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情感障碍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

2017-11-13张长虹李莲坤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18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

张长虹 李莲坤

【摘要】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情感障碍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发生情感障碍的患者120例,根据患者自愿的原则分为实行常规的药物医治和护理以及情感支持的对照组和在对照组的医治的基础上实行关于认知行为护理干预的试验组。对两组患者的医治和护理的效果实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医治后抑郁自评得分及焦虑、强迫、人际关系的敏感性自我评分均低于医治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行常规的药物医治以及情感支持的基础上实行关于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纠正患者对行为的错误认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情感障碍; 护理干预; 认知行为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8.0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8-0081-03

情感障碍是一种在情感上出现明显而且持久的高涨或者低落为临床表现的精神疾病[1]。患者在临床上有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乐趣丧失、焦虑、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对事物错误的认知导致患者情绪的异常[2]。传统的医治为常规的药物医治以及情感支持,但是效果有限,许多学者对情感障碍实行大量的研究发现,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对患者的身体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3-4]。本文中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发生情感障碍的患者120例,根据患者自愿的原则分为实行常规的药物医治和护理以及情感支持的对照组和在对照组的医治的基础上实行关于认知行为护理干预的试验组,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发生情感障碍的患者120例,均选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根据患者自愿的原则分为实行常规的药物医治和护理以及情感支持的对照组和在对照组的医治的基础上实行关于认知行为护理干预的试验组。其中,试验组女32例,男28例,年齡16~62岁,平均(31.3±3.5)岁,有29例文化程度为初中,有16例文化程度为高中,有15例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患者中有15例为工人,有20例为农民,有10例为干部,有15例为其他职业。对照组女29例,男31例,年龄15~59岁,平均(29.1±2.8)岁,有26例文化程度为初中,有20例文化程度为高中,有14例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患者中有16例为工人,有20例为农民,有9例为干部,有15例为其他职业。选取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情感障碍。排除标准:(1)患者有其他重大疾病,如严重肾衰竭等。(2)患者患有严重的肿瘤情况。(3)患者不同意进行试验。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的患者需要实行常规的药物医治和一般的情感支持以及常规的护理。患者需要通过口服10~40 mg的帕罗西汀,每天分3次服用。口服0.4~0.8 mg的佳乐定,每天分3次服用。

1.2.2 试验组 试验组中也实行与对照组相同的药物医治以及一般的情感支持,此外,还需要实行关于认知行为的护理。(1)护理人员需要热情的与患者沟通,向患者介绍病房以及登记,向患者介绍护理人员,减轻患者对陌生环境产生的不安感。另外,护理人员使用和蔼的表情,耐心的对患者讲解病情和在医治中使用的药物的作用和用法,安抚患者的情绪,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加医患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认知护理的开展。(2)在与患者沟通交流中引导讲出导致不愉快的原因,使用轻松通俗的语言安抚患者,疏导患者的情绪,让患者明白使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是认知的错误,这些认知不是现实,而是患者对外界以及本人的认知出现偏差造成的。通过认知护理的方法,调动患者的积极性,调节患者的情绪,使患者从错误认知的世界中走出来。(3)通过使用启发、诱导、角色扮演、访谈等多种方法使患者了解自己的认知确实出现了偏差,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随机填写自己出现偏差的想法和正常的想法,帮助患者分析偏差的认知以及帮助患者纠正出现的错误的认知,使患者恢复正常的认知。(4)在患者的病情有所恢复时,帮助患者了解到患者认知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让患者认识情感障碍的性质和患者致病的原因,帮助患者改正由于错误认知导致的不良行为,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指导患者制作日常活动的表格,可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对患者恢复健康有一定的帮助。有计划的参加一定的活动,增加患者与其他人的交流互动,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有助于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在医治前和医治后对患者的抑郁的情绪实行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焦虑、强迫、人际关系的敏感性实行自我的评分。在抑郁自评量表中以100分为终点,小于50分为正常,轻度抑郁在50~59分,中度抑郁为60~69分,重度抑郁为大于70分。在自我评价的焦虑、强迫、人际关系的敏感性为5分为终点,正常为1分,轻度为2分,中度为3分,相当重为4分,非常严重为5分。两种评分均为分数越高病情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医治后抑郁自评得分高于医治前。试验组医治后抑郁自评得分低于医治前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医治前的焦虑、强迫、人际关系的敏感性自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治后,两组焦虑、强迫、人际关系的敏感性自我评分均低于医治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情绪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严重可能导致自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患者由于认知的偏差导致不良的行为,患者出现焦虑、强迫的情绪,对于人际关系过于敏感等问题[6]。情绪障碍在临床上出现情绪显著并且持续的低落或者高涨,理智往往无法控制情绪,行为受到情绪的影响[7]。在医治中一般采用情感支持和常规的药物医治。但是,常规的医治的效果有效,很难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8]。endprint

很多学者认为患者出现情绪障碍由于认知出现了错误,患者的认知不是现实,通过认知行为的护理,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病情,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和不良行为[9-10]。在护理过程中注意医患关系的维系,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助于认知行为的护理。护理人员使用轻松通俗的语言安抚患者,疏导患者的情绪,让患者明白使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是认知的错误。通过启发、诱导、角色扮演、访谈等多种方法使患者了解自己的认知确实出现了偏差,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随机填写自己出现偏差的想法和正常的想法,分析并纠正患者错误的认知和不良的行为[11]。

本文中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发生情感障碍的患者120例,根据患者自愿的原则分为实行常规的药物医治和护理以及情感支持的对照组和在对照组医治的基础上实行关于认知行为护理干预的试验组,结果,在医治后,试验组抑郁评分、焦虑、强迫、人际关系的敏感性自我评价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实行常规的药物医治以及情感支持的基础上实行关于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可以有效的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和不良行为,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曹娜娜,师凤彩,王文菊,等.治疗少年儿童急性躁狂发作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1):322-323.

[2]李晗.系统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7):245-246.

[3]任改红.互动达标理论在双相情感障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4(1):68-69.

[4]施毅颋,林桦,何雯,等.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康复,2016,31(5):352-354.

[5]吴伟娥,张程赪,张红英,等.全程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1,17(6):538-539,553.

[6]邵洪娟.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康复效果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6,22(18):230-231.

[7]徐祖和,夏静芳.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5):1047-1047.

[8]项剑虹.综合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效果及对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6,14(4):465-467.

[9]劉海霞.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治疗中行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0):2854-2856.

[10]黄仕善,陶建青,许爱,等.填充绘画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注意功能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8):2592-2595.

[11] Chen P,Chen J,Huang K,et al.Analysis of association between common SNPs in ErbB4 and 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nd schizophrenia in the Han Chinese population[J].Progress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Biological Psychiatry:An International Research,Review and News Journal,2012,36(1):17-21.

(收稿日期:2017-02-06)endprint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