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质量与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互动分析

2017-11-07杨建成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19期

杨建成

内容摘要:本文揭示了城镇化质量与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二者是相互促进关系,城镇化质量提高有利于聚集社会资源降低流通费用、扩大社会商品需求;而流通产业可以通过创造就业、协同产业发展和提供新型社会服务等方式推动城镇化质量的提高。最后,本文在二者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可通过构造现代化流通体系、发展中西部地区现代物流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城镇化质量水平。

关键词:城镇化质量 流通产业 互动研究

我国城镇化质量总体概述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城镇化推进可刺激消费增长,尤其是中西部的消费需求,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发展速度快,建设水平低,城镇化质量差”的特点。2006-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从44.34%上升至56.1%,上升了11.76%,平均每年增长1.31%,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2万人,2015年末城镇人口已经达到7.71亿人。但我国城镇化率不仅与发达工业化国家80%的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也不及发展程度与我国相当的发展中国家近60%的平均水平。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城镇化质量不高。城镇化质量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主要用于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衡量城镇化发展的优劣程度,其主要由推进效率、协调程度和发展质量等要素构成。目前,我国城镇化质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推进效率低,城镇化推进速度严重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速度。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相辅相成、协同发展的关系,城镇化可以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工业化也会反过来推动城镇化建设。但是,如果城镇化推进速度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将会导致工业发展缺乏基础条件和市场需求,进而制约工业发展。根据《2015年统计年鉴》,2014年我国按照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计算的工业化率为43.1%、非农化率为90.94%,按照就业人员比重计算的工业化率为29.9%、非农化率为70.5%,而我国2014年城镇化率仅为54.77%。发达工业化国家非农化率(按照就业人员比重计算)达到90%时,城镇化率通常在80%左右。

第二,城镇化东西部差异大,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镇化发展也一直严重滞后于东部地区,呈现出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象。2015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率分别是65.02%、52.11%和48.67%,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率分别比东部低12.91%和16.35%,较2006年14.1%和18.8%的差距有明显缩小,但仍然很大,城镇化地区发展不协调问题十分突出,如图1所示。

第三,城镇规划不合理、建设滞后,城镇生存环境不佳。我國缺乏对城镇的总体规划,其突出反映在城镇规模结构上,我国目前已经呈现出少数特大城市规模过大、大城市数量不足、小城镇数量过多、城市集中度偏低等特征。这样的城镇规模结构不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分配,也不利于城镇总体效益的提高,同时还会导致城镇建设困难,并诱发多种不同程度的“城市病”。

城镇化质量提高为流通产业提供发展空间

(一)社会资源的集聚和优化配置能有效降低流通费用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通过报酬递增模型解析城市增长动力机制,提出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空间集聚是收益递增的外在表现形式,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一定空间集中后会产生经济效应,同时会吸引其他经济活动或产业向这一空间区域集聚。因此,空间集聚是导致城镇形成和不断扩大以及区域发展的基本因素,而社会生产要素的集聚也是城镇化发展的首要表现,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则体现在社会资源集聚后的优化配置上。

社会资源的集聚和优化配置将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降低流通费用,促进流通产业的发展:第一,城镇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载体,城镇化发展首先带来的是生产要素和消费需求在空间上的集聚与匹配,从而使流通产业能够获得由于生产、消费在空间上集聚而带来信息交换成本和搜寻成本的降低,促使流通费用降低、流通效率提高。第二,教育、医疗、保险、信息服务等服务业不断向城镇集聚,并由此产生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可以为流通产业提供更为低廉的配套服务,有效降低社会商品流通费用。第三,社会资源集聚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劳动力资源的集聚,即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由于城镇有更高的工资和多样化的商品服务,农村富余劳动力会不断向城镇集聚,进而为流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二)城镇化建设与市场规模扩大提高社会商品需求

