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力发展小学体育的策略

2017-11-10陈飞龙

魅力中国 2017年45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育课体育

陈飞龙

摘要:体育课,是授予学生体育运动的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他们的体质,发展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教育课。毛主席曾说过:“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的确,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有充足的精力和体力去工作和学习。为此,国家越来越重视体育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开展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时期,需要更加注重体育锻炼,以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这就要求教师成功的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对对体育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小学体育;身体素质

小学阶段是学生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需要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来锻炼身体,因此教师必须注重体育教学工作,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身体基础。但是现阶段,有很多学生因为懒惰或者性格方面的因素不爱上体育课,不愿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究其原因是对体育不感兴趣,没有发现体育活动中的乐趣。这就需要教师做学生体育课堂上的引路人,通过切实有效的方法带领学生感受体育活动中的快乐。下面,本文将根据如何发展体育课程进行如下讨论。

一、明确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许多学生不爱上体育课,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认为开设体育课没什么用处,他们对体育课缺乏客观而全面的认识,因此在内心深处就否定了体育课的重要作用,同时,在令一方面,这也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曾多次提出要落实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教育部也明确支持要大力加强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和体育文化的建设。的确,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健康的体魄,学生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学习。体育运动是增强体质最积极、最有效的方法,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有利于改善人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体育运动还能调节紧张的情绪,放松心情,缓解压力。此外,体育课的开设可以加强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際关系。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向学生详细说明参加体育活动的好处,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开设体育课的优点,鄙弃“体育无用”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二、采取丰富多样的课程设置

长期以来,小学体育课的形式设置都过于单一,只有几种普通的运动形式,而且几乎都是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另一方面,小学期间,有的学校每个星期体育课课程较少,无论是从体育活动的时间还是参加活动的次数上来讲,都远远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和学生的需求。学生对单一乏味的体育课根本提不起十足的兴趣,渐渐开始讨厌上体育课。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十分有必要增加体育活动的项目,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我们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如:乒乓球、篮球、健美操、跆拳道等,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在课上,老师用小部分时间给同学们讲解动作的要领,留下大部分的时间供学生自主练习。这样每位同学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喜欢的活动,充分发挥了自己运动方面的长处,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到无比的快乐。

三、小学体育教学应游戏化

爱玩好动、好奇心重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小学时期,很多学生还未能摆脱幼稚和懵懂,还没有完全明白事理。因此,小学体育教学要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出发,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把教学的内容融入到游戏中,以游戏的形式展开,让孩子们在玩中愉快的学,这样更易于孩子们接受。对于小学高低不同的年级阶段,教师应该区别对待,采取灵活多样的游戏形式,根据他们的年龄和需要组织有意义的游戏活动。例如一年级的孩子年纪较小,团结合作的意识还不强,我就会经常组织他们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这种多人游戏对发展孩子们的灵敏性和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游戏开始之前通过猜拳的方式分好角色,一人当老鹰,一人当母鸡,其余的都当小鸡。在游戏过程中,攻守双方不停的跑动,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同时小鸡们齐心协力的躲避老鹰的追击,也能培养大家团结协作的意识,鸡妈妈肩负着保护小鸡的重任,因此在每次游戏中让孩子们轮流当鸡妈妈,可以有效的培养其责任感。对高年级的学生,我有时会阻止他们进行“两人三足”的活动,要想在游戏中取得好成绩,三个人就必须互相考虑互相协调,这对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有时我也会亲身参与其中,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这样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情感。

体育课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提高师资素质的同时,我们要增强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在课程教学中,将课程设置多样化,优化教学方法,做到对学生能够耐心的进行指导,不断完善体育教学的体系。与此同时,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意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自身的素质,争取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新成,《初中体育教改新看法》学术期刊2015年54期.

[2] 李楠 ,《大学体育运动现状》学术期刊2014年50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体育课体育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运动
体育课上的“意外”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讨厌的理由
我们的“体育梦”
呆呆和朵朵(13)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