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方法探究

2017-11-10郭继梅

魅力中国 2017年45期
关键词:以图导学导学记忆

郭继梅

摘要:“以图导学”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初中地理学习方法,同样,“以图导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结合地图教授地理可以让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更为清晰明了,形成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大局意识,捕捉到不同地区之间在地理学上的相互联系,是更深入学习地理知识的思维基础。在本文中,笔者将根据自身教学经验,从“以图导学”的教学方法出发,论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仅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字: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方法

一、前言

地图是连接地理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在日常生活和地理学习中都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有了地图,人们可以直观了解不同地区的地貌特征、气候、人文等各种知识。同样,在地理学习中,地图使学生能够在课桌上就遍识世界的所有地方,地图通过将现实世界缩小的方式直观展示不同地区的地理联系、地貌特征等,为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教师讲学提供了便捷。通過“以图导学”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空间思维模式以及地理大局意识,学会将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的识图、辩图、用图能力,真正发挥地理教学的作用,使学习地理变得生动有趣又高效。

二、什么是“以图导学”教学模式

地图因为可以清晰的表达地理事物,包含了大部分的地理信息,被称之为地理知识的“骨架”。“以图导学”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各种地理图像向学生直观、具体的展示某个地区的地貌、人文、气候等地理信息,通过地图引导学生探寻不同地区在地理上相互联系等的教学方式。”以图导学”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识图、辨图、画图、用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和地理空间意识,使地理知识在生活中得以有效应用。相比单纯记忆知识点,死记硬背来说,“以图导学”是一种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方法。

三、“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优点

通过“以图导学”进行地理教学可以增加课堂趣味性,将很多理论化、文字化的东西转换为图像进行记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也更能现实地理教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一)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相比于图像,纯文字的东西总是枯燥乏味的。也有研究表明,人类大脑记忆图像的能力要远远高于对文字的记忆能力。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课程教学要尽可能生动有趣才能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以图导学”教学模式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比如在讲到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这一知识点时,要让学生记住哪些气候类型分布在哪些大陆,有什么样的气候特征等是相对困难的,死记硬背除了应对考试外也没有很大的价值,而且会使学生厌倦学习,降低效率。正确的教学方法是结合地图进行讲解分析,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知,并且结合具体的地理位置、经纬度状况分析这样的气候类型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地貌特征,形成了怎样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比如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位置为赤道两侧,因为赤道地区低压带影响,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赤道高温所以长夏,季节变化不明显,高温多雨易于植被生长,就形成了热带雨林景观。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可以在大脑里形成联系,不会单纯为了记忆而记忆,而是因为理解去记忆,兴趣自然高了,效果也自然好了。

(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通过初中地理的学习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是学生可以独立的根据地图获取地理知识,能看懂常见的地图等。因此,“以图导学”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识图、辩图能力是极为重要的。

比如在讲到初一地理教材中地球的面貌这一章时,可以拿出地球仪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地球的面貌:地球的样子是一个两极稍偏,赤道略鼓的球体,可以以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为实例讲解这一知识点。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内容,找到我们的首都北京所在位置的经纬度,自己总结出经纬度的特点等。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加强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达到地理教学的目的。

四、“以图导学”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

(一)以图导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课程的导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决定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在可课程导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摒弃开门见山的导入方式,采用多样化、趣味性的教学模式。

比如在讲到初二年级地理教材第一章《从中国看世界》时,教师可以事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准备大量的图片,可以是地球全貌的航拍,我国最南端的曾母暗沙、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最东端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最北端的黑龙江漠河县,让学生们通过不同地区风景的变化来感受我国领土的辽阔,气候的迥异,通过这些图片激发学生对课程主题的好奇与热情,然后就可以开始讲课了,学生的专注力一定会得到很大提高。

(二)通过填图游戏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

地理空间概念是地理学习中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这是一个将地理信息图像化、空间化并且刻印在自己的脑子里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地理空间概念,做到系统化、有条理的学习,是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教师可以通过填图游戏来增强学生对地图的记忆,对地理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解和地理空间概念的养成。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地理教材中“我国的疆域、人口、自然环境”等知识时,教师可以提供没有标注的中国地图给学生,在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讲解之后,让学生进行填图来增加印象,考验记忆水平。比如让学生在空白的地图上标出以下地理位置:我国的人口密度线、我国陆地最低点(艾丁湖)、珠穆朗玛峰、秦岭的大概位置和走向、北京、广西和湖南的位置等。通过填图练习不光可以巩固学过的知识,加深理解记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雪琴.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17,(30):150.

[2]林小红.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方法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06):161-162.

[3]完么草.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探究[J]. 时代教育,2016,(14):190.

[4]刘亨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以图导学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名师在线,2016,(09):19-20.endprint

猜你喜欢

以图导学导学记忆
“以图导学”优化初中地理教学
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巧用“以图导学”,提升复习效率
“以图导学”攻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难点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我是小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