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

2017-11-10杨青松

魅力中国 2017年45期
关键词:初中阶段主体地位体育教学

杨青松

摘要:体育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初中体育融入了趣味性、娱乐性、竞技性等浑然于一体,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教授学生科学规范的运动技能方面意义重大。在新课程和素质教育的大旗下,体育课程更是呈现出了无与伦比的优势,走在了初中阶段所有课程改革的前列。

关键词:初中阶段;体育教学;主体地位

现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培养体系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步显现,加之“就业难”、学生择校观念强等客观原因,教育界正面临着一场变革。作为教师,更要认清形势,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教学方法优点的同时,对学生开展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的教育,让学生能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热爱体育的精神,而不只是学会教学大纲上规定的知识。

一、围绕体育本身的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笔者认为,从学科自身的特点来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该不是难事,造成教學实效不好的原因在于,一部分教师纯粹把课堂变成了“一言堂”,照本宣科地格式化铺展着教学的流程,没有任何生动性和互动性可言。更可怕的是,在一些农村中学,由于缺乏专业教师,或对体育课程缺乏足够重视,还在沿用早些年的“放羊式教学”的模式,这些都大大伤害了学生学习体育的意愿和兴趣,不利于体育教学的展开。

传统的观点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学校内部,现在还有不少教师甚至领导仍然抱有这样的态度,体育是副科,重点还是要学好数、理、化。笔者认为,这样的分析是不正确的,体育学科所能带给学生的是未来,是强健的体魄,是终生体育的习惯,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毅力,是学生今后人生中一切健康生活的基础。说一千,道一万,让学生有兴趣是关键。俗活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上所描述的内容无非是为了论证这一点。现代的初中生信息来源已经愈加多元化,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都会给他们带来大量的信息,体育教师要做的就是结合新闻或者优秀运动员的辉煌成绩为切入点,引入课堂教学内容。让青少年学生能够以竞技体育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的过程和不断超越自己的事例,培养他们的拼搏进取精神。

二、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安排教学内容 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促使教育必须主动寻求变化,再去照本宣科地沿用传统的一套教育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更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在教学中多组织一些集体运动,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

初中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行为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人生观、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的同时,也不乏独立自主的个性化特征。因此,对现在的青少年展开教育本身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鉴于此,体育教师更要在业余时间不断充电,研读最新最近的教育专家、心理学家关于现代初中学生心理研究的文章和书籍,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去摸索和尝试针对性的教学方法,避免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笔者认为,现在的初中学生普遍呈现出早熟,性格独立等特征,他们喜欢展示自己,渴望被人欣赏,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肯定。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把握好场合,对学生实施评价时不盲目地批评学生,也不去过分地夸耀学生,在给予鼓励性评价的同时,给他们心灵适当的刺激,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只是皮毛,远不到在社会生活中游刃有余应用的地步,这样即便学生理解失误,对教师产生了质疑或者不认同的想法,只要最终能达到教学目的,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成绩,教师这个“黑脸”唱得就值。除此之外,可以结合男生爱高对抗强度的运动,如:篮球、足球,而女生却偏爱体育游戏,不爱田径等项目的特点,定时开展分组教学,让男、女学生分开练习一些项目。还可以尝试让体育课堂跨越出教条式课堂的局限,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事情,或者数年前本月我国夺得首枚奥运金牌,或者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或者运动项目规则的重大改变等作为课堂切入点,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去学习掌握这些知识,在课堂开始之初就吊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如此,在课堂讲授环节,还要跳出书本的圈圈,让学生真正“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把竞技体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相关人物,以及最终结果走向和对体育史产生的影响画出一个大圆。这样,围绕学生的身心特点去展开教学,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会高涨。

三、 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毛主席曾经说过,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究其原因除了所学专业与社会需要脱节外,还有大学生自身素质下降的因素。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能怪学生,还是多年来形成的应试教育体系下的知识教育结构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今后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所学知识有用,在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这样,学科的价值和作用得以体现,教育的本质也将得到呈现。例如:在实践教学中,以前教师往往会逼着学生去模仿自己的示范动作,也想让学生都把动作做到有板有眼,但是现实中效果适得其反,有些学生不理解,会不愿意练,或者一见体育课就想装病休息,大大削弱了体育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教师要跟学生讲清楚体育课程的重要性,把现实中学生所能感受到的生活中鲜活的人物形象摆出来。正所谓,年轻时候用健康换金钱,到了年龄增长时用金钱是万万买不来健康的。要让学生知道,学习掌握几门走上社会也有充分的场地和参与人群的运动项目,将是人生中的宝贵财富,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学生的锻炼意识和身体素质。

总而言之,在学生能够理解教师语言的过程中,也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有效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样,也真正走向了“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的目标,这才应当是初中体育课程作用最大化的体现。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阶段主体地位体育教学
生本理念下初中生物参与型教学实践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浅议农村初中后进生教育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