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2017-11-10刘彩霞

魅力中国 2017年45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刘彩霞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对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小學班主任教育工作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需求,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过程中,需要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理论知识,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就对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开始注重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因此,心理健康学做为一门专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的科学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1]。基于此,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可以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行为进行规范,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对待学生需要严厉和慈祥相结合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组成部分,可以给班级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小学生走进班级中最先接触的就是班主任,所以班主任对小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2]。基于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中对学生需要严厉和慈祥相结合,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班主任班级管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所以当班主任第一次与小学生见面时需要在小学生面前树立一个严厉的形象,让学生害怕,从而为今后的班级管理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当小学生在班级生活后,班主任需要时常与小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让小学生体会到慈祥的一面,从而减少管理过程中的学生对抗等不良情况,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在学生心灵上实施德育激励策略

小学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下对学生进行管理过程中,要想保证学生管理质量,就需要在学生心灵上实施德育激励策略,让小学生可以从心灵上接受教育,并在平时生活中形成遵守好习惯的自觉性,从而提高小学生道德素质,实现小学班主任教育目标[3]。与此同时,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小学生适当给予鼓励和赞扬,让小学生找到学习自信,从而提高小学生教学质量。

三、小学班主任转变班级管理方法

小学生思想活跃、个性活跃,且经常带有叛逆的情绪,常与家长和教师发生激烈的争吵。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对小学生进行管理中需要转变班级管理方法,在管理中对每一位学生都给予关心,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实现对学生的管理。一般情况下,班主任转变班级管理方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班主任需要转变自身的身份,以朋友的身份与小学生进行沟通,在沟通中使用亲和语气,从而拉近自身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小学生感觉到班主任对他的关心,主动改掉自身坏毛病。其次,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让学生放下戒备心理,自愿与教师分享内心想法,从而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最后,小学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差生”给予更多的关心,让“差生”感受到自己没有被遗忘,从而帮助“差生”实现转变,提高小学班主任教育效果。

四、科学看待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

小学生年龄小,在学习过程中一旦遇到挫折就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在此种情况下,小学班主任就需要科学看待小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寻找正确的解决办法[4],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当小学生出现问题后,小学班主任不要轻易下定论,需要对问题出现的前因后果进行找寻,详细了解所有情况之后再制定解决办法。其次,小学班主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需要站在小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并以小学生的心理去解决问题,对小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最后,小学班主任在对小学生教育过程中需要做到公平公正,避免学生因心理不平衡而出现心理问题,从而促进小学生健康快速成长。

五、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心理环境

要想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中顺利发挥作用,就需要小学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管理过程中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心理环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小学班主任在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需要保证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时俱进,在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重要地位,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和互动,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证班主任班级管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小学班主任在学生教育过程中提升管理能力,在管理中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对待所有学生都做到一视同仁,避免学生因班主任的不公平待遇而出现心理平衡,产生心理问题,从而保证学生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六、与人友好交往,建立一个高尚的情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家户户几乎都是一个孩子,家长们对孩子过于溺爱,造成孩子形成一种唯我独尊的坏习惯,使得学生在进入学校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人际交往受挫,从而导致小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的心理[5]。面对此种情况,小学班主任在学生教育过程中就需要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并在班级内部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让小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锻炼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小学生可以大胆与同学进行对话,从而提高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总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中逐渐被广泛应用,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各个小学班主任需要在管理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并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在管理过程中做到对每一位学生都能管理,从而走进学生内心深处,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小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任丽.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5):23-23.

[2] 王玉梅,冯雨春.浅谈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5(4):172-172.

[3] 明玉群.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文理导航(下旬),2017(4):4.

[4] 杨学菊.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16):267.

[5] 马淑琴.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发现(教育版),2016(12):37.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关于乐清市中小学生抗战精神教育的思考
基于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