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的创新对策

2017-11-10丁良宗

魅力中国 2017年45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

丁良宗

摘要:班主任是学生的榜样,更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我国,部分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小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就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的创新对策,以期为小学班主任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速度不断加快,对小学学生培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1]。在此背景下,各个小学班主任需要需要重视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基于此,本文就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期提高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分析

(一)班主任管理中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学校管理方法也在不断进行创新,但是在我国小学中,班主任受到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仍然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在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将自身的想法强加在学生身上,造成学生在管理中始终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在此情况下,如果班主任对学生一味进行批评,就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造成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睡觉、说话等坏情况,从而造成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难以有效进行。

(二)班主任管理学生过于宽松

现阶段,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心理还不成熟,所以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管理过于宽松,造成小学中存在不良行为的学生越来越多,生活习惯恶劣,课堂上不注重听讲,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班主任对学生管理的难度[2]。

(三)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缺少沟通

现阶段,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缺少沟通,造成小学班主任与教师之间存在一道鸿沟,班主任管理工作无法落实到实处,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小学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缺少与其他代课教师的沟通,造成班主任无法及时了解到自己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堂表现情况,在管理过程中就会出现盲目管理,管理过程中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小学校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经常将自己放在高位置,造成学生与班主任之间存在距离,班主任管理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从而增加管理难度。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的创新对策分析

(一)班主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个完整的课堂是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组成,所以在课堂上学生需要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氛围,实现教学目标[3]。基于此,小学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尽心:首先,小学班主任需要定期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并向各个课任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课堂情况,并针对学生的情况制定具体的班级管理措施。其次,小学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改变自身姿态,放低自身地位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获取学生信任,从而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小学班主任需要规范自身行为,为学生以身作则,在班级管理中尊重学生,不嘲讽学生,正确树立职业道德,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二)班主任管理做到公平公正

公平是一切活动开展的前提,小学班主任要想保小学班主任管理质量,就需要在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行为习惯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管理过程中需要因人而异,针对性制定管理对策,从而提高管理质量[4]。其次,班主任需要提升管理能力,在管理中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在管理过程中适当对学生进行表扬,让学生找到自信,从而提高班级管理质量。最后,小学班主任要想保证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就需要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奖励激励,并保证激励的公平公正,让学生接受到平等的奖励,避免小学生因受到不公正的奖励而出现学习情绪上的波动,从而提高小学班级管理质量。

(三)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小学班级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所以小学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不应该急于求成,需要循序渐进,建议一个长效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保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做到赏罚分明,在班级中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风,从而提高班级管理质量。通常情况下,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的班风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班级中常见的现象进行分析,让学生养成随手关灯、随手关门的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另一方面,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制度中需要引入一些奖励机制,用奖励激发学生遵守规章制度,保证班级管理质量,为学生营造良好班风奠定坚实基础。

(四)班主任提高自身对管理工作的重视

要想保证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就需要班主任提高自身对管理工作的重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做到“菩萨心、婆婆嘴、媳妇腿[5]”,对待学生要有一颗菩萨心肠,对小学生不正确的行为习惯需要多多督促,并勤到班级内走走,深入班级内部,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内心需求,根据学生内心需求调整班级管理方向,进一步提高小学班级管理质量。与此同时,小学班主任还需要与学生家长进行勤沟通,向学生家长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与家长一同对学生管理,并对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多多使用语言鼓励,帮助其找到自信,从而实现良好的班级管理。

总结语:

总而言之,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成长就有重要意义。因此,各个小学校的班主任需要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在管理过程中做到对每一位学生都能管理,并在管理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管理中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学生,从而获得学生认可,进一步提高小学班级管理质量,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仝建强.试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的创新[J].亚太教育,2015(5):83-83.

[2] 刘凤伟.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与工作创新[J].文教资料,2016(31):154-155.

[3] 黄琳耀.优化班级管理提升育人品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经验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6(11):168-169.

[4] 姜小偉.试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的创新[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21):71.

[5] 吴文新.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浅析[J].新课程·小学,2016(2):229.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