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随着社会资源的聚集和优化配置,社会生产结构、消费模式、就业结构以及居住方式也在不断转变,从而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对社会商品的需求,进而为流通产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城镇化质量提高主要从两个层面提高对社会商品的消费需求:一是城镇化推进所带来的生产性需求和生活性需求。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经济活动与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使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地理空间上彼此接近,从而带来规模经济效应,提高了企业生产能力,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需求也将大幅度增加。此外,生活性需求主要是由城镇人口增加带来的。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其推进过程就是人口从农村流向城镇的过程。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为5.83亿人,到2015年已经增长至7.71亿人,年均增长1882.8万人。城镇人口消费能力远大于农村人口,新增长的城镇人口将会产生巨大的生活性消费需求。二是城镇化自身建设带来的投资需求和建设需求。随着城镇数量的增多、规模的扩大以及功能的不断丰富,势必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供水、供暖、通信、交通、供电、文化娱乐等。

(三)城镇化质量提高推动流通产业转型升级

城镇化质量提高是对城镇所集聚的生产要素的优化分配。城镇具有资本、劳动力、技术、交通运输、通信设施等多方面的优势资源,是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集散地。城镇化质量提高将能进一步提高优势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促进流通产业转型升级。第一,城镇化直接影响流通网点的分布。城镇化质量提高,将不断增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新增加的城镇人口将按照城镇规划进行分布,流通网点也将紧随其后优化自身布局。第二,城镇化质量提高会间接推动流通服务的优化升级。城镇化质量提高会进一步优化城镇产业结构,直接带来城镇居民收入的持续性增长。这将刺激消费需求的高涨以及消费结构的升级,与其相适应的,流通服务会逐渐向精细化、专业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第三,城镇的分布状况以及规模扩大会直接促进流通业态的转型升级,加快流通产业集聚发展。endprint

流通产业发展是城镇化质量提高的动因

(一)流通产业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城镇化推进效率

流通产业是社会各种生产要素集结、整合和聚变的载体,与各产业具有高度关联性,同时,流通产业本身也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因此,流通产业拥有极强的吸纳就业能力,素有“就业机器”之称。在城镇化进程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镇,如何解决其就业和再就業问题将直接影响城镇化推进效率。流通产业具有劳动力需求量大、进入门槛低等特点,能够创造就业机会,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从而在促进城镇繁荣的同时,加快城镇和农村地区的交流与融合,改变我国现有的二元经济结构性矛盾,实现社会生产率的全面提升。根据《2015年统计年鉴》以及《2014-2015年商贸流通行业发展报告汇编》的数据显示,我国2014年就业总体人数达77253万人,同比增长0.36%,其中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为31364万人,同比增长5.8%,占就业总人数的40.6%。2014年末我国商贸流通产业的就业人数达14523.3万人,同比增长13.8%,占第三产业整体就业人数的46.3%。第三产业是拉动社会就业的主要动力,而流通产业又是第三产业中吸纳就业能力最强的,能有效吸纳农村向城镇转移的人口,提升城镇化推进效率。

(二)流通产业协调产业发展,夯实城镇化建设基础

城镇化发展和质量的提高都需要一定的产业基础作为支撑,流通产业能够通过促进生产协调各产业发展,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流通对于生产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市场信息对于企业生产也越发重要。流通企业直接与生产者和消费者接触,获取大量市场供求信息,同时控制着商品的流通渠道,对社会生产发挥前瞻性效应。因此,流通产业能有效协调社会生产发展,引导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而夯实城镇化建设基础,提升城镇化质量水平。此外,流通产业自身发展也需要进行大量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这将直接促进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我国商务部公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0.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6.4%,充分发挥了经济增长“稳定器”的作用。根据《2014-2015年商贸流通行业发展报告汇编》数据显示,2014年商贸流通业增加值突破8万亿,达到85563亿元,同比增长8.7%,占同年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1.47%。由此可见,我国流通产业保持持续性发展,对城镇化建设将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流通产业创新社会服务,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

