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待进生”的调查报告

2017-11-10孟吉林

魅力中国 2017年45期
关键词:分层后进生子女

孟吉林

一、调查目的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社会的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最重要的。后进生的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待进生),如何提高待进生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他们的素质,是当今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对我校初中 “待进生”的成因及转化问题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时间2017年4月18日

三、调查对象:抽取我校在校的七、八、九年级9个班共455名学生;

四、分析材料

(一)“后进生”概念界定

“待进生”,就是指智力因素处在正常发展范围内,由于某些教育因素的不良影响,造成思想、道德、学业水平或其它非智力因素方面,处于落后状态,并需要给予特殊教育的学生。

(二)待进生的分类

根据“待进生”各自特征的不同,我把它分為四大类。即:品行类待进生、知识类待进生、能力类待进生、体质类(身体弱)待进生。他们各自的表现主要如下:

⑴品行类待进生;品德不良的后进生有以下特点:说话不文明、纪律性差、自私自利、不会宽容、任性撒谎、我行我素、顶撞老师家长、自暴自弃、好斗成性、喜欢制造恶作剧、屡教不改等。

⑵知识类“待进生”的表现特征。其主要表现是:各门功课都差或有偏科现象严重。

⑶能力类“待进生”的表现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不善交际、动手能力差、办事能力不强、同样的事情、别人能办成而他却不能??

⑷体质类“待进生”的特征:主要特征是:身体虚弱、抗病能力差、经常生病或有慢性疾病等。

(三)后进生问题成因分析

1、学校教育归因分析

(1)错误的教观念“制造”了待进生。当今我国的教育并未彻底地从应试数育的误区走出来,中、小学育仍围统看升学这一硬指挥棒转。分数仅成了学生的命根,也成了教师、学校的命根,这就导致一些数师和学校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放弃一些基础差的学生的教育,时间久之便论为待进生。

(2)教有方法失当“逼”出了后进生。在平时的教师与朋友的交谈中,我发现对教师一些错误的教育方法,这些错误的教育方法包括:随意批评,不分场合:肆意挖苦,不留情面:动骂动打,不讲师情:撵出课堂,不准听课:只知训斥,不讲说服,状告家长,转嫁教育:强其调班,发难校长:弃之不管,任其东西……上述种种,直接带来的是师生的对立,把站在待进边缘的学生“逼”进了待进生的群体。

2、家底教育归因分析

(1)错误的学习目的教育。由于家长对子女的错误的学习目的教育与引导,从而导致子女成为“待进生”。因此,在这种教育下,使有的学生埋头苦学而不思品德端正,有的苦学不成便自暴自弃,有的干脆不学而去逛市场,与不三不四的人朋友等。

(2)父母教育方法不当。一般来说待进生的家长是教不得法,娇严失当。有的家长过分宠爱自己的子女,择他们为掌上明珠,把他们当作“小皇帝”、“小公主”,娇生惯养包成纵容、放任不管;有的家长粗暴无知,对子女抱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动不动就施加打骂,家度缺乏温顷,或家庭成员之间要求不一致,使子女无所适从;有的家长本身道德败坏,自私自利。甚至纵容子女贪图享受安乐,给子女灌输一些“学习无用”的思想等;这就使本来好学的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3、社会教有归因分析

(1)社会舆论的错误导向。目前,在改革开放的大气候中,无疑存在着一些“不洁净”的因素,受一些电视、广告等一些错误的导向;受唯金钱论,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等。

(2)社会风气不正。社会不良风气中对学生影响较大的是宫僚主义、以权谋私、行贿受贿、拉关系走后门等,使一些是非断能力不高的学生沿着羡幕、模仿的路线下滑而成为后进生。

4、学生自身的原因

学生自身没有端正好学习态度,没有培养起进取的精神,不了解“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真正用意,不懂得“梅花香自苦寒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再加上学生思想上理解的偏差和误区,对学校的教育和家长的循循善诱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立情绪,不愿接受教师和家长的正面引导,没有形成良的心理品质和习惯,而沉醉于低级味的东西,甚至接受完全错误的东西,知错不改,胡作非为,破罐破择,自甘堕落。

五、对策

要想完全消除待进生是不可能的,但根据不同待进生的形成原因,采取正确的方法、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缩短差距社会调查报告,做到成功地转化和预防是完全有可能的。

1、消除学生思想障碍,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自觉性

结合学科课堂教学实际,充分课前、课堂、课后,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让学生懂得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升学,而是掌握知识,“本领”才会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激励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

2、排除学生心理障碍,树立学习信心,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

待进生心理素质差,自尊心脆弱,自卑感强,经不起老师、同学、家长等方面的冷落和剌激,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给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捕捉待进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积极情感积累有助于在心理上形成良性循环,增强待进生的学习自信心和进取心。

3、教师要加强学生学法指导,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正确,直接影响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创造机会,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使他们不但能“学会”而且能“会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思维训练、探究性活动训练,尽可能地让待进生掌握较多的学科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善于调控自己学习过程和灵活应用各种知识的能力。

4、教师要落实“以人为本”新理念,积极评价,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正确认识学生,提高教学设计水平;教学中,注意创设问题情景社会调查报告,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模式,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究模式;教学内容从易到难,降低坡度和起点,多复习回顾,重点处放慢速度,及时释疑;教法上适用学生分层、目标分层、课堂分层、练习和作业分层、测评分层、激励分层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考虑待进生的实际情况,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因材施教。

我们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的实践表明,只有把好待进生的脉,才能对症下药,有效地调动待进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社会调查报告,增强自信心,才能有助于他们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才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每个学生在他的求知空间里得到和谐、健康、全面地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层后进生子女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Tomb-sweeping Day
浅谈转变“后进生”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