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考试作文技巧

2017-11-10刘丛樱

魅力中国 2017年45期

刘丛樱

摘要:语文,是每位中小学生学好其它科目的基础,马上将要出台中高考改革更是把语文科目的地位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语文作文,作为语文考试中分值最高,也最不容易把握的项目,也自然而然地成为语文备考的重中之重,所以在语文学习掌握语文写作技巧就从小学语文考试作文开始,以下几点就是针对小学语文考试作文技巧:

关键词:列提纲 积累阅读 作文分段 明确主题

一、首先列提纲是关键

在动笔之前,列提纲是很关键也是很必要的一步。列提纲打草稿不是号召一下就能做的,平时要经常练习,形成方法,养成习惯。如果你因为复习任务重二无暇练习大作文写作的话,提纲练无疑是写作训练的有益补充。

列提纲的时候,一定要把开头结尾写详细些,中间各段,穿插哪些精彩的话语或名言俗语、诗词典故,要写准。一般来说,列提纲,大约5分钟到8分钟。列提纲主要几个理由:

1、防止跑题。有的同学写作文随写随跑,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提前搞一个框架话题就不会游离了。

2、明确结构。考场作文最喜欢眉目清楚、结构严谨的文章,而提纲草稿主要须勾勒文章大致思路,按照提纲行文,条分缕析,出不了大格。

3、防止遗忘。考场灵感往往转瞬即逝,及时把想法写在草稿纸上,是一种必要的提醒,同时也会提示你随时注意深化或升华观点。

二、考试前做好大量阅读积累、备料信息

考试前,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前的准备,建议考生翻阅大量的范文,积累一些考试作文的结构。可以把写作的梗概和套路归纳出来。阅读中搜集有关的资料,有选择地浏览报纸、 书籍。同样一些典故、俗语、人物事迹的积累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你开始写作前做的每一件事情:观察,思考,选择角度,处理素材。照这样做,你会节省许多时间。注意倾听别人的话,关心周围发生的事和问题,使你可以找到出色的素材,并由此引发出精辟的论点。

三、考试作文要注意分段,有逻辑性整体内容清晰

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小学生最初写作文时是一股脑写完,一篇作文就一大段。这是大多小学生写作文时常常出现的问题。对孩子们而言,写作文就是想写啥就写啥,没有意识到写作文的过程其实是一种锻炼思维、学会逻辑方法和掌握文字技巧的脑力劳动。分段就是让独立意思的相关文字组合在一起。

(1)文章只有分开段了,才会让文章在整体上产生结构之美,结构搭好了,作文才有可能写清楚。

(2)段落分开了,逻辑也就展现出来了。作文有了内在的逻辑性,就能写出对人性的思考,对事物规律的认识,这也就是一般写作文的目的所在了。

(3)为了描写具体的细节,许多孩子在写作文时非常苦恼,写不够字数。尤其是小学生,老师往往在写作文上有字数的要求,学会把一篇作文分开段落,每个段落内再写一些细节,既能达到字数的要求,也会使文章生动而具体。

(4)语文考试里作文往往占了大量的比重。批卷老师在评定分数的时候,往往会看文章的段落,段落不清自然不会得高分。

四、考试作文字迹要清爽,卷面要整洁

语文学习中,作文是需要写很多字的。小学写作要500字左右,如果书写不好,是相当失败的。字不好,让人顿生不想读他的内容之感。作文中有美观的字体,肯定会对写作文有一定的帮助的,如果字太烂,让人看不清的字,无论是你内容多么好,阅卷老师也没心情阅读你作文。老师看到一篇作文,第一印象是字体和字数,如果字迹书写混乱、字数不够,此类作文一般都放在中偏下的得分档而结束改卷过程。至于你内容如何好?可能由于你的书写不佳,已经被打下来了。如果字体工整、版面整洁、字数在规定范围内,此类作文最差按中等档次考虑。因此,写作文必须要把字写好,所以切忌字迹潦草。

五、作文开头要吸引、扣题

文章的开头,就是文章怎样“提笔”。开头应该新颖别致,引人人胜。常见的几种方法有:

(1)总冒式:文章一下笔就开宗明义,点出全文的中心思想,使读者对全文的中心思想有一个概括了解,然后,全文围绕这一中心进行记叙。

(2)开门见山式:文章一下笔就先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物,然后再叙述主要内容。特点是下笔扣题,点出题目,揭示文章主题,直截了当,既可清楚地展开记叙,又可节省篇幅,全文顺势而下,但开头要注意语言简洁、凝练。

(3)介绍式:这种开头的方式是对所叙述的人物、事件、环境等,先作一些概括的、简单的介绍,使读者获得总的印象,然后引入正文,再作具体的介绍。

(4)提问式:文章开头提出问题,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急切关注或兴趣,促使读者读下去,而问题的答案就是正文要叙述的内容。

(5)描写式:这种格式的开头,从写景状物下笔,抓住景物的特征,起到渲染环境气氛,烘托文章中心的作用,引出即将出现的人物。

(6)倒叙式:倒叙式开头,与“开门见山式”开头恰恰相反,先写出事情的结果,再回过头来写事情的起因和经过。其目的是造成悬念,引人人胜。

六、结尾要简练并归纳总结全文主题观点

文章的结尾,就是到此收笔,结束全文。好的结尾,有深化主题、突出中心或增强文章感染力的作用。文章的结尾与文章的开头一样,方式很多。常见的方法有:

(1)首尾照应式:即结尾照应开头,前有伏笔,后有照应,首尾圆和。不仅使文章结构完整,而且给读者留下余味。这种结尾的特点是在开头段中,对以后将要出现的人物、事件作必要

的暗示。而在结尾时,對首段留下的伏笔作必要的回应。

(2)总结点题式:在写人叙事文章中,尤其是层次多、内容多的文章里,结尾往往要对人

对事做出评价,即点明全文的中心。它的作用是起到归纳、总结全文、点明事件的意义。

(3)画龙点睛式:这种结尾方法是在主要内容写完后,为了加深阅读老师的印象,常常采用含义深刻的话来结尾。既点明题意,突出中心思想。

(4)议论、抒情式:这种结尾,作者直接表明观点,发表议论,抒发情怀,令读者思考,余味无穷。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掌握小学语文作文技巧对考试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希望以上几点技巧对孩子们在考试写作中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赵明.《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2012-9-23;

[2]古尔尼沙·吾斯曼.《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2014-8-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