城镇化发展的核心是人,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衡量城镇化质量的重要指标。现代流通产业主要涵盖零售业、批发业、餐饮业和物流业四大流通分支,涉及居民生活各方面,能够为社会提供方便、周到、快捷的服务。流通产业创新社会服务,主要是为城镇建设或城镇居民提供新的服务。第一,传统流通方式正在转变,现代流通产业不仅承担商品流通责任,还同时肩负资源的回收利用。现代流通产业的发展在不断倡导资源节约,助力于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这也使得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资源节约,打造绿色环保的内涵型城镇化。第二,电子商务等新型零售业态兴起,流通产业为城镇居民提供更为便捷的购物体验和物流服务,使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发生变化。我国电子商务近几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发展态势,2014年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已经达到13.4万亿元,同比增长了31.5%。2015年交易规模进一步增长达到16.2万亿元,增长21.2%,在全球电子商务市场规模比重中仅次于美国,位列第二。

发展流通产业推动城镇化质量提高的建议

(一)加强城镇流通信息化建设,构造现代化流通体系

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代表着先进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信息化建设也是提高我国城镇化质量和构造现代化流通体系的有效手段。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是孤立的,其建设道路是与信息化、工业化相协调的发展之路。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优先发展城镇流通信息化,加强城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流通产业的信息化发展。现代市场经济是以需定产,遵循消费决定流通、流通决定生产的规律。流通产业在社会再生产和国民经济中起着联通的重要作用,现代市场经济也迫切需要构造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流通产业应该在城镇流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整合信息资源,构造现代化流通体系。一是要建立完善的流通领域数据库,科学规范流通行业;二是要发展新型流通模式,构建现代生活服务体系;三是要大力推广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流通产业整体信息化技术水平。

(二)积极发展中西部地区现代物流,协调地区发展

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就是东西部差异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缩小东西部地区差异,改变发展不平衡现状是我国进一步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经济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流通产业在促进城镇化发展中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中央在推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应积极发展中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以提高中西部城镇化推进效率,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实现城镇化在全国范围的协调发展。一是要在中西部地区积极培育城镇商贸流通主体。中西部地区是我国农作物生产的主要地区,应以农业生产为契合点,采用现代流通形式,把农村生产合作社、农民、城镇农产品加工企业与批发商、零售商联合起来,形成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现代商贸组织体系,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二是优化中西部地区城乡商业网点布局。中西部普遍缺乏商业网点服务,尤其是在中小城镇,应该积极建设并合理布局中西部地区商业网点,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镇为节点的城乡一体化商业网点体系,为中西部城镇居民提供良好的现代商业服务。

(三)加强城镇建设规划,采用集约型发展方式

一直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方式主要是以粗放型、外延型为主,发展速度较快,但质量不高,“城镇病”频发,城镇居民难以获得生活质量的实际性改善。要提高我国城镇化质量,改善目前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就必须转变现有的城镇发展方式,采用更为科学的集约型、内涵型城镇发展方式,坚持以城镇居民的整体需求为根本出发点,进行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一是要从城镇居民需求出发,实现城镇合理规划和发展。城镇化建设不是一部分人的城镇化,必须尽量有利于全体城镇居民,特别是普通居民和农村进城人口等弱势群体的工作和生活,城镇化建设重点应该放在公共建设方面,包括交通、通信、教育、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全面提升对全体城镇居民的服务能力。二是要优化调整城镇规模结构,实现均衡发展。我国在规划城镇规模时,应该合理限制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的扩张,着力发展各省首府等区域大城市,重点发展中小城市,适当发展特色小城镇,从而形成不同规模的城镇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改变我国大城市数量不足、少数特大城市规模过大、小城镇数量过多、城市集中度偏低的不良现状。三是要提升城镇管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病”,改变原本单一化的城市管理方式,多借鉴国外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先进经验,采用综合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聂瑞芳.地方商贸流通与产业簇群发展的互动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9)

2.薛德升,曾献君.中国人口城镇化质量评价及省际差异分析[J].地理学报,2016(2)

3.刘文勇,杨光.以城乡互动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发展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8)

4.郭旭文.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地域差异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15)

5.李顺飞,吴江.我国流通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互动关系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12)

6.沈宏超,洪功翔.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

7.赵宪敏.城镇化与商贸流通体系发展的动态分析与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15(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