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经济背景下我国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演变分析

2017-11-07蔡道成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19期
关键词:新经济

蔡道成

内容摘要:我国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供求失衡问题突出,公共产品的不足严重影响到流通效率的提高和流通成本的监控。然而社会各界目前对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还缺乏深入研究,学界甚至对公共服务产品的内涵、供给方式等概念还存在分歧。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过于零碎且缺乏深度,很难用以指导现实经济实践。这种局面对于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供需产业链的完善构建是极不利的。基于此,本文以新经济为背景,对我国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的演变做了有关分析和研究,以期把握当下我国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的供需现状,以更有效的方法推进经济建设。

关键词:新经济 流通领域 公共服务产品

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

(一)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的概念

公共产品。如图1所示,公共产品按照领域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别的公共产品,而流通领域公共产品有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之分。纯公共产品是指任何一位社会公众个体对一种物品的消费都不会影响到其他成员对这种物品的消费。准公共产品则是某一社会公众个体对一种物品的增加消费不会引起其他成员对这种物品消费的减少。纯公共产品的外在特征是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准公共产品的外在特征则是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其中之一。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要识别理解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的概念,首先需要把握流通系统构成各元素的排他性和竞争性

流通系统。如图2所示,流通系统可细分为流通机构系统、流通商品系统、流通设施系统和流通服务系统四个子系统。其中流通机构是流通主体,是推进商品流通的企业或个人。流通商品是流通对象,也叫流通客体。流通设施是商品交易和运输不可或缺的媒介,它是流通的载体。流通服务则指为流通主体、客体和载体提供配套条件的协助性服务。每一个子系统所包含的种类都不一样,种类的构成元素也不一样。

流通机构系统由批发商、零售商和物流商三个种类构成。批发商、零售商和物流商这三种类型均由不同类型的商家构成。流通机构系统中批发商、零售商、物流商不能归类为流通产品,因此不是公共产品。

流通商品系统由农产品、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品三个种类组成。它们也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流通商品系统中的农产品、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品是私人产品,排他性、竞争性明显,是私人物品,不属于公共产品。流通设施系统中,具有盈利性的批发市场、零售卖场、物流园区、配送中心、仓储基地、运输车辆及其辅助工具等等流通设施,其消费过程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是流通领域的私人物品。

流通设施系统由商流设施和物流设施两部分组成。其中商流设施的构成要素是批发市场、集贸市场、零售卖场、期货交易市场、电子交易平台、可再生资源回收市场等。物流设施的构成要素是物流园区、配送中心、仓储基地、运输车辆及辅助设备等。这些要素属于公益性流通设施,如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农产品冷库等等基础型流通设施等,这类设施的建立以服务社会公众为目的,消费不具有排他性。但因为设施空间和服务资源有限,具有竞争性,属于公共产品。而盈利性电子交易平台、期货交易平台等具有排他性,但其服务资源非常大,不具有竞争性,属于准公共产品。这类产品主要与电子信息类流通设施有关,公益性电子信息类流通设施如公益性电子交易平台属于纯公共产品。

流通服务系统包含流通服务机构和流通服务手段两种类型。流通服务机构包含流通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等要素。流通服务手段包含法令法规、标准、规划、政策等流通制度以及产品安全、食品安全、公共信息等相关服务。流通服务系统中流通服务机构不属于经济学范畴,不是流通领域公共产品。流通服务手段中的政策制度及相关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属于流通领域的纯公共产品。

(二)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方式

不同模式公共产品生产者的不同也会使得其运作方式有所不同,其使用领域也会有差异。在权威式供给模式中,如果公共产品生产者是政府机构,其将以两种方式运作。其一是政府机构通过税收等方式筹集资金直接面向消费者生产和提供如国防、基础教育等一般性公共服务。其二是消费者向政府部门缴纳消费产品如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物业服务和有线电视服务的费用。缴纳额度以其实际消费的产品量为依据。这种供需关系遵循不消费不付费,多消费多付费的原则。如果公共产品生产者是公共企事业。这种公共服务产品包括电信设施、电力、天然气、水上运输、城市公共运输等公共事业和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服务以及农产品市场等。这类公共企事业单位由政府开办,其运作也需受到政府意志的影响。

在市场式供给模式中,公共产品由私人企业生产。但其运作方式比较灵活,可以分为合同外包、特许经营、政府补贴、政府购买和凭单制五种。合同外包在環保、医疗、社会保障、道路交通、通信、军事装备等领域广泛应用。这种方式下,政府以招投标方式将公共产品外包给私人企业生产,并对私人企业进行监督。特许经营是指政府授予企业特许经营权。企业获得特许经营后,将有权利向用户收费或出售产品。这种运作方式适用于电信服务、港口、飞机场、道路、桥梁和公共汽车等。在这种模式中,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将通过合同协议作明确的规定。企业要获得这种特许经营权通常需向政府付费,政府补贴方式包括农产品补贴、农村环境变化补贴、农村公共事业补贴、住房补贴、医疗设施补贴等,使用领域很广。这种产品由企业生产,政府会以资金、免税、低息贷款、贷款担保等方式对企业生产进行补贴。政府购买这种运作方式主要体现在公共交通、公共医疗和公共教育领域。这种产品由企业生产,政府会向企业购买产品并提供给消费者。凭单制运作方式的适用范围极广泛。

在自觉式供给模式中,有无偿捐助、志愿服务和非营利性收费三种运作方式。其中无偿捐助方式是指企业、个人或非营利组织向消费者的无偿捐助,涉及领域包括交通运输、教育、娱乐等。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无偿向消费者提供服务,这种运作方式适用于大型赛会、环境保护、海外服务、扶贫开发、社区建设和抢险救灾等。非营利性收费运营方式涉及领域包括教育、卫生和福利事业等,民间非营利性组织借助没有营利目的的收费服务方式向社会提供相应的服务产品。endprint

