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若干问题

2017-11-10马仁峰

魅力中国 2017年45期
关键词:诚信教育大学生

马仁峰

摘要:大学生诚信考验着大学诚信教育的成效,也越来越被学校、社会重视。诚信是和谐社会的基础,诚信教育自然显得尤为重要。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如何提升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质量,是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约束机制

2015年4月212015年4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中说道:巴基斯坦认为“诚信比财富更有用”,中国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两国传统文化理念契合相通。可见,诚信是立国做人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人才基础,更应该成为诚实守信的榜样。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大学生还存在诚信缺失的问题,重视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紧迫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是诸多因素造成的,有社会诚信环境的影响、家庭诚信教育不足、学校诚信教育欠缺等诸多因素造成的。

(一)社会诚信环境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社会上出现急功近利的、只追求经济效益的现象,如制假售假、坑蒙拐骗等不诚信行为。随着大学与社会结合越来越密切,大学生已经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实习实训,社会上的不诚信行为势必对大学生产生影响。“一切向钱看”在部分大学生中产生了较大影响,一些学生学会了考试作弊、欺骗家长和老师甚至走上诈骗犯罪的道路上。

(二)家庭诚信教育的缺失。今天的中国,社会压力普遍增大,许多家长为了工作和生活贫与奔波,存在着较严重的教育教育的缺失,更谈不上诚信教育。他们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能力的培养,忽略了诚信教育的重要性。甚至有的家长自身诚信不足,无疑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三)学校诚信教育不足带来的后果。在中小学一切教育形式和手段几乎都是围绕着高考来运转,重知识传授,轻情感培养特别是诚信教育的内容微乎其微。大学在教育过程中,德育教育虽有所提高,但以说教为主,缺乏诚信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一)诚信是核心社会的基础。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社会的建设,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变化需要,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只有社会诚信,人与人才能更加和谐,社会才能更加充满活力。

(二)诚信做人的道德要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自古以来,诚信一直是取得他人信任的基础,是做人的根本和道德要求。一个人不讲诚信,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品格,也失去了在社会安身立命的基础。近年来,各地公布“老赖”就是让失信于人寸步难行。试想,我们找合作伙伴,发现此人缺乏诚信,自然就不会与他合作。

(三)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要求要坚持诚信原则,市场经济也就是诚信经济。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市场经济,诚信为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的原则、活动、主体都是坚持诚信为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好发展正是坚持诚信的原则才取得良好的效果,反之,市场经济缺乏诚信,就会出现空蒙拐骗、弄虚作假的乱象,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发展。

(四)诚信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要求。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者。大学生诚信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发展,更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于受到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为追求个人利益,存在着诚信缺失的现象,无疑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一)诚信教育客观要要坚持教育的诚信。“正人者先正己”, 教师的职责是 “传道授业”,诚信教育应是“传道”的重要内容。“传道”者首先要“遵道”、“守道”。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在涉及对孩子的诚信教育的时候,都要以身作则,对孩子说真话,教孩子做真人,做到真正取信于受教育者。如果教育者本身不讲诚信,为达到某种暂时的目的而作假甚至欺骗受教育者,那就必然自我削弱乃至违背了育人的宗旨,也就从根本上偏离了教育的目的。那么,受教育者就不可能形成诚信的品格,诚信教育就会成为空谈。

(二)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大学生诚信受到社会诚信的影响,社会的诚信程度对大学生的诚信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鉴于此,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政府机关、司法、行政执法机关首先应带头严格遵诺守信,同时也要加强经济领域的社会各单位、团体、组织树立诚信意识,强化职业操守,在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诚信体系,促进社会整体诚信质量。总之,要发动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广泛开展社会诚信的宣传,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积极营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三)诚信教育还有赖于合理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要针对认知和行为习惯养成设计适当的教育活动,不能用简单空洞的说教来解决问题,必须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贯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润物细无声和潜移默化的原则。在教育内容的设计上,既要讲授道德理论,又要适当组织一些社会调研和实践活动,通过分析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引导其对诚信的思考,从而提高其认知水平和判断水平;还要树立学生身边的诚信榜样,逐步确立诚实守信的道德信念,营造遵守规则、讲求信用的有序竞争氛围。诚信教育的内容方式是否易于接受和吸收,将直接决定诚信教育的质量。”

(四)尊重大学生诚信教育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在诚信教育过程中,采取预防、惩罚的举措自然有其必要性,但实践证明,单纯的依赖这种强制手段没有达到诚信教育的目的和效果。许多高校仍然存在大量的作弊、弄虚作假、屡屡毁约的现象。究其原因,单一的惩罚式的方式不适合现代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为此,大学生在诚信教育上,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教育主体功能,展现大学生主人翁精神,让大学生参与诚信体系的构建,自觉意识到诚信对个人和社会的重大作用,增强大学生对道德规范的认知,自觉践行诚信诺言,维护大学生诚信整体信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功效,在整体上改变大学生轻视诚信的现象,提高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作用。

概言之,大学生诚信问题关系到每一个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影响到整个国家的誠信水平,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大学生诚信教育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充分发挥社会、学生、家庭和大学生自我教育有机结合,的共同努力,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同时,需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大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引导大学生强化自身的诚信意识,培养出具有高素质、诚信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endprint

猜你喜欢

诚信教育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校诚信教育及诚信体制建设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浅谈大学生诚信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紧密联系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