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胱抑素C、肌酐和尿素氮在肾脏损害中的诊断价值

2017-11-13袁俊蓉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18期
关键词:尿素氮胱抑素C肌酐

袁俊蓉

【摘要】 目的:对胱抑素C(Cys-C)、肌酐(CREA)和尿素氮(BUN)在肾脏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肾功能损害患者100例,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12月,根据患者疾病程度、类型的不同分为肾小球肾炎组、糖尿病肾病组、高血压肾病组、肾功能衰竭组,同时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实施胱抑素C(Cys-C)、肌酐(CREA)和尿素氮(BUN)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肾脏损害各组患者的尿素氮、肌酐与胱抑素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肾功能衰竭组患者的尿素氮、肌酐与胱抑素C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肾脏损害组患者(P<0.05)。肾脏损害各组患者的尿素氮、肌酐与胱抑素C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肾功能衰竭组患者的尿素氮、肌酐与胱抑素C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肾脏损害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加强肾脏损害患者的尿素氮、肌酐与胱抑素C水平检测,可以对患者疾病的诊断和病变程度的评估提供依据,从而使得患者可以接受更加有效的治疗,促进肾脏疾病患者预后的改善。

【关键词】 胱抑素C; 肌酐; 尿素氮; 肾脏损害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8.0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8-0047-02

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肾脏在人体中具有较强的代偿能力,肾病患者在疾病早期,其临床症状并不明显[1],较易被忽视。胱抑素C是肾脏早期损伤的指标之一,其可以对肾损害的程度进行评价[2]。血清肌酐、尿素氮是肾脏损害的常规检验指标,在评价肾功能损伤程度中应用,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主要对胱抑素C(Cys-C)、肌酐(CREA)和尿素氮(BUN)在肾脏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肾功能损害患者100例,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

12月,根据患者疾病程度、类型的不同分为肾小球肾炎组(22例)、糖尿病肾病组(36例)、高血压肾病组(19例)、肾功能衰竭组(23例),同时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100例肾脏损害患者男女之比为61∶39,平均年龄(51.23±11.03)岁;100例健康体检者男女之比为65∶35,平均年龄(52.01±10.23)岁,未有人员存在高血压、肾脏疾病以及糖尿病史。各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在晨起空腹的状态下接受血液标本采集,采集其静脉血(不抗凝)3 ml,进行离心处理,取上层血清。同时,采集受检者的晨起中段尿作为尿液标本。

主要仪器、试剂、方法:检测仪器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600-020,日立),血清胱抑素C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测定,其检测试剂为北京九强试剂[3];肌酐与尿素氮则采用比色法进行检验,其中尿素氮为科华试剂,肌酐为sEppIM公司(法国)试剂。

1.3 观察指标

对肾小球肾炎组、糖尿病肾病组、高血压肾病组、肾功能衰竭组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尿素氮、肌酐与胱抑素C检测水平进行观察分析,同时对比其尿素氮、肌酐与胱抑素C的阳性情况。尿素氮正常范围:2.86~8.21 mmol/L;血清肌酐正常范围:44~112 ?mol/L;胱抑素C正常范围:0~1.03 mg/L。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录入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尿素氮、肌酐與胱抑素C检测结果

肾脏损害各组患者的尿素氮、肌酐与胱抑素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肾小球肾炎组、糖尿病肾病组、高血压肾病组的尿素氮、肌酐与胱抑素C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衰竭组患者的尿素氮、肌酐与胱抑素C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肾脏损害组患者(P<0.05),见表1。

2.2 尿素氮、肌酐与胱抑素C阳性情况

肾脏损害各组患者的尿素氮、肌酐与胱抑素C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与肾功能衰竭组患者的尿素氮、肌酐与胱抑素C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肾小球肾炎组(P<0.05)。糖尿病肾病组与高血压肾病组的尿素氮、肌酐与胱抑素C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衰竭组患者的尿素氮、肌酐与胱抑素C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肾脏损害组患者(P<0.05),见表2。

