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2017-11-10蔡思远

魅力中国 2017年45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蔡思远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目,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则是课堂的主导,实验教学对老师的要求也高,教师要善于探索实验教学的方法,努力为学生构建高效的实验课堂。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一、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要求高

物理教学的主导,是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的主导是老师,打铁先要本身硬,老师应“硬”在以下几方面:1.新课标与《中学物理教学大纲》相比有很大区别,它不仅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还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老师首先要学好新课标,丰富新的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改进教育手段、教学方法。像我一样教了几十年书的“老”教师,必须做一个深刻的反思,总结历年教学中的“得”与“失”,“成”与“败”,吐故纳新,不抱残守缺,成为一个“新”老师;2.明确实验教学的主导地位。农村初中,人手少,教学任务重,实验设备不足,实验室不时被占用,实验教学有时不被重视。其实,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物理教学的效果,只有认真搞好实验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求知欲,才能让学生顺利地探索物理规律,提高学习成绩;3.了解各类实验的层次要求。现行教材上的实验,没有像以往一样分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小实验,如温度计的使用,杠杆的平衡条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特点等实验是非常重要的,要求每个学生都“会”;如小孔成像,钢针磁化,土电话等实验,可安排在课外;4.有較高的实验操作能力。知道器材的用途、安装、调节、使用、保养维护,能及时排除故障;5.有较高的组织指导能力。对偶发现象作出及时地、科学地解释,能正确地处理数据;6.对一些典型实验作专题研究 (如液体的沸腾),能设计并改进实验;7.带领学生制作教具,或做一些课外科学实验。读师范时,老师带领我们作火箭升空实验的情景至今还记忆犹新。8.老师之间要有合作意识。实验时,几位老师一起对一个班的学生进行辅导,效率更高。在乐山教育学院进修时,中央讲师团的十几位老师在我们班,实验时,一位老师辅导一个组,他们渊博的知识,耐心的指导,慈祥的笑容,二十多年过去了,仍不时浮现在我脑海。老师“硬”了,才能出高徒。

二、探究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1.开学初,制定明确的实验教学目标、计划。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计划中应明确哪几个是学生探究实验,哪几个是教师演示实验,哪几个是学生课外兴趣实验。这样实验教学和考核有章可循,有序而行;2.实验室规章制度上墙,科学管理。根据实验计划检查仪器,对损坏的、缺了的,要及时补上,不能补上的,能够自制替代最好;平时应注意仪器的保养维护。3.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习惯教育。要求学生进入实验室不吵闹,不乱动仪器设备,不随意把器材带出实验室,正确使用仪器,爱护仪器,如有损坏及时说明,认真操作,精心观察,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实验结束收集归还仪器;4.培养老师的小助手。现在每个班的学生人数都较多,一个老师不易辅导,有其他老师帮忙,斢功夫挠背是好的,再把班上一些学习成绩好的,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培养,让他们成为小老师,帮助老师准备、收拾实验器材,实验课上参与辅导,帮助老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些小助手的学习成绩会有很大很快的提高,对其他同学也有榜样的作用,更主要的是能更好地完成实验教学任务;5.指导实验。让学生预习实验,提出问题,讨论实验最佳方案,再动手实验,老师巡回指导时,帮助学生解释,解决一些问题,尤其是要鼓励每个学生都动手,都参与到实验中,对学生无意出现的问题、错误,不要训斥,要耐心地给予纠正,力求创造一个活跃、快乐、紧张、有序的良好环境;6.至于老师是否先作示范,再让学生模仿,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如用天平测物体质量,奥斯特实验等,最好是先示范,可使学生清晰实验思路,规范实验操作;如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等实验,可让学生自己探究。7.交流评估。8.实验教学中力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如设置一些有障碍的实验:伏安法测电阻后,给学生如下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一个,待测电阻一个,电压表一只,求待测电阻阻值;9.组织一些科学小实验。如把一竹片制成飞机螺旋桨样,中间固定一小棍,把小棍一搓,放手,便飞向空中,既好玩又学到知识。

三、充分地做好课前准备,明确实验目的

物理教学中,课堂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因此每个演示实验,首先要目的明确。为什么要做这个演示?要解决什么问题?通过什么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教师在上课之前首先要准备好与本实验相关的全部仪器、材料。其次要在上课前反复操作,直到熟练为止。教师应对在本实验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实验是用来配合教学的,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要求,选择用合适的实验,合理地进行实验,以便让学生清楚地认清物理概念和规律。例如,在讲授“大气压强”这一节的内容时,我们可以选择的演示实验比较多。除书上的实验外,还有如用硬纸板盖住水杯,水杯口向下纸板却掉不下来。加热易拉罐然后密封冷却变瘪的现象。用小试管插入装满水的大试管中倒立后,小试管上升等。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认识“大气压强存在”这一规律。我们利用演示实验都应清楚地显示出实验内容的本质特征。当然实验时要增强实验的趣味性,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整个实验目的性明确,环环紧扣,步步深入,学生必定会有很强的感性认识,很清楚的认知思路,从而轻松地掌握这节的内容。

总结: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不仅要在物理课堂上努力探索高效的实验方法,更要明确教学目的,创新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提高物理教育质量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学物理》初中,1996.7《物理实验与素质教育》湖北通城吴忠甫;

[2]1996.8《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湖北石门潘忠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