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自我护理在白血病患者化疗间歇期留置PICC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7-11-03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9期
关键词:换药白血病导管

王 玉

(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昆山 215300)

家庭自我护理在白血病患者化疗间歇期留置PICC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王 玉

(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昆山 215300)

目的观察白血病患者化疗间歇期留置PICC中应用家庭自我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1月接诊的白血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化疗间歇期均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通过抽签法将其分为返院护理组与家庭自我护理组,各30例;对60例患者进行相关教育、培训、操作示范等,跟踪记录6 w,将两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及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及其家属经培训后,家庭自我护理与返院护理在白血病患者化疗间歇期留置PICC护理的应用效果没有明显区别,因此,家庭自我护理值得应用推广。

家庭自我护理;白血病患者;化疗间歇期;留置PICC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接诊的白血病患者60例并将其分为返院护理组与家庭自我护理组,通过研究结果表明,家庭自我护理组具备在白血病患者化疗间歇期是安全可行的,现将研究流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1月接诊的白血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成返院护理组和家庭自我护理组,各30例,所有患者在化疗间歇期均留置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家庭自我护理组年龄4~70岁,平均(40.65±5.35)岁;女13例,男17例;慢性白血病6例,急性白血病24例;返院护理组年龄18~69岁,平均(42.36±4.46)岁;女14例,男16例,慢性白血病5例,急性白血病25例。两组患者病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返院护理组培训

需对30例患者在出院时明确告知家属及患者换药返院的时间,并详细说明导管维护的重要性,促进患者自行开展导管维护,使其按时返院。

30例患者住院期间需由患者责任护士、组长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与相关护理,使得患者懂得自我观察,还需对出院的患者发放更换敷贴、导管维护、导管相关资料、并发症观察、PICC健康教育等护理注意事项宣教单;对患者出院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需由护士告知患者应急处理对策,留下联络方式,便于后续沟通。

1.2.2 家庭自我护理培训

需由30例患者及其家属对置管后护士换药全过程进行观看、学习,并由护士讲解每个步骤操作的注意事项,使得患者及其家认识并了解PICC换药流程。

组长需对30例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般情况进行评估,并安排患者及其家属观看PICC换药流程,对换药注意事项进行口头提问,之后由组长对患者独立操作进行监督并及时纠正不规范操作,将换药的注意事项贯穿在整个培训过程中。

组长需对患者及其家属告知换药时机、更换正压接头技术、正压封管、脉式冲管、封管液的配置、敷料更换方法、无菌技术、环境要求等。

组长需评估患者出院时PICC院外维护及携带PICC注意事项,并为其发放出院宣教单,为患者备齐PICC护理物品;留下患者联络方式,便于后续联系;需告知患者不可以使用乙醇对硅胶管进行消毒,且不可使用高压注射造影剂,需采用10 mL以上的注射器对硅胶管进行冲管,如冲管遇阻力时不可强行推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在化疗间歇期间留置PICC期间的皮肤过敏、导管部分脱出、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皮肤过敏:出现荨麻疹、瘙痒、皮疹;导管部分脱出:留置导管部分脱出体外;导管堵塞:液体注入困难、全面回抽或部分回抽,以及液体输入停止或不畅;导管相关性感染:留置管局部出现感染,比如:导管穿刺处痛、肿、红。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PICC留置时间

两组患者P I C C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PICC留置时间(±s,d)

表1 对比两组患者PICC留置时间(±s,d)

组别 n PICC留置时间返院护理组 30 173.03±59.64家庭组我护理组 30 178.64±56.23 t值 0.3749 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

两组患者皮肤过敏、导管堵塞、导管部分突出、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n(%)]

3 结 论

PICC中文解释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其具备减少静脉反复穿刺、留置时间长、维护简单、操作快捷等优势,不仅可以减少患者静脉穿刺的痛苦,不限制患者的日常活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治疗的依从性,还可以防止抗肿瘤、刺激性、高渗性药物的渗漏,因此,PICC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1-3]。白血病患者一般化疗间歇期为10~14天,在此期间患者需携带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出院,如患者在间歇期间对其维护不当,不仅会影响PICC留置时间,还会出现皮肤过敏、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干扰、导管脱落等并发症出现,由此可见,对PICC开展护理活动尤为重要[-6]。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1月接诊的60例白血病患者并将其分为返院护理组与家庭自我护理组,通过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PICC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皮肤过敏、导管堵塞、导管部分突出、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患者家属与本人经培训后,家庭自我护理与返院护理在白血病患者化疗间歇期留置PICC护理的应用效果没有明显区别,因此,家庭自我护理值得应用推广。

[1] 谢丽丽.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白血病化疗PICC置管患者中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3):424-426.

[2] 张润惠,马丽颖.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PICC不良事件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5(4):510-511.

[3] 丹海永,田金满,刘瑞颖,等.PICC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和护理[J].河北医药,2014(1):139-140.

[4] 李 娟,王 惠,叶海瑛,等.PICC与VPA在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比较及护理要点[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8):39-41.

[5] 孙艺玲,魏文利.PDCA护理管理程序对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母婴世界,2017(1):15.

[6] 曾 艳.PDCA护理管理程序对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6):140-141,144.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39.155.02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换药白血病导管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