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学科学生差异与教学策略

2017-11-10唐登全

魅力中国 2017年45期
关键词:智力因素差异教学效果

唐登全

我是在农村小学工作多年的语文教师,学生语文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令人堪忧,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防止?我想,这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一、学生发展差异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学生智力因素,智力是指人的聪明程度,是各种基本能力的综合,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分

析判断力、创造力、和应变能力等,其核心是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他是在先天素质基础上,通过家庭、学校教育、社

会环境的作用和个人的努力,在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的发展起来的,学生智力因素对学习起到至关重要作用。而非智力因素从广义来说是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从狭义上可理解为学生情感、意志和个性特征,他直接影响成绩的好坏。不同的学生由于所处环境、发展条件差异,很显然存在个体差异。要学生学好语文只有从非智力因素角度出发,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恒久的毅力与强大的动力。如果发挥非智力因素积很的一面则推动学习,消很的一面则抑制学习,因此学生非智力因素两面性的存在是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

(二)外界因素影响

1、学生来源影响,我们招生辖区内生源在小学低年级段,有的来自中心校、教学点,而教学点地处偏懈地方,学生学习时间、师资、设备与中心校客观上存在差异,他们进人中高年级段时才全部回到中心校,这时学生的学识水平已经存较大差异了。

2、教材统筹与安排,前两年教材有课改教材和非课改教材,教材多样性,衔接递度大,内容多,学生小学六年所学的与初中知识过渡大,更加大了教与学的难度,教材的难教,学生难学也是产生不平衡原因。

3、教师的教法,教师的教法可把学生非智力因素由消极变为积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可把难而乏味的教材化为易学、易懂的知识,能把

不利因素转为有利条件,从而减少不平衡的发展现象。反之,只能助长不利因素,加深这种不平衡的程度。

4、评价体制因素,实分制考核是衡量教学的重要标准,它可比性、区分度强,为了使用学生成绩提高,彰显教师教学效果,量化分值考核

促使学校和教师仍然坚持以面对考试,提高学生成绩为指挥棒,搞与正式考试相接轨的模拟性练习,而作为我们每位教师均没有想放弃一位学生的念头,然面,通过考试分析平衡差距越来越大。而课程改革实行等级评价是评价考核体制迈出一大步,它简便易行、操作性强。

二、缩小学生发展差异的对策与措施

(一)在构建和谐社会大环境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关心爱护学生,作为我们每一位教师从根本上讲,没有不爱他的学生,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学生就会敬佩老师,在教学中学生越收佩的老师,越爱上老师的课,越想学好教师所教的课程;反之,如果教师嫌弃学生,学生就没有劲头,平时对成绩好的我先给予肯定,这类学生重在指出不足之处,使他更上一层楼;对成绩差的学生,要耐心地鼓励他们,要找到这类学生闪光点,多激励,用实际行动来感染他们,这是通过学校开展“我与学生交朋友活动”中得到的深

2、止学生体验实现目标后的优越感,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确定不同目标,俗话说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对成绩优异的学生期望要高,目标自然就越大,学习劲头就越大,这类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取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成绩较差的学生目标制定要切合实际,要引用体育课中“纵跳摸高”训练办法,“高”就是这类学生的目标,“摸、跳”促使学生动起来,“纵”要培养学生向上精神,学生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将会取得力所能及的成功,体会到成就感和优越感。

3、充分發挥作业和作文评语功效,评语是写给学生的,短小精干,对症下药,要体现对学生评价和教师教学效率自评的双重性,“教育的

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评语中要因人而议、要尊重学生劳动、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地给予指出并提出希望,学生翻开作业本看到教师亲笔写的评语才能受到启发。

(二)运用合理化的教学方法,减小差异继续发展的可能性

“教师是艺术家,而艺术家不一定能当教师”。教学艺术是教师运用语言、动作、表情、音像、图像等手段,遵循教学规律和原则,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组合运用的教学手段、技巧。也是教师综合素质体现。主要表现为教师教学准备(包括教材分析、学生现状分析)、课堂教学的设计,教学效果反馈,教学成绩的评价等。在课堂组织形式上,我采用讨论、辩论、提问、答疑、学生自我评价,教师总结等方式,使课堂生动、活泼,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扩大学生信息摄入量,由感知到理知

让学生动口、动耳,动口就是读和说、动耳就是听,听和读是知识摄取的过程,但读和听不只停留在表面上,停留在感知阶段,要求学生用心读、用心听,然后能结合自已体会,能够说出来,写出来。通过让学生自写一句话、名言,周记,作文充分发挥不同个体优势,评价别人,超越自我,体现素质教育的整体性和全面发展特点,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当然在教学中不是每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参与意识,还主动权给学生,教师重在引导,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参与到教中来,转换角色地位,体验学习成功感。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形成科学合理的网络和结构,才能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化,这才达到我们教学的主要目的。

当然上面谈到语文学科学生的差异,出发点基于相对差异,无论是教课改教材还是非课改教材,学生能力发展,学业成绩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层次不均衡,从教学效果分析中得出 种普遍现象“龙头”达不到期望值,“蛇尾”成为教师心病,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克服智力因素,积极转化非智力因素向有利方向发展,才能学生之间的差异。endprint

猜你喜欢

智力因素差异教学效果
舞蹈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探究
相似与差异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高素质护理人才培养中的体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