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妆点何烦金碧成

2017-11-10刘东霞

魅力中国 2017年45期

刘东霞

摘要: 白蕉为我国现代著名书画家,其书法作品及书画理论对我国当代书画艺术及中华文化传承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通过对白蕉书法艺术特点的分析,进而提出了我国现代书法的走向:崇古守真、内修外为和脱俗创新。

关键词:白蕉 ;书法特色; 现代书法 ;走向

在中国现代书法领域,白蕉先生有着重要的一席之地。白蕉是生于清末、成长于民国、成熟于新中国时期的当代著名书法家、画家和诗人。白蕉出生于书香门弟,原姓何,名馥,字远香,号旭如,后以白蕉为名;白蕉先生曾在中国美术教育的摇篮――上海美专执教,新中国建立后,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委会委员兼秘书室副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会员,上海中国画院书画师,还担任过《人文月刊》的主编;白蕉先生一生临池不辍,留下了大量的书画作品,并著有诸多书画方面的论文和研究文章,其中《书法十讲》、《书法学习讲话》和《云间谈艺录》、《济庐诗词稿》等最为著名。白蕉先生一生淡泊名利,民国时期,坚决不与国民党反动派合作;新中国成立后,不在意个人的得失,为筹建上海中国画院、上海书法篆刻研究会、上海美术馆多方奔走,付出大量心血。纵观白蕉先生的一生,尤其是白蕉先生书法艺术创作的历程,其书法作品及书画理论基本上代表了我国现代书法发展的路径,并对我国当代书画艺术及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通过对白蕉先生书法艺术人生的总结,可以粗略地勾勒出我国现代书法的走向:

一、崇古守真。中國现代书法大致可以从民国(1912年左右)至新中国建立(可延至文革前1965年左右),基本上与白蕉先生的人生经历,尤其是书法艺术的经历相吻合。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清朝灭亡、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和新中国诞生,连年的战火和极其剧烈的社会动荡,使得中华民族大批的艺术家多年颠沛流离,游离于生与死之间,但广大艺术家对传承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信念和追求没有停止,对艺术的创作、创新没有停止。正如“乱世出英才”,这一时期我国涌现出了李叔同、于右任、吴玉如、沈尹默、林散之等一大批优秀书法家,白蕉为其中的佼佼者。这些书法大家都是以“崇古”作为了书法研习和创作的基础,在书法创作中都始终强调书法的“法度”。白蕉自幼学习书法,从欧、虞二家临起,后又转而研习二王,步入青年后,在诸位高人的指点下,白蕉更加刻苦地临习二王,领会二王书法的神韵,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后人评价其行草书为近现代王体书风的典范。沙孟海先生对白蕉书法评价更是达到了“三百年来能为此者寥寥数人”的高度。也正是由于如白蕉先生等一大批书法艺术家们对“古人”的尊崇和对中华传统艺术的传承,才使得中华艺术的脉系得以延续发展。可以说,白蕉先生尊崇“二王”的书法艺术创研之路,是对中国现代书法“崇古守真”的最好诠释。

二、内修外为。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全球文明的泛化,中华民族在被欧洲列强轰开国门和清王朝覆灭前后,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迎来了大量的西方文化,有进步向上的精华也有低俗落后糟粕。许多年轻人充满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但缺少分辨能力,更难以抵御一些做了亮丽包装的精神鸦片的诱惑。徐悲鸿、于右任、沈尹默以及白蕉等一大批有着强烈民族正义感的艺术家、教育家,在坚持自身修为的基础上,积极向大众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观点和理念。白蕉先生在从艺和从教的几十年间,撰写了《书法十讲》、《书法学习讲话》和《云间谈艺录》、《济庐诗词稿》等大量的书法、文学论著,既对中华书法艺术做出了精到、细致的研究和宣讲,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媚俗、取巧等书法乱象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其在《书法十讲》中从书法约言、选帖、执笔、工具、运笔等十个方面对书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堪称中国现当代书法最为经典的教科书。白蕉先生在《云间谈艺录》中,将书法艺术的心得体会认真周到的表达,进而对古往今来书法大家做出了独到分析评价,甚至对一些功力不足或笔态媚俗的人士进行了尖刻地评判,充分表现出了白蕉先生深厚的书法艺术功力和嫉恶如仇的情性。“内修外为”成为了中国现代艺术大家和教育学家们弘扬民族文化、实现自身价值的写照,也是现代书法艺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三、脱俗创新。任何一个民族或区域的文化只要是代表了人类文明和进步,就必定要经历继承和发展的“扬弃”过程,书法也不会例外。白蕉先生崇尚二王,但绝不是单纯模仿,而是在认真继承古人、充分汲取养分的基础上,破除俗气,大胆创新。对于书法继承与创新关系,白蕉先生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始欲像,终欲不像,始欲无我,终欲有我。白蕉临习二王,但不拘泥于二王,研究古人,但不止步于古法。当代著名书法家、书法评论家胡传海先生对白蕉书法有着较细致、深刻的评价:“白蕉不是一味地再现二王的面貌,细细品位仍然可以看出其中的差别:白蕉用笔更追求起落无痕迹,折笔相对减少;结字求简;行笔速度更快些;字距安排也力求变化。可以说,白蕉在二王的基础上还运用了一些现代的用笔技巧,从而避免了他的作品一味崇古的嫌疑。”当代书法家陈振濂先生更是把白蕉书法推向了顶峰:“白蕉专攻行书,在‘二王一系中登峰造极,也有咫尺千里之势。但他的细微妙处却更越前辈一头。他的高度,已成为回归‘二王时代举世公认的高度。”纵观千年以来中华文化艺术的发展,“扬弃”一直是发展的主旋律,只有在传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才能有创新、有突破;同时,没有创新的艺术,就不会有传承发展的动力。当前,书法艺术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优秀艺术,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书法艺术家,也创立出多个书法风格或流派。国内外许多书法艺术工作者们力图从书法的笔法、技法、章法等方面有所突破,并做出了诸多努力,但创新易,脱俗难,在研习和尊崇古人的基础上达到脱俗创新更难。正是由于如白蕉等一大批现代书法艺术家们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在尊崇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不断创新,才使得书法艺术显现出勃勃生机,昂首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