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莊子》與魏晉般若學
——以僧肇爲中心

2017-11-12傅齊紈

诸子学刊 2017年2期

傅齊紈

内容提要 般若學在南北朝的興盛離不開《莊子》的促進作用,具備廣闊詮釋空間以及可通約性的《莊子》,成爲溝通内外學、使佛教中國化的重要橋樑之一。僧肇的《注維摩詰經》及《肇論》十分能體現這點,具體表現在得意忘言與不二法門、無常與空觀、環中與中道、遊化與實相涅槃等方面。但緣起、畢竟空、次第修行等觀念都是《莊子》所不具有的,正是僧肇在會通中堅持了般若中觀學的立場,纔有别於格義式援《莊》。

關鍵詞 莊子 僧肇 般若中觀 魏晉

在佛教中國化的進程中,作爲中國主幹文化之一的《莊子》思想,深深影響了中國人對佛學的理解、接納及選擇,塑造了中國佛學的形態。這一點不僅在後世的禪宗中尤爲明顯,在魏晉佛學初盛之時,就已顯端倪。鳩摩羅什入華前,漢地已有《道行》《放光》等般若經典盛行;羅什入華後,中觀之學大盛[注]這裏是指作爲漢地般若學主流的中觀,或者説是羅什、僧肇、吉藏等所理解的中觀,而非佛教史上複雜的“中觀”概念。在佛教史上,從龍樹的中觀思想,到清辯“中觀派”之中觀,“中觀”的内涵發生了很大轉變。羅什、僧肇之中觀也非龍樹中觀。龍樹中觀以“破”爲主,中觀即空觀,空即無,一切本無,故不存在有無二邊的問題;僧肇中觀有“破”有“立”,以横跨二諦、緣起性空折中有、無,並以此理解般若思想。這種有無不二的中觀,始於羅什對《大智度論》和《成實論》的傳譯,發顯於僧肇的大力闡發,再經由吉藏、智顗的繼承發展,成爲中國般若空觀的主流。很多學者都是在這一意義上使用般若中觀或中道概念,出於寫作方便,本文也沿用這一概念。。湯用彤先生在《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中就曾指出,“夫般若理趣,同符老莊。而名僧風格,酷肖清流。宜佛教玄風,大振於華夏也”[注]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增訂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88頁。;“什公《三論》之爲世信受,固亦因《般若》已經風行”[注]同上書,第129頁。。羅什高足僧肇,是中國般若學的傑出代表,其論著透徹地闡發了般若中觀義理,卻也不時折射出《莊子》之影。

本文擬以僧肇爲中心,來探討《莊子》與般若中觀思想的“聯姻”及差異,以論證《莊子》在佛教中國化進程中的橋樑作用,以此説明爲何漢地般若學能被廣爲接納。文章第一小節闡述問題背景,簡要論述《莊子》與魏晉佛學的關係及僧肇之學的性質。文章第二至五小節則以僧肇《注維摩詰經》及《肇論》爲中心,以從理論問題到實踐問題的層次,分别從得意忘言與不二法門、無常與空觀、環中與中道、遊化與實相涅槃四方面爲切入點,論述《莊子》與般若中觀思想的聯繫,以明《莊子》何以能被援入佛;並論述兩者的區别,以明僧肇援《莊》非以莊釋佛。最後做簡要總結。

一、 《莊子》與魏晉佛學

魏晉時期莊學興盛,《莊子》成爲“三玄”之一,據《隋書·經籍志》《經典釋文序録·莊子》記載,司馬彪、崔譔、向秀、郭象、李頤、簡文、張譏等都爲之作注。與此同時,佛學傳播興盛,佛經被大量翻譯,高僧輩出。不少僧人都雅好莊老,因而在佛學格義初期,《莊子》常被援引格義;而隨着佛學理解的深入,開始轉變爲以佛解莊。

《莊子》與佛學的密切關係,從許多僧人的學術旨趣上都可以得到印證。南朝梁沙門智棱“善涅槃净名,尤通莊老”[注]《佛祖統紀》卷三十七引《僧鏡録》,《大正藏》第49册,第348頁下。,還俗後復爲黄冠,引佛經爲道經潤色。晉僧竺潛(法琛)“優遊講席三十餘載,或暢方等,或釋老莊,投身北面者,莫不内外兼洽”[注]《高僧傳》卷四,《大正藏》第50册,第347頁下。。道立“善放光經,又以莊老三玄微應佛理”[注]《高僧傳》卷五,《大正藏》第50册,第356頁中。。慧遠“少爲諸生,博綜六經,猶擅莊老”[注]《高僧傳》卷六,《大正藏》第50册,第357頁下。,聽道安講般若經而出家,在爲人講説實相義時常“引莊子爲連類”[注]同上書,第358頁上。,使惑者曉然,其師道安因此纔“不廢俗書”。餘者如支道林、慧觀、僧瑾、智斌、曇度、曇瑶、弘充、僧慧、曇遷、曇智等,都善談莊老,學通内外,長於融合義理。