3 讨论

肾功能损害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常见的继发性肾脏损害包括糖尿病所致肾脏损害与高血压所致肾脏损害,即糖尿病肾病与高血压肾病,若在患者疾病早期不能对其肾损害进行诊断和干预,则疾病会继续恶化,从而出现肾衰竭的情况[4-5]。因此,加强肾脏损害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意义重大。

胱抑素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一种,主要是由人体的核细胞产生,经机体肾小球滤过,在近曲小管重吸收之后,可以被完全代谢分解,从而对肾小球功能损害程度进行反映。胱抑素C是低分子蛋白的一种,其并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几乎可以在人体所有的核细胞中表达,并不存在组织学特性,其在人体内以恒定的速度产生,并不受性别、年龄、炎症、体重等因素的影响。肾排泄是胱抑素C在体内唯一的代谢途径,可以自由通过人体的肾小球滤过膜,在滤过后,经近曲小管完全重吸收与分解,人体肾小管并不分泌胱抑素C,因此,胱抑素C可以准确对肾脏损害情况进行反映,属于较为敏感的肾脏损害内源性指标[6]。

尿素氮是一种肾功能变化指标,属于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7],其主要受氮负荷与尿量的影响,若人体出现发热症状,其尿素氮水平可达16.7 mmol/L以上,同时消化道出血也可导致机体出现尿素氮明显升高的情况,另外,若人体存在高蛋白饮食,其尿素氮水平也会明显升高[8]。endprint

肌酐属于肌肉代谢的最终产物,其会受到人体性别、年龄、肌肉、饮食以及活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体在大强度运动或进食大量荤类食物之后,会导致肌酐出现假性升高的情况;肌酐的分子量比较小,在经人体肾小球滤过之后,可以被排出体外,常规情况下并不会导致出现血肌酐水平升高,因此,在早期肾功能损害或肾功能轻微改变时,血肌酐并不易被检出。

有研究表明,胱抑素C是诊断肾脏损害的良好指标之一,其与肌酐、尿素氮以及临床其他症状相结合,可以及早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若以上3个指标均出现急剧升高异常的情况,则表明患者的肾脏损害情况较为严重,此时为患者治疗的难度较大,预后较差,难以对患者的肾脏损害进行逆转[9]。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肾脏损害各组患者的尿素氮、肌酐与胱抑素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肾功能衰竭组患者的尿素氮、肌酐与胱抑素C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肾脏损害组患者(P<0.05)。肾脏损害各组患者的尿素氮、肌酐与胱抑素C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肾功能衰竭组患者的尿素氮、肌酐与胱抑素C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肾脏损害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尿素氮、肌酐与胱抑素C联合在肾脏损害患者疾病检测中应用,可以较好对患者的肾损害情况进行反映,为患者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从而改善肾脏损害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曹科峰,张群,李英.血清胱抑素C、肌酐和尿素测定对肾损伤的诊断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130-131.

[2]苏文锦.血清胱抑素C检测评价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作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5):62-63.

[3]王萍,魏云.血清胱抑素C在孕妇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应用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101-102.

[4]徐锦芳.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血清胱抑素C的作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6):73-74.

[5]宋长庆.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8):66-67.

[6]沈玉琴,王永仿,高志洪.血清胱抑素C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0):34-35.

[7]李健,李显文,杨孟雪,等.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聯合测定在老年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诊断的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4-6.

[8]沈颖.胱抑素联合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在60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8):82-84.

[9]王芳.妊娠期血清胱抑素C的数值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5):38-39.

(收稿日期:2017-02-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尿素氮胱抑素C肌酐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的意义分析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血肌酐升高非小事,你的肾可能已“坏了一半”
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水疗效分析
尿蛋白正常了肌酐为何还是高
CRP、CysC、RBP检测与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
缺血修饰蛋白、胱抑素C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及超敏CRP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病情进展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酶法与苦味酸速率法测定肌酐的优缺点比较
尿素氮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造影剂肾病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