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初中英语分层教学

2017-11-10李秀梅

魅力中国 2017年45期
关键词:必要性分层教学初中英语

李秀梅

摘要:在新课改中不断的在提倡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但是每个学生在性格、学习能力等方面都不同,要想优化教学,分层教学是个不错的选择。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我就尝试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模式。本文将对这种教学模式做出具体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必要性;方法

所谓分层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先后达到课程的要求。在多年的分层教学实践中,我对初中英语的分层教学有下面几点思考:

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在全球化背景的影响下,英语在社会活动中各个领域的重要作用逐渐凸显,英语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学生的英语基础状况、对语言的认知和接受水平,以及对英语的学习态度各有不同。面对教学对象的个体差异,传统的“灌输式”和“一刀切”的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种种弊端,既不利于优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基础较差学生英语学习的进步,更不利于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和运用能力,教师应在教学中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根据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大致将学生分为几个层次,进行分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其主动的去获取知识掌握知识,尽可能的让所有学生都学有所得,提高英语水平。

二、分层的依据

(一)学生的成绩。这是最基本的依据。

(二)学生的潜力。这是一个重要的依据。根据这个依据,可以将基础较差但潜力较好的学生拔高一个层次来分,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學生的学习态度。一般来说,基础相对较差,又缺乏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的学生,都应该分在较低的层次,以便对其进行帮助与监督。

三、分层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层次划分要体现可操作性

分层要依据学生知识结构、学习态度以及发展潜力等方面因素进行,恰当适度。过窄,难以操作;过宽,达不到效果。通常情况下,划分为三个层次为宜,即:发展层、提高层和基本层,为表述方便,依次简称为:A层、B层和C层。A 层为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等方面均较优秀的学生。B层为有一定知识基础,但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不强的学生。C 层为基础较差,学习不得法,内驱力不足的学生。对于知识基础相对较差,但学习态度端正、潜力较大的学生,划分时可拔高一个层次。

然而,分层只是为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提供参考,绝非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因此,应采取“隐性”方式。教师要始终将保护学生的自尊,避免学生的自信心受到伤害放在重要的位置。否则,受到冲击的往往是C层学生,极易使他们产生“标签效应”,给自己打上“学困生”的烙印,从而变得更加自卑。同时,要注意学生各方面因素的发展变化,实行动态调整。

(二)教学目标设置要体现差异性

受应试教育影响,长期以来,部分教师习惯于以B层学生为参照,全班统一教学目标和要求,一刀切,齐步走,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势必造成A层学生因觉得简单、容易达成教学目标而产生骄傲自满情绪,C层学生因难以达成教学目标而产生自卑心理。因此,要基于学生知识基础、学习潜质等方面差异,分层设置教学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完成学习任务。

事实上,现行各版本初中英语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编排原则。在实施分层教学时,教师可对各单元的词汇、句型、听力、语法等教学内容进行目标分解,梯度呈现,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如制订词汇教学目标时,对于 A 层学生,要求对所有的词汇做到“四会”; B 层学生则要求在全面掌握读写的基础上对重点词汇做到“四会”;C 层学生可只要求对重点词汇做到“四会”。

(三)语言实践活动要体现梯度性

难易要适中,与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相匹配,这样能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愉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语言交际的欲望,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A层学生知识基础扎实,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所以重点要放在看图复述、讲故事、写作等发散性思维活动上,培养其用英语思维的习惯。B层学生虽然能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也掌握一些学习方法,但缺乏勤奋好学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所以,对他们要着力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思考训练,如开展一些角色表演、读说练习、竞答、结对等活动,借助同伴互动,促使其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至于C层学生,由于其知识欠缺较多,学习习惯较差,普遍缺乏自信心,因此,重点要放在阅读、听说、背诵等语言输入训练上,强化其对英语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培养其学习兴趣,使其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逐步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桃子”,获得不同的发展。

(四)教学评价要体现多维性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适时开展评价,能使教师及时获取反馈信息,有效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和修正教学策略。

教学评价的类型多种多样,功能各有侧重。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相应的评价策略。对于B、C层学生宜采用激励性评价,及时指出他们的闪光点,肯定其点滴进步,从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对于A层学生宜采用发展性评价,既肯定其成绩,又要揭示其不足,指明其努力的方向,促使其不断进取,防止其滋生骄傲自满情绪。

参考文献:

[1] 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endprint

猜你喜欢

必要性分层教学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