兩者的密切關係並非偶然。佛教自漢末初傳中國以來有許多流派,但東晉南北朝時期引起較大關注的是大乘般若思想。另外,從現存的般若系文獻來看,漢譯般若文獻是最多的。爲何漢傳佛教中般若思想占據主流,並留存大量的般若經典?這其中固然有社會政治因素,但更爲重要原因是文化上的契合度。《莊子》一書汪洋恣肆,恢詭譎怪。其寓言與詩意的言説方式,靈活且富有張力,使其自身藴含了巨大的文本潛能與詮釋空間,郭象稱其“不經而爲百家之冠”(《莊子注》序),宋人晁逈《法藏碎金録》視其爲“碎金”、“助道”。《莊子》巨大的文本潛能與自身的某些思想特質,使其常被用於佛學格義;即使在中國佛教走上獨立發展道路之後,歷代高僧也依然偏愛《莊子》,屢屢對其進行佛學化解讀。究其原因,般若中觀所包含的空義、二諦、中道等思想以及對於名言的保留態度,與《莊子》多有相通之處。道安在《鼻奈耶序》中就言:“以斯邦人老、莊教行,與方等經兼忘相似,故因風易行也。”[注]《鼻奈耶》卷一,《大正藏》第24册,第851頁上。應當説,《莊子》是接納般若中觀思想的一種内在拉力。

《維摩詰經》的流行就是一個例證。據唐代智升《開元釋教録》和窺基《説無垢稱經疏》,從後漢至唐,《維摩詰經》共有七譯: 1. 後漢嚴佛調譯《古維摩詰經》二卷(佚);2. 吴支謙譯《維摩詰經》二卷;3. 西晉竺法護譯《維摩詰所説法門經》一卷(佚);4. 西晉竺叔蘭譯《異毗摩羅詰經》三卷(佚);5. 東晉祇多蜜譯《維摩詰經》四卷(佚);6. 後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説經》三卷;7. 唐玄奘譯《説無垢稱經》六卷。在這七譯中,僅魏晉南北朝就出現了五譯。當時不僅許多僧人擅解此經,名士也喜好玩味此經,顧愷之繪維摩詰像也名動一時。《維摩詰經》在印度影響不是很大,在南北朝卻風行,這不能不説與中國文化背景有關。在藏經中,《維摩詰經》雖未歸於般若部,但卻包含了豐富的般若思想,特别是在中觀思想方面,更甚於般若部經典[注]在早期般若系經典以及其他包含般若思想的經典中已藴含中道思想,如《般若經》中的“般若”與“漚和”,小品《寶積經》的“中道真空觀法”(《佛説摩訶衍寶嚴經》)、“著空不得脱”(《佛説遺日摩尼寶經》),《維摩詰經》中的“不二法門”,《法華經》中的會三歸一,《華嚴經》中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等。。該經很多思想與《莊子》相映成趣,這一點透過僧肇在注經中的援引將得到更爲清晰的呈現。

對於研究《莊子》與般若中觀的關係而言,僧肇具有重要地位。内外兼通的特點,在僧肇著作中十分明顯。僧肇出家前“每以《莊》《老》爲心要”,但在讀《老子》德章時曾感歎“期棲神冥累之方,猶未盡善”[注]《高僧傳》卷六,《大正藏》第50册,第365頁上。。後讀《維摩詰經》而出家,師事羅什,繼承了般若中觀之學,被羅什譽爲“秦人解空第一”[注]《百論序疏》,《大正藏》第42册,第232頁上。。内學與外學的雙重影響,使得僧肇在其《注維摩詰經》及《肇論》中,一方面廣引《般若經》《中論》等般若中觀學經典,另一方面又頻引《莊子》,並且不是簡單的文句引用,而是義理上的融通。