混合式供给模式的运营方式可能涉及多种上述运营方式。这些运营方式可以灵活组合运营,适用领域包括医院、学校、幼托服务、公共交通、机场、桥梁、监狱管理和生活垃圾处理等。

新经济背景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和趋势

我国新经济发展到现在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发展态势优良。如图3所示,2011-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长,从2011年的48.41万亿元逐步上升至2015年的67.67万亿元。虽然总量上看,国内生产总值不断上升,但是增速却在不断下滑,从2011年的9.5%增速下滑至2015年的6.9%。而2016年又进一步下滑至6.7%。因此可见我国经济整体上依然是呈现不断发展的势态,但是自2013年起已经逐步趋于平稳,增速放缓,真正进入了新经济时代。二是经济的总体构成已发生显著改变。根据图4的数据发现,2011年我国的第一产业占比9.5%,第二产业占比46.1%,第三产业占比44.3%,经过几年的变化发展,2015年我国三次产业比重已经变成了9%、40.5%、50.5%。可以发现第一、第二产业增长值比重逐年降低,第三产业增长值比重逐年上升。可以判断出消费贡献率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持续提高。三是新经济已变成了就业的主体。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原有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也创造出大量新的岗位。而电商平台的出现,为服务型企业的出现提供了绝佳的环境。新经济新业态支撑就业的能力超出预期。

(二)新经济作用

新兴产业的发展意味着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科技相关的产业的崛起,而这些新兴产业的崛起将会大规模的改变原有流通领域的发展情况。对于流通领域中的流通设施系统而言,新兴产业的崛起将促进商流设施和物流设施的更新,如物联网技术将会让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逐步逐步完善。而对于流通服务系统中的公共产品而言,新兴产业的崛起将优化流通服务手段与流通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如流通管理部门将可以利用大数据来对流通领域公共产品进行管理。

第三产业的发展将直接促进流通领域公共产品的发展。广义的第三产业为服务业,而商贸流通领域在第三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商贸流通业包括了批发零售业、餐饮业、住宿业、物流业几大行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将意味着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水平将更上一个层次。

新经济时代的经济平稳发展更有利于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的升级转变。当前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无疑为我国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的演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让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能够在稳定的经济节奏中成长和进步,重新调整步伐。

新经济背景下我国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演变策略分析

(一)充分调动流通领域市场中介组织力量

市场组织力量作为中间部门处于政府和市场之间,能积极为流通领域的公益性发展发挥作用。中介组织力量能为政府和市场搭建一个对话平台,作为市场信息的反馈中介,将促进政府规划出更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政策,发挥流通领域市场中介的作用,政府部门将能及时获得与流通领域相关政策、法律实行反馈,这对于政府在流通领域管理制度的调整和完善是很有促进作用的。中介组织还对政府和产业同时发挥着监督作用,新经济形势要求国民经济“供给侧改革”的深化推行,政府部门在这场经济结构改革中是否履行了其公共服务的功能、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质量如何、行业在结构优化变革中是否做到自我管理、自我修复和自我优化,行业的发展是否承担起其社会责任,这些问题都将在市场中介组织的参与下获得监管。

(二)构建满足市场需求的公共服务信息系统

市场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的发展面临较大的压力,政府应该通过扩大对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为企业的发展营建一个更宽松的市场环境,让企业得以平稳转型发展。在“数据云”建设方面,政府应加大公共服务数据库的建设力度,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产品。政府还可以从财政上给予提供公共服务信息的企业相应的补助,促使企业生产出更多优质的信息产品。另外政府要组织相应的科研力量加强对流通行业数据的统计,及时了解最新商业发展动态,并将掌握的数据作为公共服务产品满足市场对行业发展数据的需求。政府还要加大流通领域公共产品供给的互动平台建设力度,为社会营建一个更好的协同合作环境,提高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的利用率。

(三)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个性定制

新经济的发展必然催生新的消费群体和新的消费习惯,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消费市场中包含了不同背景的消费者。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消费市场的区域界线早已被打破,不管是城镇原住居民、新城镇居民还是乡村居民,作为流通领域公共产品的消费者,他们的角色差异进一步缩小,对同质的公共服务产品的质量都有同等优化要求。而随着人口流动的频繁化,不同地区、不同城镇的居民结构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文化碰撞过程中会催生出新的文化和新的经济需求,消费市场中个性定制化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新经济的发展呈现C2B运作模式日趋主流的特征,从本质上看是这种消费人群结构多样化的一种体现。而目前的公共服务产品供给还远无法做到个性定制化。

流通领域公共产品的生产与政府政策之间的关系来看,必须要大力推进政策制定者、管理者与消费市场之间的联系方式才能促进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的升级,一方面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部门领导者和管理者应深入调研消费市场,加大与客户的联系力度,充分认识到新的消费人群结构形成的现状。另一方面要为公共产品服务窗口之间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协同机制,一线窗口服务人员对其他机构和服务工作的深入理解能够促进其加深对公共服务产品的市场需求把握,只有树立起客户中心的理念,公共服务产品的生产与流通才真正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宋则,王水平.流通领域公共产品的界定及供给方式[J].中国流通经济,2012(12)

2.王水平.流通领域公共产品的判别、分类与供给[J].中国流通经济,2014(7)

3.缪昊轩.我国扩大流通领域公共产品供给路径探析[J].商业时代,2014(33)

4.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课题组,宋则. 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32)

5.李媛.我国商贸流通业结构对市场效率影响实证检验[J].商业经济研究,2015(18)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经济
于英涛:为“新经济”跨界再战
中国GDP或增加“新经济”成分
解读“新经济”
“新经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