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7-11-10唐华

魅力中国 2017年45期
关键词:建模思想教学对策小学数学

唐华

摘要:对小学生进行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实际上就是培养小学生用自己在数学之中所学习的数学思想、数学知识等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实践解决,是對小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实践经验对建模思想教学进行分析、探讨,才能见证建模思想在高效课堂之中所创造的奇迹。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充分结合数学建模的要求,积极开展数学知识以及思维的教学,提升小学数学解题效率。

关键词:建模思想;小学数学;教学对策

数学是应用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主要通过介绍数学中一些常用的解法以及基本理论,有效地感受数学魅力。观察学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比较倾向于解法计算以及死记公式,同时,还表现出轻理论、不善于建立数学模型的问题,不仅没有提高数学解题效果,也使得学生的学习信心受到打击。

一、培养学生建模思想的意义

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必修的科目,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常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会从定义开始解题教学,然后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定理,再通过练习题的设计,让学生在大量练习题中找到解答问题的技巧,最后,教师总结数学在不同例题中的解答技巧,从而使学生掌握其中的计算。但在实践中并未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需要引入建模思想,把数学中的理论知识通过建模技术进行阐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师提高小学数学解题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实践证明: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建模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分析能力,确保学生有效掌握数学解题方法,提高学生解析数学题目能力。由此可知,在数学解题教学之中应用建模思想,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还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数学解题效率。

为更好地发挥建模思想的应用效果,教师要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在生活当中运用数学思维来思考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课题可以在现实生活中选取,其内容可以包括生活场景、日常故事、趣味游戏等。将生活中的内容与数学知识进行有机结合,更能发挥学生的自助思维性,并且在积极性方面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种调动。在这种思维模式之下,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考虑方法也会发生改变,从而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在进行主题式教学实验内容的设定时,教师要尽量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自发地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

二、 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现状

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并非刚刚起步,但是从目前来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模思想的渗透存在着和一些缺陷:一是缺乏合理的目标定位。部分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能够及时转变,在教学设计中一味强调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沿用传统灌输式教学的模式,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能够形成相应的建模意识;二是缺乏实质性效果。现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存在一定的盲从现象,虽然注意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但是仅仅停留在表明,形式重于实质;三是缺乏有效的评价方式。从目前来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一般都是以测试成绩为准,缺乏对学生建模意识和建模能力的检测,错误的导向使得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变得非常困难。

三、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一)强调学习铺垫。想要完成数学建模,需要首先做好建模对象的感知,找出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然后从共性的角度进行数学建模,从个性的角度做好模型分析。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应该高度重视数学建模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创造出有利的条件,对学生的感知能力进行锻炼,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事物的共性进行感知,以确保其能够准确完成数学模型的构建。同时,还应该强调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必要的铺垫,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方便学生进行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对分数的概念进行学习是,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模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过生日时平均分配的蛋糕、玩游戏时平均切开的绳子等,从不同的角度,结合不同的模型,做好引導工作,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找出不同模型的共性所在,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积累起足够的表象,强化感知能力,从不同的模型中寻找共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分数的理解和认知,帮助其更好的掌握分数的概念]。

(二)关注模型本质。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的方式,解决实际数学问题,从这个角度,应该将其看做数学教学的一部分,数学教师需要在帮助学生完成模型构建的同时,引导其认清数学建模的本质所在,使得学生逐步掌握數学建模的技能,通过模型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其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锻炼。

(三)优化建模过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挖掘教材,对教材进行合理利用,结合课本中提到的例子,通过相应的延伸和拓展,对数学建模的过程进行优化。当前,小学数学教材中列举的实例都是非常典型且与教学主题高度相关的内容,而且这些实例贴近生活,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对实例的引申,可以得到相应的数学模型。

(四)提升应用价值。应该认识到,想要将数学建模思想真正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贯穿到整个数学教学活动中。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不仅需要在新知识的教学中用到数学建模思想,在知识的复习和实际运用中,同样需要引导学生回忆数学建模的过程和反方,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做好经验的总结,将其拓展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提升数学建模思想的应用价值。

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其意义和作用不容忽视。但是从目前来看,数学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尚且不够成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需要教师的努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数学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促进数学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

[1] 许卫兵.磨.模.魔——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2,(1):89-94.

[2] 俞小燕.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模型思想的融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12):225.endprint

猜你喜欢

建模思想教学对策小学数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初探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分析与对策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