僧肇對於《莊子》的援引,已非早期格義式的簡單概念比附,但在語言表達上仍無可避免地帶有玄學色彩。早期格義是“以經中事數,擬配外書”[注]《高僧傳》卷四,《大正藏》第50册,第347頁上。,經常“於理多違”[注]《高僧傳》卷五,《大正藏》第50册,第355頁上。。在早期的譯經、解經中,以老莊、玄學話語翻譯、解釋佛經概念的現象十分普遍,如: 安世高《安般守意經》《陰持入經》將“涅槃”譯爲“無爲”[注]將“涅槃”譯爲“無爲”,是當時流行的格義方式。僧肇《涅槃無名論》:“無名曰:‘經稱有餘涅槃、無餘涅槃者,秦言無爲,亦名滅度。’”;支讖《道行般若經》、支謙《大明度無極經》將“性空”譯爲“本無”。但與其説是“受到玄學的嚴重制約”[注]任繼愈《中國佛教史》(第二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版,第446頁。,不如説是文化融合的必然階段。因爲面對一種外來文化,不借助本土思想資源來理解是不可能的,任何理解都是建立在“前理解”的基礎之上的。僧肇的著作也自然帶有這種“前理解”的痕迹: 在《注維摩詰經》中,常用老子的“無爲而無不爲”來表達般若、法身、菩提的不可思議,借用老莊對於“道”的表達方式來表達菩提、解脱、佛的殊勝[注]如在《菩薩品》中,僧肇用“其道虚玄,妙絶常境”、“微妙無相不可爲有,用之彌勤不可爲無。故能幽鑒萬物而不曜,玄軌超駕而弗夷,大包天地而罔寄”來描述“菩提”;在《觀衆生品》中,用“逆之不見其首,尋之不見其後,眇莽無朕”來描述“解脱之道”;在《見阿閦佛品》中,用“居不爲之域,處言數之内,而止無言之鄉”、“寂寞虚曠,物莫能測。不知所以名,故強謂之覺,其爲至也”來描述“佛”,用“同於得者得亦得之,同於失者失亦得之”來表達如來能够“一彼實相”。;也常用王弼《老子注》中“欲言其有”、“欲言其無”的歸謬式表述來掃除邊見[注]如《佛國品》“説法不有亦不無”句,僧肇注:“欲言其有,有不自生;欲言其無,緣會即形。”《觀衆生品》“色相無在無不在”句,僧肇注:“欲言有在,今見無相;欲言無在,向復有相。”《見阿閦佛品》“非有爲非無爲”句,僧肇注:“欲言有耶?無相無名。欲言無耶?備應萬形。”《老子》六章王弼注:“欲言存邪?則不見其形。欲言亡邪?萬物以之生。”十四章王弼注:“欲言無邪?而物由以成。欲言有邪?而不見其形。”,借用王弼“執本以知其末,守母以見其子”的表達來詮釋“衆生垢净,皆由心起”。

儘管如此,僧肇立論的基礎仍然是般若正義。正如元康在《肇論疏》序中所言:“辭涉老莊,不可謂法與聃周齊致。”[注]《肇論疏》卷一,《大正藏》第45册,第167頁中。“肇法師假莊老之言以宜正道,豈即用莊老爲法乎?”[注]同上書,第163頁下。僧肇之學“融合《般若》《維摩》諸經,《中》《百》諸論,而用中國論學文體扼要寫出”[注]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37頁。湯用彤先生將《肇論》仍歸入玄學。;“僧肇所討論的主要哲學問題及其所表達的文字形式,具有強烈的中華傳統文化思想(老莊思想)的品格。而僧肇佛學的思辨方法,則更帶有印度大乘中觀系哲學的性質”[注]許抗生《僧肇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170頁。許抗生先生認爲僧肇是以佛解玄,有别於玄學。。明末藕益智旭在其《閲藏知津》中,更是贊歎僧肇論著是“醇乎其醇,真不愧馬鳴、龍樹、無著、天親”[注]《閲藏知津》卷一,《嘉興藏》第31册,第772頁上。。通過下文的分析,我們將看到,僧肇援《莊》不是格義式的“以莊釋佛”,而是真正的“以佛釋莊”,是對《莊子》文本潛能的深度開掘。這種開掘、融合,明晰了《莊子》通向般若中觀的道路,使《莊子》成爲佛化《莊子》。

二、 得意忘言與不二法門

《莊子》對於名言持保留態度,將名言視爲“蹄筌”:

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外物》)[注]《南華真經注疏》,中華書局1998年版,第534頁。

筌,魚笱也,捕魚之器;蹄,兔罝也,捕兔之網。名言如蹄筌,是表意之工具,而非目的。得意當忘言,不應執著於文字。否則便是舍本逐末,顛倒主次。在價值序列上,“意”對“言”具有優先性,是“意”的價值派生出了“言”的價值。“言”與“意”的關係,是“迹”與“所以迹”的關係:“夫迹,履之所出,而迹豈履哉!”(《天運》)

名言之所以被重視,是因爲“言”是“意”的載體,“言”因“意”而貴:

世之所貴道者,書也。書不過語,語有貴也。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而世因貴言傳書。(《天道》)[注]同上書,第280頁。

這也説明“意”的傳達離不開“言”,内容需借助恰當的形式纔能得到最恰當的呈現。但弔詭之處在於,儘管“意”與“言”密不可分,“意”的精髓卻又往往是難以言傳的。《莊子》借輪扁的故事來説明這一道理:

