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2017-11-10金礼根

魅力中国 2017年45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

金礼根

摘要:百度百科给作文的定义是:“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在语文学习上,作文不仅是考核一个学生基础词汇积累,语法技巧掌握,叙事能力高低,逻辑关系强弱等等的主要方法,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当然,作为老师,我们不得不说,作文的确占了整张考试试卷的半壁江山。作文好,总分应该高,作文差,分数肯定低,所以,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初中作文常常是命题作文,学生需要根据给出的引语或者引例在规定的时间写出600-700字的作文。在我们看来,写这样的作文简直是信手拈来,可是学生却经常面临想不到、写不来、写不出的问题。粗略地分析,我们和学生相比,多的除了技巧,更多了生活经验,所以,我以为,经验的累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分析题干;确定题目;稿纸联想;素材累计;因材施教

一、 提取题干关键信息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笔如有神的前提是读书万卷,写作不仅要求我们平日读书,更要求我们考试读书--题干。是写人,还是记事;是写景,还是状物;是日记,还是书信;是实用文,还是想象文……这些弄清楚了,作文就有了基本的方向。倘若没有仔细阅读题干,没有按题干要求写作,写得再好,在这次考试中是不妥当,拿不到高分的。现在我们可以分析下一些作文题干,从中读提取关键性息,懂出题人意图。比如,2017年湖南长沙中考语文作文。

材料作文:一位父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候动情地说:“我们做父母的其实特别希望孩子有帮父母做点事的举动或者想法,哪怕只是倒一杯水,扫一次地,我们心里都会感到特别的欣慰,甚至是特别的感动”。这段材料给你什么样的联想、感悟和思考,自选角度写作文!

分析题干,孩子、父母、帮助、欣慰、感动,这些词会成为我选择的关键字。串起来就是“孩子帮助父母,父母欣慰感动。”从小事里体现亲情,体现父母对我们的爱,我们对父母的爱,最后歌颂父母,升华主题。

初中作文很多时候都是在宣扬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题干时,尽量往这个大方向上想,写作的时候尽量往这个大方向上靠,就把握住了作文的命脉。

二、 从题目把握作文

题目对于一篇作文来说是画龙点睛的,相当于头对人类的作用,所以,通常在初中语文学习阶段,我们是可以从题目中去了解一篇作文,甚至不看内容直接读懂它,读透它。比如题目“平凡的母亲”,首先可以肯定这是一篇赞扬母亲、歌颂母爱的文章。从“平凡”两个字,我们不妨推测下,“母亲”或许只是个普通的家庭主妇,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忙里忙外,却从不抱怨。“我”一直觉得“母亲”很普通,很平凡,直到某一次看见“母亲”把一些旧衣服洗干净并且叠好送给了拾荒的老奶奶。又或许,是某个雷雨交加的夜,“我”高烧不退,爸爸又刚刚在单位加班,瘦弱的“母亲”冒雨背着我去了医院,看完急诊又背着“我”回家,为了照顾“我”,她整夜都趴在我的床边,时不时地拿湿毛巾敷在我头上……可能我推测的例子已经烂大街了,但是,这些确实突出了主题,而且,也是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所以,审题的时候就要明白题干要求我们写什么,题目应该是怎样的,一定要取好,明確文章中心思想,做到不偏题。

三、 从题目向下发展

通常初中作文是记叙文,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时间、地点、人物这些除了有真实性要求,更重要的是使人身临其境,容易代入。所以写作文时,当我们确定了题目,可以拿一张草稿纸,先写下题目,接着用几个关键词简单写下相关的人物、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紧接着自己可以回忆细节,包括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也可以包括自己想要用到的名人名言,好词佳句和表达技巧,或者题干的要求,比如“必须使用比喻句”等等。其实这个过程大致相当于例提纲,做完这些,可以理一理思绪,然后差不多就可以动笔了。

四、 平时训练

除了以上的考试作文写作技巧,老师平时更应该注重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相对来说学生们生活经验不足是硬伤,但是,我们的考试范围是不会脱离生活的,很多平常的小事都是可以写入作文的,学生可能觉得微不足道,实际上那就是生活本身。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注意这些小事,把它们变成写作素材,积累下来。

同时,我建议学生们多看看《新闻联播》,里面大大小小的事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写作素材。另外,我不太赞成学生在作文时刻意追求新意,创造这种东西是水到渠成的,绝不是被逼着去创新,也不能做作。太过刻意地追求创新反而弄巧成拙,我见过很多学生追求新意,结果作文题目表达不了中心思想,甚至作文题目直接偏题了,也许,内容是把握住大方向的,可是这样的作文是很危险的,尤其是在大型考试里,老师阅卷时间很短的时候。

平时训练的时候,老师可以命题,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要常常去鼓励学生而不是一味地批判,如即便学生偏题,也不是什么可恨的事,可能这篇作文写在这张试卷上不太合适,换张试卷确是无可替代的。所以,老师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总之,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是有套路的,套路把握住了,考试也就不难了。学生留心,老师用心,同学们的写作能力一定会大有提升。

参考文献:

【1】 左园 ,《初中新人教版语文教材写作模块的教学探究》,学位论文 河南师范大学 2015

【2】 张志英 ,《充分利用图书资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术期刊 《东方青年·教师》 2011年10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
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初中数学隐性分层教学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浅谈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高中语文作文分层合作运营教学的实践探索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对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卷首语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因材施教并非只是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