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分析

2017-11-10吴国政

魅力中国 2017年45期
关键词:指导作用中学体育教师

吴国政

摘要:新课改之后,初中体育教学开始受到重视,相关改革文件明确规定,老师要从以往的体育灌输式教学中走出来,发挥好自身的教学指导作用,让学生正确的看待体育课程,在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同时,形成体育运动能力及终身体育运动的精神,促进学生获得身心健康的发展。本文笔者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期望能为广大体育老师的教学提供裨益。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师;指导作用

现代化的社会不同于以往的社会,对于人才各方面的要求都极高。这就需要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运动意识、运动技能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确保将自身的体育指导作用发挥出来,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充足空间。

一、更新觀念,正确认识健康

现代化的体育教育尤为追求创新,如果老师还保持保守的思想,陈旧的观念,那么很难适应教与学的发展,会出现与新教材相抵触的现象。因此,这就需要初中体育老师及时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正确认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在宪章中对健康进行了明确定义,即健康不再是指无疾病、不虚弱,而是对身体、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的总称。鉴于此,随着社会及时代的发展,对健康的要求及标准也要及时更新:健康不可再用疾病和虚弱来衡量,而是要将其拓展到更广阔的范围,比如:心理世界、道德品质、社会适应性等等。

现代化的体育教学非常重视对学生体育意识及健康意识的培养,要加强对学生体育综合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给予学生个性发展及个性锻炼的空间。这就需要初中体育老师要从以往重技能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在落实“三基”的同时,明确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将体育与健康教学完美结合起来,并融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树立健身健心的育人观,唯有这样,中学体育教学才能得到不断的创新,才能将体育老师的指导作用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

二、以生为本,健身、育智、育新教育相结合

以往我国的初中体育教学比较重视研究教材与教法,将教育的核心都放到了“教”这一环节中,忽视了对学习主体“学”的研究。中学体育教学中老师想要发挥好自身的指导作用,则要倾向于对学生“学”的研究,要给予学生灵活、自由的选择空间,确保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老师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需要积极打破不适宜的条条框框,从以往“竞技体育”的训练中走出来,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真正做到全面、认真研究学生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智力及心理品质的开发与发展,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智力及非智力因素,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将体育课堂变成育智、育心的课堂。

三、加强对学生体育个性的培养与发展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自身的身体素质、个性爱好、运动能力都存在这一定的差异,加上学生的体育起点不同,自然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效率也存在差异。为此,学生们的体育需求是各不相同的。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先充分的了解每个学生,明确学生间的差异。比如:有的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学习是想要拥有强健的体魄,来自于对健身的需求;有的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学习时想要拥有好的体形,来自于健美的需求;有的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学习是为了掌握运动技能,来自于对体育特长的需求.....总之,每个学生的体育需求是不同的,老师教学中不能再采取“讲解、示范、练习、纠错、巩固提高”的单一训练模式。必须要以教材及学生体育学习需求方面着手,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指导。让有健身需求的学生懂得如何去健身,有健美需求的学生懂得什么是形态美,想掌握运动技能需求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提升。相信通过这样有效的针对性指导,能使学生的体育个性得到有效的发展。同时,这样灵活、宽松的体育学习氛围中,能有效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及创新能力,真正在实施因材施教的基础上确保达到健心健身育人的教学目的。

四、加强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和宽容

以往我国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总是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好教学程序及方法,采取按部就班的授课模式,将内容、方法、学生练习的次数以及学生跟谁练习都提前预定好,使得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任何的选择权利,只能机械的听从老师的命令,这样的教学成效必然是不显著的。因此,在新时期的体育教学中老师想要发挥好自身的指导作用,则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及选择自由权。要将以往的教学单向交流向多向交流转变,将以往灌输式的教学转变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利用体育活动和练习建立起复杂的关系,使体育课堂朝着复杂与社会化的方向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去模拟社会中的角色。因此,这就要求老师的指导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做到尊重和宽容学生。

尊重指尊重学生的体育观点,尊重学生对活动方法的自主选择,不再去局限学生的体育活动,要全面尊重学生的人格,使学生的体育个性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有效的发展。所谓宽容学生,要求老师指导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宽容的教学态度,尊重学生在练习、活动中呈现的差异,或者是错误。当学生出现错误时不要去批评,而是要点拨,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逐渐克服、纠正与提升。同时对于学生自主活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给予宽容与提醒,当学生始终不能独立发现自身问题时,老师要先宽容他们的无知,然后在最恰当的时机帮助他们纠正过来。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克服缺点,纠正错误。相信在这样突出过程、注重表现、寻求发展、提倡创新的体育指导教学中,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及素养会得到良好的提升。

五、加强对课后总结的重视

体育老师指导学生学习不仅需要课中对学生进行合理指导,更需要老师在课后进行合理总结,这样才能将每节课的成功之处找出来,总结成功教学的要点,后期在对其进行创新。找出错误之处,明确错误教学的根本原因。同时,还要积极的走入到学生之中,收集他们的学习反馈,从而科学的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将老师自身的指导作用发挥出来,才能使指导方法更贴近实际及学生,使教学更具科学化及高效化。

总结:

总而言之,中学体育教学中老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可以说是体育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老师需要意识到此点,并积极去研究新课改文件、体育教材及学生,将自身的指导作用全面发挥出来,确保学生获得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俊涛,杨超.以“社会适应”为导向的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7(05)

[2]王德先.素质教育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路径浅析[J].才智. 2017(24).endprint

猜你喜欢

指导作用中学体育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化归思想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指导作用
秋天在哪里
篮球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耐力素质
略论中学体育教学
美育教师
学习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精神,探索高职院校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