斫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輪。(《天道》)[注]同上書,第281頁。

輪扁以斫輪爲業,七十歲仍親力親爲,原因在於“得之於手而應於心”的微妙境界是“口不能言”的,這種心法無法傳授給他的兒子。可以傳授的是技藝,而非“道”。“道”是“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大宗師》)的。正是在這一意義上,莊子纔説“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聖人之言是“古人之糟粕”(《天道》)、是“先王之陳迹”(《天運》)。

僧肇在《注維摩詰經》中沿用了《莊子》的“蹄筌”之喻,以此來批評智淺者對於雜句文飾的耽習:

文者何耶?妙旨之蹄筌耳。而新學智淺,未能忘言求理,舍本尋末,唯文飾是好。(《囑累品》注)[注]《注維摩詰經》,《大正藏》第38册,第418頁中。

不過,這種視名言爲“蹄筌”的態度並不是《莊子》獨有的,在實相面前“一切言語道斷”(《維摩詰經·見阿閦佛品》)、“但有言説都無實義”(《楞嚴經》卷三)、“第一義中無有分别説”(《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方便品》),是般若思想一貫的語言觀。

《維摩詰經》中的“不二法門”,正是這一語言觀的典型體現。梵文中“不二”一詞爲adavaya,“二”(davaya)指相對立或依存的兩者[注]黄寶生《梵漢對勘維摩詰所説經》,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252頁。。“不二”是該經所推崇的境界,僧肇曾在序言中將該經的主旨概括爲“語宗極則以不二爲門”。在《入不二法門品》中,維摩詰問諸菩薩如何入不二法門,文殊菩薩答曰:“於一切法無言、無説、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爲入不二法門。”當文殊反問維摩詰如何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則“默然無言”,於是文殊贊歎:“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在羅什、僧肇看來,文殊、維摩詰“明宗雖同”,但“迹有深淺”,維摩詰的“默然無言”技高一籌,用行動説明了“言後於無言”的道理。

一旦有“言”,就落入了“二”的狀態。之所以將“言”視爲“二”的狀態,羅什對此有過一段注解:

若名數之,則非一也;若以一爲一,亦未離於二;遣二,則一斯盡矣。復次,無相之一,名假而實立,實立則體與相絶,故直置而自無也。(《入不二法門品》羅什注)[注]《注維摩詰經》,《大正藏》第38册,第396頁下。

“二法門攝一切法門”,“二”代表執着分别,一旦有所執著,就有彼此之分,就成了“二”。名言起於分别,因此是“二”。非但名言是“二”,即使執著於實相之“一”,也仍然是“二”。我們無法確定鳩摩羅什是否擅長《莊子》[注]《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均載鳩摩羅什曾注《老子》二卷,今佚。羅什留居涼州十七年期間,一直學習漢語,應當接觸了大量漢語典籍,熟悉《莊子》是完全可能的。,但羅什的這段注文卻讓人聯想到《莊子》中類似的文字及邏輯: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爲一。既已爲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謂之一矣,且得無言乎?一與言爲二,二與一爲三。自此以往,巧曆不能得,而況其凡乎!故自無適有以至於三,而況自有適有乎!(《齊物論》)[注]《南華真經注疏》,第43頁。

《齊物論》的這段文字,同樣是對於分别之心的批判。道之本然是整全的“一”,但此“一”不可言説。一旦有所言説,就已然是“二”。在此基礎上的繼續分别則爲“三”。如此反復迭加,以至無窮。惠施、公孫龍等好辯之徒,就是陷溺於這樣永無盡頭的名言遊戲中,無異於窮響應聲、形影競走,將“逐萬物而不反”(《天下》)。《應帝王》中“渾沌”的故事,就是對於“自無適有以至於三”的諷刺:

南海之帝爲儵,北海之帝爲忽,中央之帝爲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應帝王》)[注]同上書,第178頁。

“渾沌”寓意道之本然,是不可言説的“一”;“竅”則寓意“自無適有”的開始。“渾沌”居“中”,寓意無所分别;“倏”與“忽”分别居於“南”、“北”,則寓意有所偏執。七竅成而渾沌亡,浮辯興而道術裂。“儵”、“忽”爲“渾沌”鑿七竅,是以分别之心打破了道之整全,是對中道的背離。

《莊子》對“言”之有限性的揭示並不等於否定名言,“忘言”並不等於“廢言”,但莊子也未正面肯定名言,莊子對名言的肯定是通過《莊子》一書出色的語言藝術來顯示的。般若思想則不同,儘管蕩相遣執,但也將名言視爲“文字般若”,明確指出應當“不壞假名而説諸法相”。般若中觀更是無論在思想上還是在表述上,都力求破除邊見,達到圓融。《大智度論》一方面“語言度人,皆是有爲虚誑法”[注]《大智度論》卷三十一,《大正藏》第25册,第291頁中。,但“離名字義不可得,知義必由於名”[注]《大智度論》卷二十五,《大正藏》第25册,第246頁中。,在某種意義上肯定名言的價值。

