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宰相皮匠

2017-11-08庄稼汉

小说林 2017年6期
关键词:皮匠皮靴皮子

张良镇的皮匠张艮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不当宰相,就当皮匠。”

张良镇,因汉代名相张良曾在此安营扎寨而得名。张良镇的张艮自己有着绝对自信:“我虽然是个皮匠,其实和留侯张良只差一点。”别人不解:“差在哪一点啊?”张艮先是故作高深地笑而不答,对方追得急了,才慢悠悠一字一顿地说:“良字者,只在其上比艮字多一点。我张艮和留侯张良比,可不是只差一点?”对方恍然,继而笑骂:“真是大言不惭。”笑骂归笑骂,对皮匠张艮依然亲而敬之。原因无他,只因为他是皮匠高手中的高手。

张艮的手艺,有着祖传的独门秘笈,也有着他自己的独特创造。不管什么样的皮子到了张艮的手,都不再艮,即使最硬的野牛的生牛皮,在他独特手法简单处理一下后,看上去也和熟好的皮子一样,当然本质上还是生牛皮,和熟好皮子不能同日而语。这样的本领,不要说在张良镇,即使在周围数百里的皮匠中也都是“蝎子■■——(毒)独一份。”人们对这位小镇上的大师级皮匠充满敬意,开玩笑地送了他一个诨号:“宰相皮匠”。

然而,这样一位受人敬重的皮匠师傅,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战火剥去了耀眼的光环。

1944年夏天,小鬼子逼近张良镇的时候,正是连天阴雨,日本军队皮靴供应不上,士兵都整天穿着湿嗒嗒的布军鞋,很多士兵都得了严重的脚气。日本军需官就抓了不少中国皮匠,督促他们日夜不停制作皮靴,以应付连天阴雨。

皮匠师傅们就以皮料不足为由拒绝加工。哪知道,就在这个时候张艮出面了,他竟然拿出大量的熟好牛皮给日本人,这些牛皮一看就是正宗的野牛皮——做皮靴最好的皮子。大家都对张艮侧目而视,背地都恨恨地叫他 “该宰皮匠”或者“汉奸皮匠”。

日本军官对张艮假惺惺地说:“张的,良民大大的,要西要西……”骄狂地大喊,“这回的,雨天的……再也不怕……”

不过,中国的天,还真不是任由日本人说了算——就在穿上新皮靴的那队日本兵“咔咔”地出发的时候,天晴了,而且还是那种连天阴雨后日头毒毒的大暴天。

连续五六个小时行军后,日本兵终于看到游击队影子的时候,奇怪的事情出现了:日本兵们突然感觉脚上皮靴格外紧,且有越来越紧的迹象。他们想把皮靴脱下来,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怎么也脱不下来。有的想用刺刀将皮靴挑开,但那牛皮坚韧无比,刺刀背把腳被都硌出了血,皮靴还是纹丝不动。

日本兵的这副样子,自然是被游击队的侦察员看在眼里,这个侦察员也是个皮匠出身,一眼就看出了这些日本兵不能站起来的原因——那靴子是生牛皮做成的,被毒日头长时间一暴晒,迅速收缩,日本兵的脚自然就疼得不得了。

于是,这位侦察员马上向队长进行了汇报。

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

游击队果敢地杀了回马枪,脚疼得不得了的日本人,别说战斗,就连站都站不起来了。一百五十多个日本兵全部被歼。这时,游击队员们也都看出来那批皮靴被人做了手脚。大家也都知道,除了张良镇的那个宰相皮匠,谁也做不到。

而张艮呢,就在这场战斗还没打响的时候,便携家小远走他乡了。

日本人投降后,张艮携家眷回来了。不断有同行问他:“给日本人做的皮靴,是怎么回事?”张艮默而不答,抬头看看来人,依然眯缝起本来就不大的小眼睛,低头忙碌着手中的皮活。等问话的人兴致淡了,却忽然听到张艮自言自语:“毒日头、生牛皮,夹不死它娘的脚。”同行们又问:“生牛皮咋能做成皮靴呢?自古以来就没有过啊?”可张艮不管谁来问,都是那副故作高深的样子,还是没头没尾的那一句:“山人自有妙计。”

而这生牛皮做皮靴的“妙计”,张艮不仅对同行没说,连子孙也没传。因此,随着张艮的离世,生牛皮做皮靴的奥秘,成了永久的秘密了。

作者简介:庄稼汉,本名曹景常,鲁迅文学院第二十期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长春市文联。

作品散见于《光明日报》《文艺报》《诗林》《海燕》《小说月刊》《红豆》《安徽文学》等,出版有报告文学集《追逐太阳的生命》、长篇报告文学《云涌大江流》《腾飞的雄鹰》、诗集《倾听春天》《北斗星下》,散文集《种梦手记》等,作品被《小小说选刊》《意林》《文摘报》《中外期刊文萃》等选载。

猜你喜欢

皮匠皮靴皮子
数形结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暗黑诱惑
小足球大魅力
何鸿舫巧治“黑疸病”
找不到的失踪者
他的衣橱
独自狂欢
盲棋
街边即景
东坛井的陈皮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