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应用效果

2017-11-03谢利平李淑瑶黄贵祥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9期
关键词:性肺炎呼吸机通气

谢利平,李淑瑶,黄贵祥,刘 展,曾 俊*

(1.简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四川 简阳 641400;2.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医学科学院急诊医学与灾难医学研究所·创伤代谢组多学科实验室,四川 简阳 641400)

利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应用效果

谢利平1,李淑瑶2,黄贵祥2,刘 展2,曾 俊2*

(1.简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四川 简阳 641400;2.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医学科学院急诊医学与灾难医学研究所·创伤代谢组多学科实验室,四川 简阳 641400)

目的评价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015年于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采取集束化护理的观察组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将两组护理效果作以比较。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04.6±4.3)h、(13.7±2.2)d短于对照组(136.5±4.7)h、(22.4±3.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为7.0%低于对照组19.3%(P<0.05)。结论 对于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采取集束化护理可尽早实现气管插管拔管,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

集束化护理;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

临床中将于机械通气48 h后或拔除气管插管不足48 h内发生的新的肺实质炎症称之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除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外,还有可能导致患儿死亡。集合一系列有循证依据的治疗方法与护理对策的集束化护理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临床应用已初获成效,本文对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的部分新生儿采取集束化护理,取得满意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015年于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临床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观察组男32例,女25例;年龄2.4~15.3 d,平均日龄(3.6±1.2)d;入院时体重2.4~3.5 kg,平均体重(3.4±0.5)kg;16例胎粪吸入综合征,2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6例气胸。对照组男28例,女29例;年龄2.2~13.6 d,平均日龄(4.2±0.9)d;入院时体重2.5~3.4 kg,平均体重(3.2±0.4)kg;14例胎粪吸入综合征,29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4例气胸,两组患儿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临床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患儿提供集束化护理。组织观察组患儿护理人员学习集束化护理知识,通过集束化护理理念、实施细则等内容考核后方可对患儿进行临床护理。在集束化护理实施前先对机械通气患儿的护理缺陷与不足进行调查分析,综合考虑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与机械通气护理缺陷,制定出一套符合患儿实际情况与需求的护理对策,为进一步细化护理措施,以列表形式将每个护理流程与环节以护理清单的形式体现出来。

1.2.1 干预环境因素的集束化护理

室内消毒选用纯动态空气消毒机;使用含氯消毒液的湿抹布擦洗地面、墙壁、窗户、舍内相关陈设物件;进入病区必须穿戴医院统一发放的一次性衣裤、帽子、手套、鞋;控制病房探视人员数量与进出入次数,禁止感染性疾病者入内;维持室内空气流畅,将室温控制在22~24℃,湿度以55%~65%为宜;对病区环境进行密切监测,及时上报处理不合格标本,通过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尽量减少病区环境中微生物[1]。

1.2.2 干预医源性因素的集束化护理

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湿化器,最好每周更换一次,确保集水瓶始终位于呼吸环路最低位,定期及时倾倒瓶内的冷凝水。为避免灰尘覆盖过滤网影响呼吸机性能,最好每天清洗呼吸机过滤网。为保证呼吸机环路温湿化适宜,24 h更换一次加湿器内的灭菌注射用水。湿化器及近端气道的温度最宜控制在35~37℃,气体湿度以60%~70%为宜[2]。严格手卫生与无菌操作规程,护理人员与患儿接触后必须洗手。通过听诊患儿呼吸音,估量痰贮存位置、痰量,选择合适的排痰方式,采取叩背、体位排痰等方法促进痰液及时排出。为防止低氧血症,吸痰前需加大氧浓度,先将气管导管内的痰液吸除出,再吸口鼻腔内痰液,将吸痰时间控制在15 s内,满足吸痰指征后再行吸痰。

1.2.3 干预患儿自身因素的集束化护理

对患儿的口腔卫生及粘膜情况进行每日评估,视口腔PH值而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液,对眼部、脐部、皮肤等部位加强护理。结合患儿病情,适当将床头抬高,以20°~30°为宜,采用重力喂养进行鼻饲,为促进胃排空与食物消化,避免发生胃食管反流、呛咳、误吸,鼻饲后半小时最好使患儿保持头高足低卧位[3]。积极治疗原发基础疾病,补充营养。提高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警惕性,对患儿的体温、痰液性状、肺部鸣音、血常规、胸部X线检查等情况进行密切观察。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并行组间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例(7.0%),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1例(19.3%),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对比(±s)

组别 械通气时间(h) 住院时间(d)对照组 136.5±4.7 22.4±3.9观察组 104.6±4.3 13.7±2.2 t 2.108 2.034 P<0.05 <0.05

3 讨 论

新生儿监护病房呼吸机的广泛应用虽然使很多危重新生儿获得及时有效救治,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与生存率明显提高,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也随之提高,新生儿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不仅延长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治疗时间,增加医疗费用,情况严重时还有可能导致患儿死亡,给患儿的生长发育带来恶劣影响,对新生儿机械通气临床护理措施进行调整优化是十分必要的。

辅助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尽可能优化的医疗护理服务是集束化护理的主要目的,国内外临床广泛开展集束化护理并取得理想效果。集束化护理最早在我国是被作为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而被应用于ICU病房。与成人相比,新生儿气道解剖特点、生理特点有其特殊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措施也异于成人[4]。考虑到新生儿与成人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措施方面的差异,以及患儿实际情况与需求,我院医护人员共同探讨为新生患儿制定出一系列有循证依据的集束化护理措施,干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呼吸机先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由此证实集束化护理确实可以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尽早实现气管插管拔管,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的科学有效护理模式,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临床应用推广价值高[5]。

[1] 刘东岩,孙铁英.集束化护理措施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147-149.

[2] 张燕华,李建华,陆燕英,等.集束化护理方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3):3109-3110.

[3] 钱 敏,刘艳林,顾 娟.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6):108-110.

[4] 马益慧,施元美.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2):223-226.

[5] 宗小敏,王模奎.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效果[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4):266-268.

[6] 戴爱明,潘朝霞.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在预防VAP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7(16):901-903.

[7] 徐东晖.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22(15):11-14.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7.39.92.02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性肺炎呼吸机通气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