僧肇雖然一再感歎名言的局限性,認爲“至趣無言,言必乖趣”,“至理虚玄,擬心已差,況乃有言,恐所示轉遠”(《答劉遺民書》),但也強調正確的態度是“期於文外”:

夫言迹之興,異途之所由生也。而言有所不言,迹有所不迹。是以善言言者,求言所不能言;善迹迹者,尋迹所不能迹。……庶通心君子,有以相期於文外耳。(《答劉遺民書》)[注]《肇論》,《大正藏》第45册,第157頁上。

對待名言的正確態度,不是棄,而是“求”、“尋”,善推其意,通過字裏行間尋求弦外之音,體悟超言絶相之處。

在對待“言”的問題上,《莊子》與般若之學有很強的互通性,都不將之視爲第一性的東西,這也是《莊子》被廣用於格義的基礎之一。

三、 無常與空觀

《莊子》中並未明確提出“無常”概念,但卻已然包含了這一思想。比如《齊物論》中麗姬的故事,本意在説明齊生死的道理,但也隱含着耐人尋味的人生無常感:

麗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晉國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於王所,與王同筐牀,食芻豢,而後悔其泣也。予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生乎?[注]《南華真經注疏》,第53頁。

這種人生無常的觀念在《列子》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今本《列子》被疑爲魏晉僞書,“屬辭引類特與《莊子》相似”(《列子注·序》),可以視爲對《莊子》思想的一種繼承。

因此就不難理解,僧肇在闡述無常義時爲何引《莊子》爲聖言量。僧肇對於無常義的闡發集中於《物不遷論》,該論從“求向物於向,於向未嘗無;責向物於今,於今未嘗有”的無常現象入手,論述了事物從過去到現在時刻都在遷流變化之中,因而並不存在一個恆常不變的實體,因而事物本身並不具備實體性。論中兩處明引《莊子》爲聖言量,第一處是引“交臂”之喻:

是謂昔物自在昔,不從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從昔以至今。故仲尼曰:“回也見新,交臂非故。”如此,則物不相往來,明矣。[注]《肇論》,《大正藏》第45册,第151頁中。

僧肇以“回也見新,交臂非故”作爲總結,這句話正是出自《莊子·田子方》。《田子方》篇中虚構了一則顔回與夫子的對話: 顔回隨夫子亦步亦趨,卻難以像夫子那樣奔逸絶塵、不言而信、不比而周,於是請求夫子解疑。夫子告誡顔回:

日出東方而入於西極。……萬物亦然,有待也而死,有待也而生。吾一受其成形,而不化以待盡,效物而動,日夜無隙,而不知其所終。熏然其成形,知命不能規乎其前,丘以是日徂。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與![注]《南華真經注疏》,第406~407頁。

徂,往也。郭象注:“不係於前,與變俱往,故曰徂。夫變化不可執而留也,故雖執臂相守而不能令停。”[注]同上書,第407頁。如同日出日落一樣,萬物方生方死,無有暫停,在交臂之間,已是向我非今我,無可把捉。夫子指點顔回應當看到萬物的遷流不息,不應跟在自己身後亦步亦趨,執著於那些倏爾即逝的聖人之迹。這就是僧肇所謂的“見新”。僧肇以此來説明“物不相往來”,十分恰當。

第二處是引“藏山”之喻:

然則莊生之所以藏山,仲尼之所以臨川,斯皆感往者之難留,豈曰排今而可往?……是以梵志出家,白首而歸。鄰人見之曰:“昔人尚存乎?”梵志曰:“吾猶昔人,非昔人也。”鄰人皆愕然,非其言也。所謂有力者負之而趨,昧者不覺,其斯之謂歟![注]《肇論》,《大正藏》第45册,第151頁中。

“藏山”、“有力者負之而趨”的典故,出自《莊子·大宗師》:

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猶有所遁。若夫藏天下於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恆物之大情也。[注]《南華真經注疏》,第144頁。

