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艺术修养普及教育之我见

2017-11-10单红梅

魅力中国 2017年45期
关键词:艺术修养高校

单红梅

摘要:钱学森说:“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其中的艺术修养在我们的人生中往往起着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国家一直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与此同时高校艺术修养的普及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如何完善艺术修养普及教育的模式,找到普及艺术修养教育的新途径成为高等院校面对的一个新课题。

关键词:高校;艺术修养;普及教育

一、 问题的提出

翻翻中国古代史,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无不注重个人修养和自我意识的建立。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儒家经典教材之一《大学》强调:“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老子则提倡:“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他们都强调修养修身及形成的过程。世界上由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构成,而最根本的建设乃是人自身的建设,提高人类自身文化艺术修养的培养,才能更好地物质生产、精神生产。

艺术修养如今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聆听一部经典的古典音乐、欣赏一幅精美的绘画作品等等。钱学森也曾说过:“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由此可见,艺术修养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中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时代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加强艺术修养普及教育是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艺术修养普及教育在整个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努力提高高校大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

二、 问题的现状

艺术修养普及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艺术修养的普及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原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沈阳高校艺术修养普及教育也跃上了新的发展台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虽然一些高校艺术修养普及教育在教育领域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待于我们去完善并加以补充。

如今,我们国家不仅国力大增,在教育领域也一直都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高校艺术修养普及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从最近几年的艺术教育调查情况来看,有些情况也并不乐观。比如:百分之五十八的同学表示出不知道如何去欣赏音乐、舞蹈、美术作品;百分之六十四的学生是缺乏欣赏音乐的基本修养的。这些数据,赤裸裸的揭露了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还缺乏一定的艺术气质和艺术修养的。这让我们对高校艺术修养普及教育的实施情况重新反思,并要找到一些有效的途径来完善我们艺术修养普及教育。

首先,在高校的课程设置方面:一些高校除了部分高校某些专业设有关于艺术修养有关的必修课之外,大多数的课程设置当中都没有艺术修养有关的必修课程,一般都是作为选修课程。其次,在授课内容方面高校艺术教育没有统一规定的教材,不像小学初中高中那样还有统一规定的教材。这样,高校老师在授课教学的过程当中,自主性就比较强。最后,不得不提到的就是思想认识方面。其实大多数的同学对于学习艺术课程是有很大的热情和兴趣的,也有许多的艺术教师对工作是很有责任心的。但是,艺术修养的培养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学习了就能立刻显示出效果来。所以,有些人就会认为艺术与就业的关系不大,或者产生了艺术“无用论”的观点。这些对艺术教育认识的不足,也影响着我们对艺术修养的培养。

全国高等院校扩招以来,学校招生人数骤长,这使得高校一些教育弊端也突显出来。比如,在艺术修养普及教育的管理模式方面,需要我们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的内容和提高教学质量。合理构建艺术修养教育的培养模式,成为高等院校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三、 几点建议

(一)注重艺术修养的理念树立,确立其教育的主导地位

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素质教育课程,素质教育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在艺术修养方面,很多高校把其定性为一门必修课程。更显而易见的是注重艺术修养在未来社会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艺术修养对文艺工作者来说就是思想的灵魂,任何艺术成就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如果一个人没有接受过艺术修养教育或没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他本身很可能就是一个缺乏审美和艺术意识的人,在艺术上的成就也不会太高。

(二)注重新内容的拓展,构筑健全理论体系

在我国,艺术教育缺乏更多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扶持,艺术教育的机构还需健全、体制还應完善。在进行艺术修养教育的同时,往往缺乏自我提高,我们应当不断充实自己,建立和拓展全新的理论知识体系。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应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增强自身的艺术修养,通过不断的学习去感受艺术修养教育所带来的益处。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新的艺术修养理论体制和内容也需要不断更新,且应将其优秀内容进行拓展。当前艺术教育发展正面临一个重大机遇,我国正迎来一个文化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喜人时期。每个学院应根据每个学院的自身特点,因地制宜,结合教学经验去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修养教育理论体系。教育部提出了战略化方针政策,两个“并重”即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并重;在做到职业化健全体系的同时,完成三个“优化”,即优化实践教学、优化课程内容、优化素质教育的培养。只有不断追求和改善,才能让我国的艺术修养教育体系变得更加健全和完善。

(三)依托文化素质教育,完善科学教育理论教学

艺术修养教育的前提是文化素质教育,在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应该在大学生的教育科学管理方面多下一点功夫,在科学管理的背后往往也有很多弊端,或者还没有一个好的科学教育模式。就某大学艺术学院来说,通过学院的体制结构,结合自身办学理念和教育模式,在课堂上开辟出越来越多的“高质量课”,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最高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学会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去充实文化知识,做到效率学习。在教学时做到理论兼顾、实效结合,不断完善科学教育理论教学

总之,在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中艺术修养必不可少。艺术不像文化知识那样,需要通过说教才能为人们接受和感悟,而艺术能直接影响人的情绪、精神甚至生命状态。是否具备艺术修养是衡量一个人审美素质高低的重要因素。艺术修养的培养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人格魅力与生存质量。换句话说一个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能够教好的使自身的感性和理性得到有机的结合,使生理和心理的各个方面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丰子恺.《艺术修养基础》,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6月.

[2]吴晓燕.高等院校艺术修养教育构建模式的研究,《艺术教育》,2010年7月.

[3]周伟君.论艺术教学“多方位综合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艺术教育》,2010年2月.endprint

猜你喜欢

艺术修养高校
浅谈艺术歌曲中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关系
幼儿美术活动的优化策略研究
舞蹈钢琴伴奏课教学效率提升研究
谈谈鼓师
从对立到联合
女校教育下艺术概论课堂教学的思考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