宫颈肌瘤1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肌瘤类型等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相关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单个肌瘤直径>5 cm且子宫大小超过孕10周;②子宫肌瘤生长迅速,且影响生育;③所有患者对于本研究均知情,愿意加入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本研究已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排除标准:①排除子宫瘢痕,不能充分扩张患者;②排除子宫屈曲过大,宫腔镜不能进入宫底患者;③排除生殖道感染的急性期患者;④排除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器质性疾病患者;⑤排除不愿加入本研究,不配合治疗患者。

1.4 麻醉方法:两组患者均在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并予以术前6 h禁食、水,同时术前的30 min分别予以肌内注射阿托品和苯巴比妥0.5 mg、100 mg。所有患者入室后均予以心电图、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监测。

1.4.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丙泊酚、苯磺顺阿曲库铵联合麻醉的方法:靶控输注丙泊酚,诱导血浆浓度为3 μg/mL,患者呼叫不应,失去睫毛反射后予以5 μg/kg芬太尼、0.15 mg/kg苯磺顺阿曲库铵,2 min后在内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

1.4.2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予以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诱导麻醉,具体方法为:靶控输注丙泊酚,诱导血浆浓度为3 μg/mL,当患者失去意识后予以0.4 μg/kg舒芬太尼,2 min后在内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

1.5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在诱导前、拔管前和拔管后各个时间点的心率、血压变化;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指标,临床指标包括(拔管时间、恢复呼吸时间、呼叫睁眼时间);另外观察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标准差(±s)表示,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心率、血压的变化:在诱导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等临床指标的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拔管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拔管后两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的心率、血压的变化(n,x-±s)

2.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呼吸时间、呼叫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恢复呼吸时间为(7.5±2.0)min,对照组患者术后的恢复呼吸时间为(7.0±3.0)min,两组患者相比t=1.852,P=0.094;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呼叫睁眼时间为(10.5±2.5)min,对照组患者术后的呼叫睁时间为(11.0±3.0)min,两组患者相比t=0.926,P=0.376;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拔管时间为(12.5±3.0)min,对照组患者术后的拔管时间为(14.0±3.5)min,两组患者相比t=1.526,P=0.123。两组患者术后的恢复呼吸时间、呼叫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呕吐,呕吐的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中术后发生呕吐的患者有10例,对照组呕吐的发生率为25.0%,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呕吐发生率比较,χ2=8.926,t=0.04。观察组患者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观察组恶心的发生率为2.5%,而对照组患者共有11例术后发生恶心的情况,其恶心的发生率为27.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恶心发生率比χ2=12.526,t=0.001。观察组患者的恶性发生率与呕吐发生率均低于最照组,P<0.05。

3 讨 论

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子宫肌瘤以生育期多发,绝经后可自动萎缩和消退,故子宫肌瘤的发生与女性雌性激素的分泌有关[3]。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临床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发病年龄及生育要求、肌瘤类型、大小及数目等做出具体的判断,临床的治疗手段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两种方式。药物治疗主要适用于症状较轻、瘤体小和接近绝经期患者,对于临床症状表现明显、对生育有要求的患者则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宫腔镜手术为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手术方法,该手术方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患者可更快恢复。因此宫腔镜手术对麻醉的效果有一定的要求,主要以麻醉起效迅速、清醒快、对患者的影响小为特点。在传统的门诊短小手术中主要以丙泊酚为麻醉药物,丙泊酚为临床应用较广泛的麻醉诱导、麻醉维持药物,具有麻醉诱导起效快、苏醒迅速的特点[4],但是该药可抑制二氧化碳的通气反应,清醒状态时可增加呼吸频率,且该药在全麻诱导时可引起患者的血压下降、心肌灌注及心肌耗氧量下降,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5]。

为了提高麻醉效果,降低不良反应,临床选用多种途径模式的复合麻醉。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均为临床常见于和丙泊酚联合使用的麻醉药物。芬太尼的分子结构与吗啡类似,为阿片受体激动剂,但其镇痛作用比吗啡强100倍,且成瘾性小,广泛用于各种疼痛、外科、妇科等手术的镇痛和麻醉中[6]。用药后可迅速在体内形成较高的药物浓度,麻醉作用时间短,不释放组胺,对心血的影响比较小。因其作用时间短,因此麻醉的效果有一定的限制。舒芬太尼为新一代的阿片类镇痛药物,与芬太尼同属脂溶性药物,对μ-受体的亲和力强于芬太尼,其镇痛效果强于芬太尼[7]。用药后几分钟内即可快速发挥最高药效,且对心血管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作用,能够保证足够心肌氧的供应,同时该药无免疫抑制、溶血或组胺释放等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在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麻醉时可减少丙泊酚的用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8]。

在笔者本次的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各临床指标(拔管时间、恢复呼吸时间、呼叫睁眼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舒芬太尼具有麻醉效果好、术后清醒快的优点。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拔管前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拔管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舒芬太尼对患者的心血管具有良好的稳定作用。且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应用舒芬太尼麻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子宫肌瘤手术中予以舒芬太尼麻醉,麻醉效果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于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无太大印象,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1] 王静巍,武建.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子宫肌瘤手术全麻诱导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2):85-86.

[2] 孟红伟.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子宫肌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2):989-990.

[3] 王青山,黄鹏,刘芳,等.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0):1656-1657.

[4] 曹俊浩,尚玉燕,胡娟,等.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子宫肌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0):101-102.

[5] 何涛,张成功,董开磊.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符合丙泊酚在子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0):136-137.

[6] 王青山,黄鹏,刘芳.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0):1656-1657.

[7] 徐志全.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2014,7(11A):3-4.

[8] 李静,杨现会,董铁立.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宫腔镜电切术麻醉中效果比较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18(23):563-564.

R614

B

1671-8194(2017)28-0047-02

猜你喜欢

丙泊酚肌瘤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观察七氟醚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