把舟藏在山谷中,把山藏在水澤中,可算得上萬無一失,但不免被“有力者”取走。“有力者”指天地造化,郭注:“夫無力之力,莫大於變化者。”無論如何善於藏匿,都逃不出天地造化,都不能避免成、住、壞、空。真正的善藏是“藏天下於天下”,即隨順變化,齊物我,一死生。《莊子》的本意是諷刺“特犯人之形而猶喜之”者,但也包含了無常觀念。東晉張湛在注《列子》“運轉無已,天地密移,疇覺之哉”一句時,就認爲“此則《莊子》舟壑之義”,“化不暫停,物豈守故?”[注]楊伯峻《列子集釋》,中華書局1979年版,第29~30頁。僧肇引述的重點也完全落在了舟壑之喻中所包含的無常觀念,認爲這個故事的啓示,就如梵志出家白首而歸的故事一樣[注]關於“梵志出家”,元康《肇論疏》注:“此事未詳所出經也。”(《大正藏》第45册,第169頁中)這則故事頗有漢魏神仙志怪的影子,例如南朝梁任昉《述異記》中的王質爛柯,能體現出魏晉人對於時間的流逝普遍異常敏感。僧肇將“仲尼之所以臨川”解讀爲“感往者之難留”,也是魏晉時代特有的解讀。這些都能反映無常感在魏晉是一種常態。,都表明了“物性各住於一世”,在無常流變中並無恆常實體存在。

不過,無常與“空”兩者之間仍有差異。無常僅僅是“空之初門”,並不能完全等同空性。無常“雖去其久住,而未明無住”(羅什注),换言之,無常猶有承認有物暫住之嫌,尚未達到當體即空的“體空”觀。《莊子》的無常觀僅停留於現象,而佛教則從無常現象進一步深入到緣起,進而上升到諸法不來不去的第一義諦。僧肇雖然引《莊子》爲證,但根本的立論基礎是中觀的緣起學説:

夫去來相見,皆因緣假稱耳。未來亦非來,來已不更來,舍來已、未來,復於何有來去?(《文殊師利問疾品》注)[注]《注維摩詰經》,《大正藏》第38册,第371頁下。

法從緣而有,從緣而無,其有不從未來來,其無不歸入過去,故曰無入無歸也。(《法供養品》注)[注]同上書,第417頁中。

從緣起的視角來看,事物之所以無常,是因爲“物”本身就是一合相,是因緣和合而成的假名。因此非但物不遷,而且無物可遷。所謂生滅去來的流動變化,實質上只是緣之聚散。就實相而言,無來無去。這是《莊子》無常觀所不具有的内涵。

四、 “環中”與中道

“環中”是僧肇經常使用的一個概念,這一概念正是出自《莊子·齊物論》:

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無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也,故曰莫若以明。[注]《南華真經注疏》,第35頁。

在《齊物論》中,“環中”是形容對是非、彼此的超越,也即對有待的超越。偶,對也;無對待即“環中”,涉中空曠,無是無非。“環中”即“道樞”,其内涵指向的是“道”。“道”没有封畛、超越一切對待。萬物各自站在自我的立場,纔會産生是非彼此,認爲此是而彼非。若站在“道”的立場,萬物各有其所是,在成毁之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並不存在截然的分界與差别。以“道”觀之,猶如站於圓環之中,莫得其端,無首無尾,無彼無此,無是無非,故曰“環中”。這是真正的“明”。而自劃封畛者,反而是無明。(“以明”者,“已明”也。莊子反對用明,可參勞悦強《以明乎 已明乎》,《諸子學刊》第三輯。)

《齊物論》強調超越對待的思想及其“環中”概念,被僧肇用般若中觀思想加以改造,來詮釋關於有、無的問題,這在《不真空論》與《注維摩詰經》中都有體現。僧肇的《不真空論》在論述有無問題時,明顯可以看到《齊物論》的影子:

故中觀云: 物無彼此。而人以此爲此,以彼爲彼。彼亦以此爲彼,以彼爲此。此彼莫定乎一名,而惑者懷必然之志。然則彼此初非有,惑者初非無。既悟彼此之非有,有何物而可有哉?故知萬物非真,假號久矣。(《不真空論》)[注]《肇論》,《大正藏》第45册,第152頁下。

現存《中論》中,並無“物無彼此”一句。“物無彼此”更像是僧肇對於《中論》思想的概括,而這種表達方式無疑借鑒了《齊物論》。這體現在此段論證的前半段,同《齊物論》一樣,也從破斥彼此對待入手,闡述“彼此之非有”。而論證的後半段,則由“彼此之非有”得出無物可有、“萬物非真”的結論。我們有理由認爲,或許“没有《齊物論》,《肇論》不會是現在這個《肇論》,而且一定比現在遜色”[注]陳少明《齊物論及其影響》,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頁。。

但僧肇並不認爲“彼此之非有”就已達到中觀學意義上的“環中”,《莊子》的“彼是莫得其偶”仍未達中道。對中觀學而言,領會到“空”還不够,仍是一種“空病”;還要進一步“空空”,得“畢竟空”,空有不二。《不真空論》的主旨也不止於“彼此之非有”,而是要明“有無稱異,其致一也”。這種有無雙遣的中道觀在《注維摩詰經》中更爲明顯:

