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初中语文朗读教学

2017-11-10长金龙

魅力中国 2017年45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初中语文方法

长金龙

摘要:朗读对于初中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既涉及阅读能力,也涉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朗读时能充分感受到文本的形象美和意境美,真正享受到审美的乐趣。但是初中语文的朗读教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还是要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的。为此,本文将谈谈我对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方法

一、重视朗读选文环节

课本要选择文质兼美的短文作为学生朗读的内容,也就是说选文标准应该“取法乎上”,这里说的“上”就是“上乘之作”,或语言优美,琅琅上口;或形象生动,扣人心弦;或哲理深刻,发人深思。而且,要兼顾各种文体,这样学生才能掌握各种表达方式,为口语交际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要选择既有健康的内容又能表现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优秀作品作为初中生的朗读内容。

二、采用多种形式朗读

朗读是一项技能技巧,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活动。朗读技巧的习得、掌握和运用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长期的实践,不断的反复的训练,才能熟中生巧。为了避免单调、枯燥,朗读形式应尽量多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强化读的环节,可以把学生带人到文本的情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 如教学戴望舒的《雨巷》一课时,教师可先播放《雨巷》的朗读,学生跟读。再配乐《此生不再》,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雨巷》,感受精炼优美的语言。诵读是打开诗歌的一把钥匙。通过反复诵读把学生带入到诗歌的情景中去,去感受《雨巷》的诗风:朦胧、古典、一唱三叹之美。对故事性很强的文章,适合于学生的表演。可以让学生出演课本剧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三、边朗读边想象、联想

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朗读可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而这意境美是需要想象实现的。众所周知,想象是树立形象感的核心,是激发情感的关键。学生朗读时,不仅要从语感出发,而且始终要伴随对具体形象的感知联想想象,有想象开启的生活图景比语言文字打开的天地更开阔,更具有形象感,因此更能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尤其是朗读诗歌和一些优美隽永的散文,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把文本中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如教学《故都的秋》一课时,教师可利用投影,让学生想着去感受秋色的冷清、秋声的寂寞,从而品味到一种孤独、悲凉。学生们从心灵上受到感染,读时就特别入情入境。

四、保证朗读时间,明确朗读任务

古人为学,一开始就是读和背,把一些“死”的语言材料装在大脑里,读得多了,背得熟了,教师才开始讲解。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之下,头脑中那些“死”的语言材料一下子活了,产生了豁然贯通的效果。所以,我们不要认为多读多背是在浪费时间,正好相反,这正是符合汉语特点的教学方式。每天保证至少20分钟的早读,能得到不小的收获。在课堂上,也要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要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设晚读课,虽然似乎占用了练习的时间,但是会达到很好的效果。除了课内朗读,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课外多读、多背,抓紧点滴的时间积累语言,积淀底蕴。

初中语文教材的编排,阶段性很强,每一阶段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任务。朗读教学应注重整体性,所以教师首先应从整体出发,通盘考虑,明确初中的朗读训练应该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然后再紧扣每册教材的内容确定每个学期的朗读目标。每学期一开始,教师就应对本册的熟读、背诵任务作具体交代,让学生明确全册书中哪些篇目应全文背朗,哪些篇目应熟读、精读,还有哪些篇目中的精彩语段须熟读成朗。这样,学生对全学期的朗读任务了然于胸,早有心理准备,平时也可合理安排一些时间预先熟悉内容,以便到时能从容应对。

五、老师应加强范读,以此激发学生兴趣

出色的朗读就如同一首词曲兼美的歌,营造出令人沉迷的艺术氛围。重视教师的范读,就要求语文教师一定要练好朗读的基本功,要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熟练掌握朗读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做出高水平的示范,才能给学生一个高格调的艺术氛围,才能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的感受力。教师的范读就像是一把钥匙,范读得好,文义、文情、文势、文序、文趣,都可以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体现出来,引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梁实秋先生介绍过他的老师徐锦澄先生的讲课:徐老师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丝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教者一丝不苟地吟咏一番,学习者于抑扬顿挫之中已把意义领悟了一半了,足以见出教师范读的重要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要通过朗读,不断激发、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变“要我朗读”为“我要朗读”。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实朗读作品本身内容的博大精深,表现风格的多姿多彩,表现手法的精妙绝伦,吟朗品味之中,学生自然会被作者所抒发的真情,所揭示的哲理深深触动,自然会被作品高超的艺术手法惊叹折服,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强烈兴趣,体会到语文学习原来是如此的奇妙。激发、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背景音乐和不断流动的图片,进行配乐朗读,会使学生受到极大的感染与鼓舞,兴趣会顿时高涨起来,进而也会跟随着音乐仿生朗读起来。再如老师也可以以独特的朗读方式与洪亮的声音、充沛的感情,激发了在座的每一个人的热情。

总结:

总之,朗读教学与现代中学语文教育互相促进,密不可分,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教学,以此促进初中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石佩雯.谈谈朗读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2]孙建军.语文对话教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endprint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初中语文方法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