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遵医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7-11-13鲍慧玲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18期
关键词:不良事件延续性护理心肌梗死

鲍慧玲

【摘要】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遵医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14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延续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出院指导,延续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措施,分别采用遵医行为评估表、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遵医率以及生活质量,观察两组随访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延续组服药、复查、活动、饮食及情绪方面的遵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延续组心绞痛稳定性、发作程度、躯体受限程度、治疗满意度及疾病认知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延续组心脏性猝死、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遵医率以及生活质量,显著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老年; 心肌梗死; 遵医率; 生活质量; 不良事件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8.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8-0090-02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等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1]。心肌梗死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有医护人员的监督和督促,患者能够较好的遵医嘱进行服药治疗和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2]。但是,在患者出院后,由于缺乏相关的医学常识以及医护人员的监督,患者的遵医率明显的降低,也严重影响了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3-4]。因此,在患者出院后给予其延续性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7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了延续性护理措施,观察其对患者遵医率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14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延续组,每组70例。所有患者的年龄均超过60岁,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排除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心源性休克、恶性肿瘤、精神障碍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其中,延续组男38例,女32例,年龄60~82岁,平均(69.3±6.7)岁。对照组男40例,女30例,年龄60~81岁,平均(69.1±6.3)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出院指导,延续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措施,主要如下:成立由护士长任组长的延续性护理小组,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出院时的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延续性护理措施。在患者出院前,发放疾病相关知识健康宣传手册,主要介绍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并发症及如何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自患者出院后,每10天电话随访1次,询问患者的基本情况、用药情况、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等;向其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正确用药治疗的重要性,嘱其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并定期来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1)遵医率。在干预后进行评价,主要包括饮食、活动、服药、复查及情绪5个方面,每个方面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遵医率越高。(2)生活质量。在干预后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心绞痛稳定性、发作程度、躯体受限程度、治疗满意度及疾病认知程度等,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机体功能和生活质量越好。(3)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两组随访期间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及心源性休克等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数据分析处理均采用SPSS 17.0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遵医率比较

干预后,延续组服药、复查、活动、饮食及情绪方面的遵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后,延续组心绞痛稳定性、发作程度、躯体受限程度、治疗满意度及疾病认知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随访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随访期间,延续组心脏性猝死、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5]。心肌梗死一般发生于老年患者,在急性发作时,患者常出现濒死感,患者的心理负担较重,心功能受损,导致了其生活质量明显的降低[6-7]。徐勤勤等[8]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对河北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心脏科195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其延续性护理知识的需求程度,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心肌梗死患者延续性护理知识需求较高,心肌梗死患者对饮食相关知识、运动相关知识的维度及维度下的知识需求程度较高,而对生活相关知识的需求程度较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及住院史是心肌梗死患者延续性护理知识需求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由此可见,心肌梗死患者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较高,应加强患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传统观念认为,患者仅在住院时由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相关的护理服务以及健康宣教,因此,导致患者出院后无相关专业人员的指导和督促,导致患者出院后难以进行有效的治疗,导致疾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以及其生活质量[9]。延续性护理是医院护理服务的延续和扩展,是在患者出院后居家治疗时采取的护理服务措施,以使得患者可以得到持续的卫生保健指导,使得治疗和护理得以延续,增强治疗效果,减少疾病的复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再入院治疗的情况[10-11]。老年患者由于记忆力较差,有的担心给儿女带来经济负担,导致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较低[12]。本次笔者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了延续性护理措施,在其出院后定期给予其相关的健康指导,督促其正确用药,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并定期來院复诊。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延续组服药、复查、活动、饮食及情绪方面的遵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延续组心绞痛稳定性、发作程度、躯体受限程度、治疗满意度及疾病认知程度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另外,随访期间,延续组心脏性猝死、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遵医率以及生活质量,显著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endprint

参考文献

[1]刘雯,卢惠娟,胡雁,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预测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26(1):70-73.

[2]李彦明,程冠昌,洪岩,等.溶栓后介入疗法和直接介入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690-4692.

[3]董杰.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20):3187-3190.

[4]楼秋英,冯国和,张邢炜,等.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理状态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45-48.

[5]陈春霞.延续性护理对心肌梗死出院患者生活方式及预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9):2421-2422,2487.

[6]喻霜,罗仕兰.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22(s2):167.

[7]吴丽莹,罗明春,甄玉嫦,等.延续性护理对AMI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1):39-40.

[8]徐勤勤,单伟颖,王颖,等.心肌梗死患者延续性护理知识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16,37(13):1999-2002.

[9]何翠竹,梁欣,蘇斐.延续护理对提高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遵医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7):1097-1099.

[10]郑淑梅,杨秀兰,吕烨辉,等.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4):297-300.

[11]李健,王晓波,张超丽.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预后质量影响[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6,14(6):793-795.

[12]尹红英.人性化护理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1911-1913.

(收稿日期:2017-02-19)endprint

猜你喜欢

不良事件延续性护理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急诊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的临床应用优势
微信在痛风性关节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延续性护理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我院125例住院患者使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的安全性分析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年轻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