若能空虚其懷,冥心真境,妙存環中,有無一觀者,雖復智周萬物,未始爲有,幽鑒無照,未始爲無。故能齊天地爲一旨而不乖其實,鏡群有以玄通而物我俱一。(《文殊師利問疾品》注)[注]《注維摩詰經》,《大正藏》第38册,第372頁下。

執有或執無,都是落入邊見。於第一義諦而言,有無是非都是妄想分别所成。《維摩詰經·觀衆生品》中借舍利弗與天女的故事,説明了法無分别而人自生分别的道理。以中觀正見爲指導,實現“有無一觀”,在“即物之自虚”的同時,又能“觸事而真”,方能“得其環中”。

如此一來,僧肇的“環中”就不單單是莊子式的“齊天地爲一旨”的破,還包含更進一步的“不乖其實”的立。“能善分别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佛國品》),《維摩詰經》的核心正是闡述這一中道不二的思想,所以僧肇在經序中贊歎羅什解經是“既盡環中”。

其次,僧肇的“有無一觀”,仍然是以緣起論爲基礎的,而非莊子徑直“以道觀之”:

欲言其有,有不自生。欲言其無,緣會即形。會形非謂無,非自非謂有。(《佛國品》注)[注]《注維摩詰經》,《大正藏》第38册,第332頁下。

萬物之所以非有,是因爲萬物乃緣會所成,無自性;萬物之所以不無,還是因爲諸緣會聚,有和合之相。故諸法“不有亦不無”。因此,儘管僧肇借用了莊子“環中”的概念,也采用了相同的言説方式,但卻賦予這一概念以般若中觀的内涵,打開了新的詮釋向度。

再者,僧肇並不是單純的探討有無問題,所以也不能將之等同於當時玄學的有無之辨。於《莊子》而言,齊物可能是一種“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注]王博《莊子哲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90頁。,抑或尊重“文野異尚”、反對“志存兼併”的政治主張[注]章太炎《齊物論釋》,《章太炎全集》(六),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9頁。;但對僧肇而言,齊有無指向的是修行實踐問題,《維摩詰經》將此中道實踐智慧稱爲“權智”。具中觀正見的菩薩“知空不舍有,所以常處中”(《佛道品》注),在修行道路上能够“不盡有爲,不住無爲”(《菩薩行品》),也即不取涅槃,隨緣度化。這也是《莊子》所不具有的指向,是僧肇“以佛釋莊”而非“以莊釋佛”的明證。

五、 化、遊與實相涅槃

在漢譯般若經典中,“幻”常被用作與“空”並列或等同的概念。如《道行經》:“色是幻,幻是色。”[注]《道行般若經》卷一,《大正藏》第8册,第427頁上。又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色不異幻,幻不異色;色即是幻,幻即是色。”[注]《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四十四,大正藏第8册,第375頁下。這裏的“幻”就是“空”,玄奘譯《心經》即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不過在漢語語境下,“幻”更直接地包含了對實存的否定,以及對假有的肯定,非常能體現般若中觀的精神。

《維摩詰經·見阿閦佛品》中,舍利弗問維摩詰“於何没而來生此”,維摩詰反問“若一切法如幻相者,云何問言‘汝於何没而來生此’”。在菩薩的覺悟境界中,一切法如幻相,本無生無死。僧肇對此的注釋爲:“生猶化存,死猶化往。”值得注意的是,僧肇以“化”明“幻”,通過變化不定來説明幻而不真,特别是生死的虚幻,是非常有《莊子》色彩的。

“化”是《莊子》的重要概念,與生死問題相關。《莊子》視生死爲“化”:

俄而子來有病,喘喘然將死。其妻子環而泣之。子犁往問之,曰:“叱!避!無怛化!”倚其户與之語曰:“偉哉造化!又將奚以汝爲,將奚以汝適?以汝爲鼠肝乎?以汝爲蟲臂乎?”(《大宗師》)[注]《南華真經注疏》,第152頁。

從生到死,無非是從一種形態到另一種形態的轉化。爲人是偶然的,不過是“一犯人之形”;人形消散之後,則可能“爲鼠肝”、“爲蟲臂”。生不是開始,死也不是結束,生生死死,是一場又一場的變化。凡人的哭泣是驚擾造化,在死亡面前莊子選擇鼓盆而歌:“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爲春秋冬夏四時行也。”(《至樂》)生是氣之變,死是生之變,生死輪轉猶如四時交替。

在《莊子》的邏輯中,“化”之後纔有“遊”的可能。太過質實是無法遊走的,虚化纔有逍遥的可能。“化”這一概念所展示的,正是萬物彼此的遊移不定。萬物在根本上是相通的,可以“物化”:

昔者莊周夢爲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爲胡蝶與?胡蝶之夢爲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齊物論》)[注]同上書,第58頁。

