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2017-11-10郝庆云

魅力中国 2017年45期
关键词:土建施工建筑工程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越来越多,建筑也逐渐走向高层化,给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等各项活动,而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是建筑工程中最基础的工程,更要为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技术水平不仅影响着施工质量,也影响着施工效率和施工成本。本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及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基础施工技术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一)测量技术的控制

基础施工可以说是整个建筑物施工的第一步,其定位的准确性不仅影响基础工程的质量,而且还会影响上部工程的质量。工程测量的控制点和水准点应设在建筑施工不易影响到的地方,开工前应复核其准确性,在施工过程中还要经常复核。对于基础底板标高、桩顶标高、桩基础定位、承台定位都需要周密、细致的测量工作控制。在施工中,避免基础定位不准确、基础超挖、桩顶标高控制不准确等事故发生。

(二)桩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灌注桩施工

灌注桩施工方法主要有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旋挖成孔灌注桩、冲击成孔灌注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等。不同的施工工艺有其不同的适用条件,要根据土层、地下水位、桩的长度、直径等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钻机就位后,要保证平稳、垂直,以免成孔的过程中发生钻孔倾斜和偏移;施工时在钻具上标志控制深度的刻度,便于进行观测记录。在正式施工前,宜进行试成孔。在成孔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扰动孔壁、塌孔、扩孔、卡钻和掉钻等事故发生。成孔后,需检查桩孔的质量,包括孔深、孔径、钻孔的垂直度、沉渣厚度等,扩底桩还要检查扩孔的大小。成孔检查合格后应尽快灌注混凝土,防止孔壁坍塌和孔底沉渣加厚。

2.预制桩施工。

对于现场制作的预制桩,要保证制作场地平整性和硬实性。预制桩在吊运过程中应轻吊轻放,避免剧烈碰撞,预制桩进场后应进行检查验收,对于质量不合格及在吊运过程中产生裂缝预制桩不得使用。预制桩施工场地应保证平整、排水畅通,其地面承载力必须满足打桩机所施加的压力。吊桩时要慢起,起吊点必须正确,速度要均匀、缓慢,必要时桩架应设缆风绳。打桩时应制定合理的打桩顺序,对于密集型桩群,从中间向两头或四周对称施工;当一侧有建筑物时,由有建筑物的一侧向另一侧施工;打桩时应先深后浅、先长后短。接桩时,应在桩四周对称地进行,焊好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方可继续施工,严禁采用水冷或焊好即施工。对于摩擦型樁,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贯入度为辅;对于端承型桩,以控制贯入度为主,桩端标高为辅。施工过程中如发生预制桩倾斜、位移或破碎等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分析其出现问题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三)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水泥产生水化热导致混凝土产生收缩应力,混凝土表面就会出现收缩裂缝。在混凝土制作前,应对粗骨料进行冷却降温,并使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施工中在混凝土内部预埋冷却水管辅助降温,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施工。浇筑完成后,应加强混凝土的养护,防止表面裂缝的产生。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一)完善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机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监管机制能够保障工程施工的有序性,对工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使施工的进度和施工技术做到有效的管理,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建立科学合理的工程施工制度和施工方案,使工程的每一项工作都能够有效的开展,确保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和实效性,符合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实际情况。由于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对涉及的建筑工序较多,必须对管理工作引起重视,进行有效的监管,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激励机制能够有效的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负责的员工进行奖励,使其能够认真工作配合管理和监督,提高工程的质量。

(二)加强对材料的管理

建筑材料是保证建筑物质量的基础,建筑企业应从采购订货、进场检验、存储和使用等几个方面把好材料的质量控制关。材料员对于工程所需材料必须严格、细化要求,与承包商签订正式的有关质量标准的合同。同时,必须对进场材料进行抽检、复检和试验,掌握砖、水泥、砂石、钢筋等现场材料的基本参数,据此准确评估、判断材料质量,对于不合格、不达标的材料坚决进行退场处理,以控制质量隐患。例如砂石指标主要看颗粒级配和含泥量;对于高强螺栓、用于特殊焊接的焊条等要重点控制材质和性能;对进场水泥要进行强度和安定性的复试;砂浆配合比应采取质量计量,抹灰砂浆的品种及强度等级应满足设计要求,以防出现空鼓、裂缝、起灰、龟裂、倒泛水等;预拌混凝土施工前进行技术对接,提前做好浇筑节点控制,浇筑过程中合理控制浇筑时间。

(三)抓住关键,严格监督,切实提高监理队伍的监督水平

首先是强化政府监督,实施扩大监督覆盖面,对每项工程都进行严格的核验程序监督,未实行竣工备案的工程不准交付使用,同时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尤其是加强监理的现场监督工作和切实提高监理人员的监督水平致关重要,因为只有监理人员具有一定的监理水平,才能切实履行监理职责,也才能做好监理工作,才能把好施工过程的每道关,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另外,企业的质检员一定要持证上岗,任何一道工序质检员和现场监理工程师都要验收合格后,方可准许下道工序施工,未经验收合格的中间工程,不予计量,并坚决不予拨付工程进度款。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对于企业的建筑产品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而产品质量对于企业而言则是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只有建筑物质量过硬、施工周期合理,建筑企业才能不惧竞争,不被市场所淘汰。企业务必要提高意识,科学有效地提高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强化施工团队的综合素质,融合自身优势,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树林.市政建筑工程质量及施工技术管理路径探索[J].建筑知识.2016(14).

[2]叶海峰.关于工程项目中地基基础与桩基础技术的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6):97.

[3]王丽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方法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6)

作者简介:郝庆云,身份证号:320123198802234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土建施工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审计难点探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刍议变电站工程土建施工与电气安装的配合
变电站建设的施工质量与管理措施
刍议土建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
浅谈工业厂房土建施工的施工工艺
关注建筑工程领域内的土建施工技术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