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如何打造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

2017-11-10陈金芳

魅力中国 2017年45期
关键词:高效教学初中生物兴趣

陈金芳

摘要:如何提高现阶段农村初中生物教学质量,改变传统的教学目的和方法,是新课改生物教学的根本之所在,我把近几年生物教学中自己探索的经验和方法总结出来与同行交流,以便提高农村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效教学;初中生物;兴趣

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做到高效课堂教育构建高效课堂;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我主要是从五个方面来简单谈一下我对初中生物教学高效课堂的理解。

一、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这句话能够长存,在于其真理是实践的产物。学生最初接触初中生物的时候,往往是带着好奇心的,正确利用好这点将学生引入课堂,才是构建高效课堂的第一步。与其他学科相比,生物学科十分贴近生活,不具有完全纯理论性,这也是引起兴趣最便利的一点。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引出问题进行教学。比如,在讲到环境系统的时候为了使学生们更好理解以便快捷地产生课程意识,我们就可以从身边举例子。这个例子非常广泛,重点不在于举例子,而是举一反三。教师在举出例子之后,可以把问题抛向学生,让他们也同样地去从生活中举出例子。因为例子来源于生活,这样的问答互动或者说是接力,不但不会难住学生反而有激发兴趣,促进学生记忆的作用。这时候的例子不是用来教学的,而是用来培养兴趣辅助教学的。另外,利用生物的贴近生活化,可以利用引言使学生们产生正确的动机、兴趣、意志和情感,从而带有积极性地去学习,让他们觉得这是一门有用途好理解的学科。在开课的时候,不要直接地去陈述生物的含义和学习生物的意义,而让学生们去揣测。学生们的头脑被调动起来之后自然可以把自己对生物学科的理解融入到学习理论中去,产生兴趣而渐入佳境。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生是一个精力旺盛且活泼开朗的群体,他们情感丰富,敢于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教师要多和学生交流互动,掌握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教师善于营造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学生才能大胆想象,敢于质疑,自主探索,从而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优化,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分析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地去发现问题,让他们学会运用已经掌握的生物知识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并且能够从多个方面来探究不理解的内容,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循循善诱,可激发热情;敢于质疑,必然收获丰厚。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探究情境,紧贴教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渴望知识的获得、敢于质疑、勇于发现。关于“蝌蚪找妈妈”学生耳熟能详,我播放了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这部经典之作采用国画大师齐白石笔下的形象绘制,画面清晰典雅,音乐优美抒情,早已蜚声海外,几十年来备受青睐。不过,放完动画,在啧啧赞叹中,我出人意料地指出:根据我们生物学的知识可以判断,动画中的“主人公”是蟾蜍的后代,青蛙的后代形状较圆,尾长而独来独往,外呈青灰;蛤蟆的后代尾短,喜群居,身体颜色头尾不一,我对齐白石大师的作品可谓“高山仰止”,但是,他老人家未必精通生物学科!蛤蟆的后代找青蛙妈妈,驴唇不对马嘴,误差太大,学生一阵欷?。我又说:“既然是经典之作,作为科普作品,影响非常之大,居然出现‘硬伤,必然误人子弟。这样的错误还有多少?这都有待我们认真学习,掌握正确的知识。”学生浸入思考之中,下课铃声响起,学生充耳不闻,没有人离开教室,这样的课堂,在学生一生当中都会刻骨铭心,堪称高效,弥足珍贵!

四、运用分层教学法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重视起学生的发展。所以任何学科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目前,我国的授课形式是以班级为主,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就要认识到学生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根据学生的差异不断的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分层教学就是针对学生差异性的有效教学手段,实施分层教学法,是针对学生差异性提出的新型教学手段。在分层教学法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等因素。教师可以通过测试和日常的观察,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并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安排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活动。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些是需要在无形中进行的,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习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内容时,教师要全面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只要求其掌握基础知识便可,对于学生能力强的学生,教师要要求其掌握呼吸道处理空气的过程和原理。在不同教学目标的引导下,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运用合作学习方式,能力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找到学习成就感。

五、鼓励学生手脑并用

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多的创造机会,在生物课上让学生多动手、勤动脑,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青少年的主体性、独立性和能动性,从而实现有效教学。例如,“在做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教学中,关于生男生女的概率各多少?”的问题,我告诉学生,直接调查比较难,可以用模拟实验的方法达到目的。我找了一套围棋,用黑棋子代表含X染色体的精子,用白棋子代表含Y性染色体的精子。当然用黑棋子代表含X性染色体的卵细胞。把代表精子的黑白棋子放在不透明的精子容器中,把黑棋子代表卵细胞的放在不透明的卵细胞容器中,让全班同学把摇匀的精卵容器中表示精子和卵细胞的棋子各取一个合成受精卵,然后统计生男生女的概率。通过多次实验并求出其平均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计算发现生男生女的概率各占约50%,从而得出结论,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手脑并用,全体学生主动参到教学中来学习,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取得良好效果。

总之,初中阶段的学生一般都有好奇心强、注意力不集中,由于这些特点,教师想要创建高效的教学课堂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这些特点教师也可以利用,使其成为构建高效初中生物课堂的垫脚石。教师要利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地享受到高效的课堂教学,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学习成绩以及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周波.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两点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效教学初中生物兴趣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