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017-11-10张世学

魅力中国 2017年45期
关键词:课堂效率初中化学方法

张世学

摘要: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率一直是我们一线教师共同的目标。初中数学的课堂时间有限,但是,如何课堂教学工作做好了,学生的在课堂上能学到无限的知识。对于如何提高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将谈谈我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效率;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想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努力调動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做好启发、引导工作,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愿学、乐学,能轻松、顺利地掌握教师传授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心理学表明,兴趣是人们渴求知识、探究事理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初中化学是化学启蒙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要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在实验目的、操作程序、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环节上多下功夫,设置悬念,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获得体验,感受化学世界的神奇。如:每年的第一节化学课并不急于上新课,而是演示一组有趣实验:如“魔棒点灯”,运用夸张的语言和魔术师的动作完成实验,让学生无比惊讶;“清水变果汁”,开学正是天气炎热之时,给学生现场配一些能解暑的汽水、给爱美的女孩子配一些能美容的玫瑰汁,馋得个个直流口水,再来“白纸显字”、“烧不坏的手帕”等实验,让学生对化学的神奇赞不绝口。通过感知这些神奇的变化,动脑、动口从而达到引发、调动、培养、激发兴趣的目的,兴趣一旦形成,将会转化为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达到乐学。

二、巧妙地引入,开始生动的课堂

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一节成功的课必需有一个好的开始,一上课就要抓住学生的眼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在课堂上巧妙的引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学生在整节课中思维处于高度积极的状态,学习效率肯定很高。课堂引入的方法很多,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方式进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引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有效的办法。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课本要通过四个实验来进行探究,为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一上课就给学生发出一个朋友要求合伙做生意的邀请,“现在能源紧缺,汽油一年加几次价,现有在水中加入催化剂能变为油的方法利润丰厚,诚邀你的加盟。”你能否答应朋友的邀请,学完本课就能帮你找到正确的抉择。学生马上开始合作探究实验,整节课变成了学生的天地,学生在课堂上从猜测开始到整节课的结束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热情,绝大多数学生都争着抢着回答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较好,学习效率非常高。连平时最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在这节课上也能积极开动脑筋,回答问题,表现非常突出。课堂教学引入对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和求知欲,又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自然地进入新课内容的学习。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增强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三、课堂上教师的讲解要条理清晰,注重细节

(一)讲清每个概念

初中化学有一些很重要的基本概念,是化学学习的基础,而这些概念有的又比较抽象,每个概念,都有具体的内容和使用范围,因此把概念讲清楚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1.注意概念的意义,要与学生一起分析概念中的每一个关键字、词、句。比如“催化剂”这个概念中是这样描述的“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那就要让学生抓住关键词“改变”而不能受实验的影响变成“加快”,还要强调“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重视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二)做好每个演示实验

生动有趣的化学实验是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做每个实验教师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考虑到每个细节。如通过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应先向学生讲清楚仪器的装置,使用的药品,反应的条件,要边做实验边讲清楚每一步骤的作用及应注意的事项,再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的现象,并适时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三)化学用语要准确清楚

化学用语是描述、揭示各种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的优点。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重要的常用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达到会写、会读、会用,了解它们的化学意义,逐步熟练地掌握这些工具。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中应该分散难点,要有计划地进行,循序渐进,反复强化练习,教师可以编一些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如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常见盐的溶解性等。书写要规范,如元素符号中易错的大小写字母,化学方程式上的反应条件等,灵活应用。

(四)例题要有针对性和代表性,尽量新颖富有趣味性

课堂上的例题,一要有代表性,代表某种类型,代表某种类别;二要有针对性,为了使学生掌握某个概念或某项技能,或纠正某种错误;三要题型新颖,富有启发性,并要有一定的梯度。教师在讲解例题时,要注意到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学生实际做到精、中、慢。

总结: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也是我们教师一致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创新教学方法。我相信,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乐学,初中化学教学效率一定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刘茹红.初中化学课堂效率的提高策略.考试周刊.2016(40)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效率初中化学方法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