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农村流通供应链优化

2017-11-13邱铁玉

商情 2017年40期
关键词:利润分配农村地区电子商务

邱铁玉

【摘要】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若想实现城乡发展信息化、一体化,需不断完善流通供应链体系。文章主要以电子商务环境为基础,对农村地区的流通供应链发展现状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以期缩小城乡流通差距,实现协调同步发展。

【关键词】电子商务 农村地区 流通供应链 利润分配

一、农村流通供应链发展现状

目前,农村地区的农产品供应以对城市以及对外输出为主,在当前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尚未完善的基础下,产品输送的节点基本上都是销售地的批发市场。且当地很少能建立起专业性的合作社制度,故产品供应者基本上都是农户。从当前的供应链发展现状来看,交易流程仍缺乏规范性;且在输出过程中农户缺少相应的谈判能力,不能将商品效益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高科技的现代化技术在很多农村地区尚未实现普及,电子商务的开展难度较大,农民无法通过网络了解产品的反馈信息,故无法及时调整经营战略。

二、农村地区流通供应链呈现的特点

(一)市场环境

由于农村地区生活和生产的分散性较强,在流通过程中,产品的存储成本、运输成本以及流通设施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而这种分散性的特征,导致一些先进的城市流通模式难以在农村地区实现,这也是制约农村流通产业链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產品生产时,常以单个村庄或单户为主,规模较小,无法实现规模效应;且产品一直处于低端行列,不具备增值性;在利润分配的过程中,农民所得的份额相对较小。

(二)流通对象

流通对象一般为日常消费品,在自然条件的影响下,产品会呈现一定的季节特征。在产品正式输出的季节,流通供应链的压力也比较大,而在非输出季节时,又几乎没有任何的商品流通,差异明显。农产品一般为自然生长的产物,其产量基本为固定趋势,不会产生明显波动,无法向工业品一样实现自由控制,加工和生产的周期很长,但在正常环境下的保存时间又比较短,故在流通中,对于存储方式和运输效率的要求比较高。

三、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农村流通供应链优化措施

(一)促进需求时间规模化发展

在实施产品需求时间规模化策略之前,需在时间的基础上,合理的对产品的分级销售价格进行确定,在此过程中,应保证分销商正常的利润水平,最大限度的缩短城乡商品销售价格差距,并为产品种类的多样化提供保障。在此策略中,尤其是电子商务环境下,部分消费者可结合自身需求,采取“先付费,后取货”的方式,通过网络自行下单,到达规定时间再取货,以此保证需求时间的集中化、规范化,可减轻购买者的库存压力。通过现代化互联技术的合理应用,从而达到便捷、高效的目的。

(二)完善城乡流通机制

该途径是农村地区实现现代化流通的必经之路,能进一步促进城乡交流,降低两个城市之间的流通成本。在此环节中,农村零售组织网的建立很有必要,其应与城市的商贸流通组织进行整合和对接,打破两大市场之间的贸易壁垒。该组织的建立,一般可采取两种模式来进行:第一,以零售为主导的推进模式;第二,以批发为主导的零售模式。前者在推进的过程中,可采取特许连锁店的方式在农村地区市场建立零售点,该方式既可节约大量成本,还可通过“品牌效应”吸引全国各地的加盟商,从而逐渐增加零售点数量,扩大经营范围,当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便可建立直营店,并以此为核心,向周边的村镇地区扩散,从而形成多家直营店为核心的覆盖式经营模式。

(三)集中化需求空间

通过分销商在各个村镇中建立小型零售店,随着数量的不断增多,各个村镇便可形成一定规模,然后设立集中型商店,在区域商店与小型零售店之间,可划分出不同的售价,目的在于将产品需求引向商店,使需求形成空间上的规模化和集中化。上述策略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一个问题,即要保证各个分销商的盈利在合理范围内。

若想实现需求空间的集中化,其首要条件是设立一个分区域的零售价格体系,并通过该区域间的价格差距把一部分需求引至集中区域的商店,该方式更加适用那些使用寿命较长且价值高的产品。无数案例说明,该方式应用效果显著,还能刺激农村地区对于高价值产品的需求。

目前,在我国已经有很多的大型连锁超市开始使用货车进行运输,而这种货车也可以看做成一个流动式的零售商店,并可将农村地区的分散化的产品进行集中。由于车辆能够将商店内的物品搬到车上来,从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销售模式—一‘流动超市”,其本质上是需求空间的集中化策略,它能将存在于不同空间上的需求进行集中,形成一种规模化的发展趋势,且其可在某种程度上,提升农村地区的流通供应水平,促进其产业结构优化,大幅度降低贸易双方的流通压力。

(四)完善设施,健全法律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农村流通供应链优化,需完善相应基础设施,从而为产品提供给更好的服务,最大程度的实现产品的经济效益。但基础设施的建设,往往需要大量资金,故很多单个企业常难以承担。为此,国家应加大扶持力度,统筹规划,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另外,还应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当前,农村地区的流通供应中,仍存在法律不健全、监管不到位以及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市场发展秩序。为此,国家应建立完善、统一的流通标准,通过法律手段约束人的行为,还可通过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为交易流通环节的公正性和透明性提供保障。

四、总结

综上所述,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发展效益和效率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和效率,但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流通产业发展却并不乐观,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为此,国家应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努力缩短城乡差距,为农村流通供应链的优化探寻可行性路径。endprint

猜你喜欢

利润分配农村地区电子商务
信息化教学手段在高职课堂的运用
辽宁大拇哥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需求的研究
如何促进农村地区思想品德课中的合作学习
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有效途径
零售商占主导地位的供应链利润分配研究
昆仑万维:“10转增30”破纪录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改进利润分配会计处理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