知天樂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通於萬物,此之謂天樂。(《天道》)[注]同上書,第267頁。

物化,“物理之變化”、“混萬物之變化”(成玄英疏)。物與物之間,就如蝴蝶與莊周一樣,並不存在本質性的差異或隔閡。死亡也是“物化”的一種。能够通達這一道理,對生死就不會報以悲觀態度,反而能體會到“天樂”。生死無實,故在《莊子》筆下有着各式各樣的真人,他們“不知説生,不知惡死”,帶着遊戲的態度對生死等閑視之,在物化之間遊走,與造化爲友,由此通達逍遥之境。

與《莊子》由“化”而“遊”的邏輯一致,具有空性智慧也是菩薩能够隨緣自在的基礎。菩薩覺悟到死生如幻化,所以纔能不著見取見,無懼於生死,在取證的道路上“雖解身空而不取涅槃”(《文殊師利問疾品》注)。且非但不畏懼生死,更能够“於生死中如園觀想”(《菩薩行品》),視生死輪回如園林遊覽,不僅“樂遊”,且“好遊”:

意存兼濟,故樂遊無畏。(羅什注)

生死雖苦,大道之所因;菩薩好遊故,想如園觀也。(僧肇注)[注]《注維摩詰經》,《大正藏》第38册,第407頁中。

這種充滿了“樂”的“遊”的態度,無疑比“不畏”更進一步,更能體現出大乘菩薩遊化自在的境界。在出世與入世之間自在無礙,由此而達到的涅槃境界,被稱爲“實相涅槃”。

“實相涅槃”不同於小乘知苦斷集、修道入滅的單純追求出離的傳統。但對中國文化而言,卻並不是一種驚異的觀念,其被接納的道路已爲《莊子》所鋪就。莊子“不知説生,不知惡死”的遊戲生死觀念,使得中國士人易於接受中觀派所推崇的“實相涅槃”思想,這也是爲何漢地能够流行大乘思想的原因之一。

不過我們也應當看到,兩者背後依舊有着不同的理論支撑。對莊子而言,窺破死生而通達逍遥是一種境界,莊子並未給出這一過程具體道路。也許莊子認爲這只是知見上的問題。但對菩薩而言,要窺破死生而達到“實相涅槃”是一個嚴肅的修行實踐問題,需要經歷一系列的次第修行——煩惱分分斷,法身分分證,方能真正實現出入自在。僧肇在《涅槃無名論》[注]《涅槃無名論》真僞問題存在争議。湯用彤、石俊等從舊録、文風等角度,疑《涅槃無名論》爲僞作(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十六章、石峻《讀慧達肇論疏述所見》)。日本學者横超慧日則論證《涅槃無名論》爲僧肇作品(《涅槃無名論及其背景》)。臺灣邱敏捷《〈宗本義〉與〈涅槃無名論〉的作者問題》(《佛學研究中心學報》2003年第8期,第1~33頁)一文,進一步從《涅槃無名論》與《長阿含經·遊行經》之關係及《涅槃無名論》之“頓漸”問題兩方面,論證了《涅槃無名論》爲僧肇所作。的“九折十演”之“詰漸”、“明漸”中,也對此簡略提及: 儘管在理體上法無頓漸,“不體則已,體應窮微”;但在事體上卻人有利鈍,不得頓盡,需“爲道日損”、“損之又損”。

結 語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説明莊學在魏晉的興盛與般若中觀在南北朝的興盛相互促進。僧肇的《注維摩詰經》及《肇論》,就十分能體現這種相互促進,具體表現在得意忘言與不二法門、無常與空觀、環中與中道、遊化與實相涅槃等方面。但兩者不能完全等同,這種相似性背後是不同的理論架構,緣起、畢竟空、次第修行等觀念都是《莊子》所不具有的。僧肇在會通中堅持了般若中觀學的立場,有别於格義式援《莊》。

兩者的並行與當時尚博的風氣不無關係,“士大夫子弟皆以博涉爲貴,不肯專儒”[注]王利器《顔氏家訓集解》(增補本),中華書局1993年版,第177頁。,“學兼孔釋,解貫玄儒”[注]《高僧傳》末慧皎《答王曼穎書》,《大正藏》第50册,第423頁上。往往是對一個人學識的稱贊。而對於異質性文化的接納,也需要借助本土經典,“又唯開悟土俗,要以通濟爲先”[注]《續高僧傳》卷一,《大正藏》第50册,第426頁中。,所以僧人在弘法活動中,廣學經、史、三玄。正是在這樣的風氣中,具備廣闊詮釋空間以及可通約性的《莊子》,成爲溝通内外學、使佛教中國化的重要橋樑之一。而正是《莊子》的鋪墊作用,使得般若學在漢地被廣爲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