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如何开展有效教学

2017-11-10涂莹

魅力中国 2017年45期
关键词:小学阶段有效教学语文教学

涂莹

摘要:语文是我国素质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语文也是我国汉语语言以及文字应用能力的综合,自教育系统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而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奠基阶段,需要打好语文基础,因此要求教师认真对待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打造轻松愉悦的课堂,让小学生能够在一个快乐的课堂环境中学习知识,充分建立起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有效教学

语文是语言和文学以及文化的总称,是我们汉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所形成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标志,是语言性质的综合文化科目。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语文包含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也是文化知识的统称。换句话说,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也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语言作品和言语互动过程的总和。对学生更好理解别人的话语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起着支持性的作用。

一、依托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竞赛化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目的是服务于语文课堂教学,举行语文课外活动时要注意与课堂教学内容互补,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语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比较单纯,很多时候都是与周围的同学进行比较,因此在小学期间开展一系列的竞赛活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语文,巩固所学的知识,锻炼学生的能力。比如可以举办相关的读书比赛,扩展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知识运用的灵活性。教师还可以尝试利用课外拓展活动改善教学水平。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展课外拓展活动,不断对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传统的板书讲解模式已经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与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目标相违背,因此,对于课外拓展活动走进课堂教学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经过近些年不同学校的实践,有力证明了开展课外拓展活动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更容易接纳新的知识与思想,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思考,极大地降低了语文教学难度,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二、教学得法,做到平实、真实、丰实、扎实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认为,高效课堂应该做到平实、真实、丰实、扎实,这“四实”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重要标志。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我以教学理论作指导,我努力践行这四实,舍弃了许多华而不实的环节,力争节节直奔重点。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熟练地运用朗读的有效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每节课的设计中总是把学生学习的感悟与朗读有机结合起来,达到读体现悟,悟促进读,好词佳句名篇加以背诵。设计多种朗读的形式,有开火车读、指名读、引读、师生共读、齐读、小组读、分行读等,背诵也是采用这些方式并配以奖励措施,激励学生积累,這样做回归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三、熟悉所教教材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师要对所教的知识烂熟于心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了解了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其学习特点后合理的设置教学计划。尤其是针对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注意力容易被外界的事物转移的特点,教师更需要事先熟悉所教内容,规划好重点教学内容以及比较难理解的问题的安排。正如俗语所说“想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身为教师就需要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对本阶段所学的知识要有系统地掌握,还要对整个小学阶段所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安排教学计划,了解每一个年纪应该重点把握的知识侧重点。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主要包括字音字形、句式修辞、阅读理解、诗词鉴赏以及写作教学。字音字形是每个年级都需要扎实掌握的教学内容,但在一二年级打基础的阶段更要重视,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为了更好地教导学生,教师也需要掌握更多的现代汉语知识,甚至是古代汉语知识,以便通过汉字的造字法和用字法来为学生讲解一些比较难识记的汉字。比如说一些多音字或者是字形相近的字,同一个偏旁的字。像江、河、湖、海、溪等字都带有三点水的偏旁,这是为什么呢?这就可以从造字法来进行分析。用这些新鲜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探索和发现而不是被动地去死记硬背,也不是枯燥的把一个汉字抄五遍、十遍。此外,只有准确把握教材才能综合运用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四、进行科学评价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科学化的评价方式,教学评价不仅要对学生的知识进行评价,还要能够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价,此外,还要注重对教师自身的评价,通过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激发学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要能够将注重考试分数转向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科学的评价,要能够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能力的评价,要注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育教学中,以此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但是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课堂气氛紧张、教学方法有待多样化、教学评价过于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不能很好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新兴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活动丰富化、进行科学评价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便能够更好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潘晶.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2012,26:82.

[2]顾九珍.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J]. 教育科研论坛,2010,09:56-57.

[3]常凤侠.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5,32:153.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阶段有效教学语文教学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