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和信息技术的整合

2017-11-10徐菊梅

魅力中国 2017年45期
关键词:整合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徐菊梅

摘要: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相应的特点为他们的整合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小学语文是门语言性的学科,更多需要学生的理解和交流表达,对于小学生来讲更是如此,而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可以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这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使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整合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是导致教育领域彻底变革的决定性因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找准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在现代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等进行整合过程中应把握好哪些方面?

一、找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知识表达多媒体化和师生便利的交互性,让内容丰富的语文课堂异彩纷呈,成为语文课堂一种崭新的支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应首先思考和拟定好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原则,找准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比如在上《一株紫丁香》这节课时,体现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原则就非常明确,即通过看课件紫丁香的图片与倾听对紫丁香的介绍结合,把学生没见过的植物形象地展示出来,一下子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再通过展示课文主体画面,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歌曲,让学生更深地理解了一株紫丁香所蕴含的同学们尊敬老师,关心老师的深厚情感。这节课的设计就是通过多种媒体的参与,使学生在课堂上跃跃欲试,主体“自求”的愿望非常强烈,从而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使学生感知到了课堂是快乐的、有趣的。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会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新鲜与特别,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教学效益

汉字从外形上呈现出来的是一个一个的方块。识字本身是单调而枯燥的,低年级儿童的自制力差,注意力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也较差,要从根本上改变识字本身的单调、乏味,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教学,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比如在上小學二年级的《一株紫丁香》及《美丽的小路》这两节课时,先随课文展示带拼音的生字,在学生认读熟悉之后,去掉拼音再认读。最后根据各个字的结构组形特点,先出示生字的一部分,再出示另一部分;或者把几个形近字放到一起,辨析异同。这样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具体直观、形象生动来进行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不但便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的书写得以规范,识字教学取得了最佳的效果。

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

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主动感悟、搜集和分析相关的信息,对所学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再经过引导步入新的知识境界。使学习主体参与教学,形成发现问题――积极探究――追求创意的模式,促进学与教的优化。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在这方面,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受单一的教学手段的限制。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通过其独特的优势,创设了恰当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热情,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达到对文章内容具体而深刻的理解。如我在组织学生学习《鸟的天堂》一课时,先出示榕树图片,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然后通过视频播放百鸟奏鸣及大榕树的近观远观图,使学生如身临其境,鸟的天堂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已然具像化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加信息量,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

有了信息技术手段,教学时,教师根据作文要求,可把平时不能看到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也可将某一特定的情景缓慢播放、定格、放大、重复,以生动的图、文、声、像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在学生的作文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习作中优美的片断,并将其用投影展示出来,供其他同学参考。在每次的作文讲评前,可将学生中的优秀习作制成课件,由习作作者本人朗读,并配以适当的画面、音乐,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缤纷的画面,悦耳的朗读中感悟到习作的妙处。批改作文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学生的习作用幻灯片显示出来,教师引导学生修改作文,哪里好,哪里有问题,学生自己清楚了,也知道了自己作文的不足,从而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法,这样学生才真正是自己在上作文课。这样,教师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调动起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并扩大训练容量,会使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活跃了思维,发展了智力,巩固了写作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益。

总结: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手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广泛运用,以其独特的优势,创设了恰当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切实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吕永峰,《浅谈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6年37期

【2】,谢卫平,《浅谈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小学生,2016年7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整合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