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生活化教学、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

2017-11-10胡力文

魅力中国 2017年45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生活化能力

胡力文

摘要: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属于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方式完全不同,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大多是采用教师在讲学生在听的授课模式,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发展,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和学生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 初中教学 地理课堂 教学质量

地理学科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农业生产安全、天气预报、大气污染等,而这些都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不仅如此,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源问题、环境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更加密切。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生活化教学。

一、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突出地理学科的实用性,锻炼学生利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学科教学和学生的成长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

在传统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灌输式教学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材中的知识点。然而,这种教学方式降低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生活化教学方式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营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结合实际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初中地理课堂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创设贯穿整堂课的生活化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利用一定的教学工具创设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深入挖掘和分析初中地理教材,结合教材内容创设贯穿课堂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在教学《自然资源基本特征》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关于自然资源的图片,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物,思考還有哪些自然资源,并踊跃发言,讨论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课程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二)深入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素材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涉及地理知识的实践素材,教师可以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深入挖掘与课堂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有关的材料,并将其融入教学内容中,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三)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

生活化实践活动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深刻地理解地理知识,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如在教学《黄河的治理》时,首先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利用多媒体技术搜集与黄河气候、发源地、流域情况相关的资料信息,通过PPT呈现出来,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大致情况;其次,教师以视频的形式,让学生观看现阶段黄河各河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这些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结合以往黄河治理开发的案例信息,提出几点对应的方法。这样一來,学生要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探讨黄河环境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从而不断提升搜集、整理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并养成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观念。

(四)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使地理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

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将专业的地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这也就要求初中地理教师在对地理知识充分掌握的前提下,还可以了解学生们的实际生活。这样才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好地结合在一起,结合学生生活中的案例进行课堂讲解,可以将原本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以更加清晰、生动的方式展现在课堂学习中。在进行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对于地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课堂讲课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由于大多数的初中地理教师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就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的授课模式,传统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这样的授课形式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初中地理教师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改革,使教学内容可以以简单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献给学生。这也就要求初中地理教师有足够的生活化教学能力和授课能力。初中地理教师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积极的观察生活、了解生活,找出生活中与地理知识有关联的事件和案例,以便于在授课时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与地理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去,从而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地理课堂学习效率。

(五)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在初中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生活化教学,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更好地融入到地理课堂的学习中去。比如在讲到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和地理特点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死记硬背,使学生牢记一些少数民族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结构。传统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学习过于疲劳,并且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失去兴趣。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视频和图片的形式进行讲解,在讲到一些偏远地区的地理特色时,可以用多媒体视频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上,这种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内容。教师还可以适当的提问学生,我们所在的的环境属于什么样的地理环境,有怎样的地理特色,这一系列的提问可以将原本的知识点生活化、简单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采取生活化教学的同时,初中地理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在初中学习阶段,虽然学生面临着中考的考试压力,除了地理学科之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化学、生物等重要学科,所以学生应该合理的分配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而不是专注其中一门学科,这样的学习方法会导致学生学习偏科。

小结

初中地理课堂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对生活化教学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才能在生活化教学中以简单易懂的形式进行授课。采取生活化教学方式,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与所学内容相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综合能力和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学. 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5,(16):104.

[2]梁会成. 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浅析[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3):29.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生活化能力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