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

2017-11-03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9期
关键词:满意率内科心血管

吴 蕾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江苏 江阴 214400)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

吴 蕾

(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江苏 江阴 214400)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及其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重症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主要措施有实施日常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出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解决突发事件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护理风险管理,主要措施有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行连续动态心电血压监测、重视鼓励和安慰患者、与患者家属加强沟通、营造良好病房环境、加强药品及相关物品消毒管理、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建立并完善护理管理制度、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和施行弹性排班制等。比较两组患者的风险事故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对照组发生跌倒事故3例,输液事故14例,设备事故1例,护士过失1例,风险事故发生率为15.83%(19/120);观察组发生跌倒事故1例,输液事故5例,无设备事故和护士过,风险事故发生率为5%(6/120)。观察组风险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45例,满意54例,不满意21例,护理满意率为82.5%(99/12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72例,满意45例,不满意3例,护理满意率为97.5%(117/120)。结论 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率,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护理风险管理;心血管疾病;重症患者;风险事故;护理满意率

护理风险管理是由医护人员应用相关医疗护理技术针对环境、设备、药物、医疗护理制度和程度等一系列风险因素进行管理的活动,旨在降低医疗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满意率,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治疗效果[1-2]。近年来,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呈进一步加剧态势,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逐年增多,重症患者占比升高,对医疗和护理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病情重、进展快,尤其是中老年患者猝死率高,加之患者的症状隐匿、疾病自身和外界环境改变,导致护理风险因素增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3]。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护理风险贯穿于整个医疗及护理活动之中,为确保患者安全,需要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及时识别并降低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预防或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4]。为此,本文以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适用于上述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及其效果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重症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其中,观察组男68例,女52例,年龄42~86岁,平均(64.9±12.8)岁,无合并病种2例,合并病种1种7例,2种以上111例;对照组男66例,女54例,年龄45~84岁,平均(65.8±11.9)岁,无合并病种1例,合并病种1种9例,2种以上11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管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措施有实施日常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出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处理,解决突发事件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如下:①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成立以护士长、组成和护士为主的风险管理小组,重视护理质量安全,分析既往风险事件的发生原因,发现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潜在风险,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对策以及护理风险管理措施。②行连续动态心电血压监测,加强巡视,重视鼓励和安慰患者。③与患者家属加强沟通。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可能存在的疾病风险,消除其顾虑,获取其理解和支持。④营造良好病房环境。保证重症病房内空气流通,营造整洁舒适的环境,每日定时消毒。⑤加强药品及相关物品消毒管理,防止交叉感染。⑥制度保障。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建立并完善护理管理制度、《查对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流程》、施行弹性排班制等。⑦对护理人员加强培训。加强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制定有关如何避免或减少护理风险的培训内容,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⑧规范护理文书书写。记录时做到准确、客观、及时,避免出现错写、漏写和涂改等现象,保证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1.3 观察指标

1.3.1 风险事故

记录两组患者的风险事故发生情况,主要包括跌倒事故、输液事故、设备事故以及护士过失。

1.3.2 护理满意率

采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以100分为满分,分为非常满意(得分80以上)、满意(得分60~80分)和不满意(低于60分)三个层次,计算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风险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病情多变,同时重症病房拥有众多先进精密的仪器设备,集中了心血管内科用于救治重症患者的最前沿的知识、技术及方法,因而易出现护理风险,存在众多高危因素和高危环节[5],护理风险也呈高发态势。研究指出[6-7],重症病房的护理风险与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服务态度、责任心、医院的工作条件、患者及其自身疾病的性质有关。

表1 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n(%)]

表2 两组的护理满意率比较[n(%)]

护理风险是指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发生风险事故的可能性,其难以准确预测,但已证实可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并显著减少[8]。护理风险管理以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为主要目的,其集合了成立护理风险控制小组、评估护理风险因素、护士技能培训和健康教育等一系列管理模式,较单一风险干预和常规护理模式可更好的减少护理风险发生,确保患者安全[9-10]。现有研究指出[11],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效果主要受系统因素、护士因素和协作因素等三大方面9个因素影响,且上述因素密切相关、相互依存。其中系统因素是指是否建立了一整套风险预警机制(以制度规范为支撑),完善规章制度及相关步骤流程,并重视建立应急预案,致力于实现高度信息化,提高风险预警水平,该因素起重要的支撑作用;护士因素是指依据护理风险因素出现的规律特点,组建一支专业化、专科化护理风险防范小组,通过开展学术研讨、专业培训和模拟演练等活动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能力,该因素起主导作用;协作因素是指构建一体化风险控制共同体(医生、护士和患者和谐共生),并与同行加强沟通、密切合作,重视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最大程度的提高护理风险控制能力,有效规避或降低护理风险时间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提升护理风险管理绩效,该因素起全面调节作用。本研究中观察组接受了护理风险管理,其中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成立以护士长、组成和护士为主的风险管理小组,分析既往风险事件的发生原因,找出潜在风险,对护理人员加强培训,重视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制定有关如何避免或减少护理风险的培训内容,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保证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等措施属护士因素,进行连续动态心电血压监测,鼓励和安慰患者,与患者家属加强沟通,获取其理解和支持。同时营造良好病房环境属协作因素;而加强药品及相关物品消毒管理,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建立并完善护理管理制度、《查对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流程》、施行弹性排班制等则属系统因素。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既往报道相符[12],提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减少护理风险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

综上所述,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对于减少医患纠纷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1] 亓俊杰,刘建花,周 凡,等.血清降钙素原危急值与血清炎性指标检测在心血管内科感染重症患者的临床意义[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5):992-995.

[2] 李 倩,梁 欣.风险管理在减少冠心病介入手术伤害及提高护理满意率中的应用[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6,14(3):231-233.

[3] Zhang JM,Liang Z,Su B,et al.Perspective on CFD studie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lesions and hemodynamics:A review[J].Int J Numeri Method Biomed Eng,2014,30(6):659-680.

[4] 刘红梅,刘文霞,吴 琼.心血管内科重症病人的护理风险管理价值研究[J].全科护理,2014,12(36):3429-3430.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39.157.02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满意率内科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