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门、屋顶、建筑组群看我国古建筑布局手法

2017-11-10马语遥

魅力中国 2017年45期
关键词:空间布局手法

马语遥

摘要:在空间布局方面,我国的古建筑颇具特色,对实用性、美观性进行了合理融合,从中可窥见我国古代人民精深的建筑思想文化。本文在空间方面的从门、屋顶、建筑组群三方面入手,对我国古建筑布局手法展开分析。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空间布局;手法

一、前言

从传统哲学方面看,空间和建筑之间存在着相对关系,虚与实共生,建筑即对空间进行围合的一种操作,空间的存在是建筑活动开展的前提。对于建筑这一艺术的创造,我国古代工匠对“天人合一”这一思想进行了融合,基于现实美,将主观情感融入,创作出意境幽美的建筑技术。

二、我国古建筑在空间方面的布局手法分析

(一)门——空间渗透

空间转化中的循序渐进通过渗透表现,空间的渗透即对相邻的两个空间进行分隔,但并未彻底隔断,空间之间可实现相互连通,可透,但不敞,相隔,但不阻断。建筑中的门便是上述隔与透之间的过渡点,通过门可实现内外空间的衔接、过渡、延伸[1]。在建筑时,需对空间边界进行一定范围的围合,此范围需有对外关联的一个通道,此通道从内而出、从外而入的口即为门。门即“门户”,门即为户,户作用为护,作为建筑物的出入口,门承担着防护功能,门处于阖状态时,便发挥护的作用。例如,西安古城墙的防御系统,设有三重门,门并不是单体结构,而是有丰富的空间序列,三重门是封闭空间中的转接点,此处的门作用便为空间渗透,承前而启后,城门的防御体系不但逐层深入,而且有渐进的变化。对空间进行连接是门的另一个功能,此时的门为“辟门”,有变通作用,此处的门可看作通道、途径,是一个空间进入到另一个空间的必由之路,是建筑内部与外部进行连接的一个出口,对内外空间进行联通,这实际上也体现了门复合空间方面的性质。建筑是平面、立体、色彩与空间之间的组合,平面、立体、色彩存在实体性质,而空间存在虚体性质,虚体性质的存在需基于实体性质,门属于特殊虚体的一种。从空间平面这一角度看来,门是穿行于封闭状态围合空间的入口,围合空间则对外部与内部空间进行了界定,作用主要是防护、对环境进行划分、对空间领域感进行传递,以对内外进行区分,实现人心理空间的转化,为人们提供归属感、安全感。作为内部与外部空间之间缓冲的过渡带,门的主要作用便是将内部与外部衔接起来。对于空间组织的层次,门可发挥引导作用,大门到深宅再到多重的院落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空间布局形式,将门设置于中轴线上,以发挥引导作用,让空间的结构可以逐层展开,从而赋予空间变化美感。

(二)顶——空间和谐

我国古代建筑中的屋顶蕴含着人本精神,我国人民提倡和为贵,犹如中庸文化中的“过犹不及”,基于此思想,我国古代建筑中的屋顶也对“适形而止”的原则进行了遵循。西方建筑屋顶大多高耸尖直,尺度较为夸张,追求最大限度与天空接触。而我国建筑中的屋顶更强调“宜人”,重视空间环境尺度中的人本思想,以实现人与建筑物的和谐。同时,屋顶是与“天”最为接近的地方,与“天”自然衔接,其中蕴含着我国古人敬天地的思想。且我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多为“人”字形,体现着人地和谐的思想。从线条方面看来,我国古代建筑屋顶大多为曲线,富含陰柔之美,给人平易近人之感。我国古代建筑通过木结构对屋顶进行构建,体型较为硕大,被称为“大屋顶”,此类屋顶一般被应用在宫殿、庙宇建筑中,以体型雄伟庄重,但在空间方面易给人压抑感[2]。对此,古人以出檐、翼角进行处理,以对压抑感进行平衡,使大屋顶反曲向上,向上腾起,使静止、下压地面的建筑有灵动感,与周围环境之间更为和谐。我国古代建筑对曲线屋顶建筑了创造,不但可实现空间之间的和谐统一,而且象征者人与自然意识形态之间的和谐统一。

(三)群组——空间秩序

在空间组合变化方面,我国古代建筑对层楼累榭进行建立,使建筑物能够实现错落有致的高低排列,这体现着空间的秩序与统一。在构成法则方面,我国古代建筑强调“形式美”的原则,建筑物均通过中间的轴线进行对称的排列,空间秩序多样且统一,空间组织有严格的秩序。在建筑中,“点”代表一个单体的建筑,是建筑组群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其进行布局时,通常采用对比手法,主要的建筑为主点,围绕主建筑的建筑则为次点,主次点之间相互对比,以对主建筑进行烘托,从而实现空间秩序向意识形态的转化。我国古代建筑对空间进行布局时,强调中轴线的对称,中轴线主要为重点建筑,轴线两侧则分布次点建筑,通过空间的对称、对比来体现形式美,从而实现对建筑物使用者身份、思想等传递。面是对一个相对的界定空间,由点、线排列组合而成,《周礼·考工记》中提到的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规划手法均为面的组合,我国古代通过面进行组合的建筑大多蕴含着中庸思想。

三、结语

我国古代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是我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中的明珠,其中的空间布局手法颇具特色。本文从门、屋顶、群组入手对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空间布局手法进行探析,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建筑文化、人文文化。

参考文献:

[1]李玲.李俊.试论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的形成轨迹[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06-110.

[2]杨蕾.中国古建筑营造制度中的儒文化元素[J].人民论坛,2015,(32):218-220.endprint

猜你喜欢

空间布局手法
拟人手法真多情
浅谈通信基础设施(传输部分)空间布局规划
俄罗斯银器有多少种装饰手法
画与理
七步洗手法
湖南省区域增长极布局研究
成都市中心城区保障性住房空间分布问题研究
沈阳故宫的营建与空间布局特色分析
自然与建筑
南阳市主城区星级饭店空间布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