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

2017-11-10彭时英

魅力中国 2017年45期
关键词:童话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彭时英

摘 要:为了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去拓宽小学生的眼界,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引进童话教学,旨在提高小学生对童话教学的认知,同时提高小学生的知识教育水平。但是,由于我国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教学方式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的方法论和应对突发问题的策略还不够成熟,因为引发诸多不便,导致整体的教学效果不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致力于童话教学的改进,想要从现状中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找到新课改背景下基于童话教学的高效课堂的策略。然而这需要各方的力量和团结一致,才能找到真正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热情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

经过具体的实地考察,发现当前许多教师普遍存在着对童话教学不够重视,胡乱编造相关教材,用单一苦闷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授课等诸多的问题。可见当前形势并不乐观,漏洞百出的童话教学使得课堂氛围难以活跃开来,学生的兴致普遍不高,导致的教学效果也差强人意,本次探讨是为了有效增强童话教学的可行性以及整合意见优化改进童话教学的策略,使之焕发出不一样的活力光芒。

一、小学语文童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学体裁未进行区分对待

在文学中,不同的文学体裁之间有着不同的艺术价值,同理小学语文课本内不同的文学体裁代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向,但是仍有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童话教学时,为节省教学时间、教学成本、教学精力,将童话教学与其他课文教学未区分开来,没有根据童话本身的特性,进行因材施教。

(二)功利性教学

童话因其自身独特的魅力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以童话为基点的教学活动丰富多样,但是这些教学活动只是在公开课、领导听课、参评优质课时被应用到,教师这种“功利性”的教学态度影响了童话教学效果。

(三)未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随着科技革新,信息化教学、网络化教学已进入了教育教学新时代,丰富的教学资源给教师带来了教学上的便利,但是这种便利的、丰富的资源多被教师无视,没有将现代技术与童话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将学生带入一个更好的、全方位的学习童话的世界。

二、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策略

(一)预设问题,调动学生好奇心

小学阶段的小孩对世界充满了未知,尤其对新奇的事物、各种各样的问题充满好奇心、求知欲,老师在课堂准备的时候精心设置相关的问题,能够让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让他们能够自主自覺地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小学生在学习课文《狐假虎威》的时候,老师能够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设置一些有趣并且有意义的问题,可以问他们狐狸是怎样假扮老虎的,狐狸又是怎样瞒过众动物的,狐狸又因为什么去假扮老虎的,又因为什么事情败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等等,老师通过设置一系列循序渐进的问题引导学生投入到课文中来,调动学生的热情,他们能够把身心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来,是童话教学的成功保障。

(二)对教学方法创新改革

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可以启发学生往多方向思维拓展的,但经过比较发现,以往许多教师采用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无视学生性格多样性的特点,用“一刀切”的方式是不会有太好的教学效果的。在新课改的环境下,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童话教学应该适应班级的特点,不同的时期用不同的最有效的方法进行管理教学。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性引导学生往先进思想靠拢,启蒙学生的多方面、多角度思维能力,比如在《长征》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分成不同的派别进行轮流角色演出,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一番不同角色的感受,从中感悟不同的体验,引发不一样的,更加全面的思考。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自主探讨交流,引导学生学会交流,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从中获益。教师也可以通过适当的室外活动,开拓学生的眼界,讓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最重要的一个点,便是要取代过去沉闷的让学生“坐着听讲”的单一方式,让学生做到“活起来”学习,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充分调动学生热情和积极性,这样的课堂是高效的、有意义的,取得的教学效果也会让人满意。

(三)童话教学需要团结和持之以恒

一个优秀的、经得起反复检验的教育方式是许许多多人多年来的智慧结晶,童话教学的变革同样不是一个人努力的成果,而是全体教师,全体教育家所应当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要想让童话教学在中国小学语文课堂中焕发光芒,让小学语文课堂能够高效进行,小学生的语言素质得到快速和卓越的提升,需要大家长久的摸索总结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四)、诵读,走进童话的情感世界

童话故事里那些鲜活的形象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会走进童话世界,带着童话人物的感情色彩,会被那些善良、可爱的形象感染,孩子们也会去主动模仿。教师不能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他们,而是要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又比如,笔者为了让学生可以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情,就曾在教授《一路花香》这篇文章时向他们提出问题。笔者问他们,好的水罐和破的水罐应该怎么去形容呢?学生们的回答各有特色。有的说,好水罐内心非常的骄傲;有的说,好水罐非常的自豪;有的说,坏水罐的心里会很惭愧,也会很自卑;有的说,挑水工人将其缺点转化为了优点,说明不完美的物品也是有它的价值的。学生们纷纷表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都给予尊重。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们对文章中事物的性格特点有了更好更深的理解,也提高了认知的能力。

(五)、练习,强化童话的学习效果

语文课本中,每一篇童话课文之后都有对应的练习题。这些练习题也是我们教育的目的之一。而且,练习题也是比较重要的。它对课文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了强化的练习。这是不容小觑的。笔者也认为,需要好好运用课后的练习题。这也会提高教学的效果。又例如,在课文《三袋麦子》的练习题中有这样的一道题,在小猪、小牛和小猴的做法中你最支持谁的做法?原因是什么?如果是你,你又会怎么做?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们都比较支持小猴的做法。学生们在阅读中感受到的也是浅显的看法,那么是不是小猴就真的做得完美呢?这需要老师根据课文的内容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有自己的体验。而且一定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这样学生在自己思考的过程中就更加懂得了文章想表达的内容,也就实现了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瑛.小学语文童话教学阅读浅析[J].新课程(中),2011(6).

[2]朱国忠.童话教学需要启用“童话思维”:苏教版小学童话教学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1:7-8.endprint

猜你喜欢

童话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浅析中低年级童话教学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探究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教学
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