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h内行药物溶栓与急诊PC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观察

2017-11-08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457000张广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16期
关键词:瑞替普下壁前壁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457000)张广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 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病变基础上继发血栓,进而引起冠状动脉血管持续、完全阻塞的一种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死亡率高达30%左右。笔者比较STEMI患者在3h内行瑞替普酶溶栓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对左心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急诊科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97例STEMI患者,接诊后经检查确诊,符合《2010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1]的诊断标准。按照再灌注方案不同进行分组,溶栓组48例3h内给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其中男36例,女12例;年龄36~75(60.43±5.59)岁;前壁梗死19例,下壁+后壁+右心室梗死13例,下壁梗死8例,广泛前壁梗死5例,其他部位梗死3例。PCI组49例3h内给予急诊直接PCI治疗,其中男36例,女13例;年龄37~77(60.45±5.58)岁;前壁梗死20例,下壁+后壁+右心室梗死14例,下壁梗死7例,广泛前壁梗死5例,其他部位梗死3例。两组STEMI患者在性别、年龄和梗死部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附表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相关指标比较(±s)

附表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相关指标比较(±s)

注:组内前后比较,△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

左心功能指标 溶栓组 PCI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射血分数(%) 46.53±6.48 52.88±6.58△ 46.75±6.47 54.19±6.62△▲收缩期末容量指数(ml/m2) 34.16±5.95 29.64±5.83△ 34.23±5.94 30.22±5.85△▲舒张期末容量指数(ml/m2) 62.24±10.28 61.18±10.25△ 64.05±10.31 62.33±10.29△▲室壁运动积分指数 1.52±0.18 1.23±0.15△ 1.53±0.17 1.32±0.16△▲

1.2 治疗方法 诊断明确后,所有患者立即给予ACEI、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或硝酸盐等基础治疗。溶栓组给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根据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等指标决定是否溶栓再通。PCI组通过桡动脉行PCI术,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同时行双联(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连续治疗12个月。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分别在入院时、治疗1周后采血测定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并在治疗后第1d末、2周末,采用我院二维心脏彩超测定胸骨短轴、胸骨长轴,从而测量左心功能指标,包括射血分数、收缩期末容量指数、舒张期末容量指数和室壁运动积分指数。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和X2校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和t校验,以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T-Pro BNP水平 溶栓组治疗后NTPro BNP水平(168.75±16.19)ng/L明显低于治疗前(351.28±17.48)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治疗后NT-Pro BNP水平(171.23±16.21)ng/L明显低于治疗前(358.31±17.52)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T-Pro BNP水平(168.75±16.19)ng/L、(171.23±16.21)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左心功能指标 两组患者均可以改善左心功能指标,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相关指标比较,见附表。

3 讨论

在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粥样斑块病变基础上,继发血栓闭塞管腔,导致冠状动脉供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是STEMI发病的主要机制,严重患者能够引起泵衰竭而危及生命[2]。静脉药物溶栓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目前急救STEMI患者的主要手段,尽早最大程度开通梗死动脉,改善缺血心肌区域的血液供应,挽救缺血心肌和减少梗死面积,成为改善预后的关键[3]。

笔者在接诊3h内,所有患者开展再灌注治疗,包括药物溶栓或PCI术,均在3h内有效开通闭塞血管,激活顿抑心肌细胞和冬眠心肌,从而缩小或改善梗死面积的血液供应,有效保护左心室功能和降低病死率[4]。本研究溶栓组采用瑞替普酶静脉给药治疗,优势在于明确诊断后可以快速进行溶栓治疗,尽早溶解血栓,改善左心功能相关指标。但是,医学界证实药物溶栓只能达到70%左右的血管再通,对堵塞冠状动脉的血栓溶解率较高,而对冠状动脉基础狭窄的病变无法改善,再梗死率和缺血发生率较高[5]。本研究PCI组在改善左心功能指标上有明显优势,按照指南推荐的时间行PCI术能够显著改善预后,但多数情况下PCI术患者在治疗时间上会延迟60min左右,从而影响PCI术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方案均能够改善左心功能指标,均能改善缺血心肌再灌注,提高射血分数,但由于随访时间较短,长期指标尚未得到有效跟踪[6]。

综上所述,3h内行药物溶栓与急诊PCI均能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各医院应根据需要选择再灌注方案,在没有条件直接行PCI术的医院可进行溶栓,并在合适时机行PCI术,最大程度延缓心室重构和恢复缺血心肌。

猜你喜欢

瑞替普下壁前壁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心电图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及预后的价值
V1R 波增高、STV2 改变对下壁心梗的临床诊断价值
经闭孔阴道前壁尿道悬吊术与自体阔筋膜悬吊术治疗张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比较
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分析
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1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分析
瑞替普酶联合应用阿昔单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研究
心电图判断中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