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干预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2017-11-03周艳丽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9期
关键词:负性优质护理人员

周艳丽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人民医院内科,江苏 宿迁 223900)

优质护理干预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周艳丽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人民医院内科,江苏 宿迁 22390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0例,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采取传统护理干预,而对观察组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的同时,加强优质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SAS、SDS评分。结果 优质护理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40.91±2.77)分、SDS评分(46.32±2.53)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55.28±2.42)分、SDS评分(62.42±2.31)分,而护理满意度评分(93.48±2.05)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83.52±2.49)分。结论 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SAS、SDS评分,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同时有利于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优质护理干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效果研究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若患者不能及时的接受临床治疗,极易危机生命。而绝大多数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后,由于该疾病的病情反复,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不利于患者疾病的预后,因此,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尤为必要。本次研究中,通过对观察组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4例,女26例,根据两组采取的护理方式的不同,按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及优质护理观察组,年龄35~47岁,平均年龄(40.28±0.42)岁。本次研究中的患者,均属于临床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标准,将存在严重意识障碍、肝肾等重大器官疾病的患者排除,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属于自愿参与,经医学伦理会批准,对本次实验研究中的工作自愿配合参与。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础性资料经数据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对其实施传统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的同时,给予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在患者入院时,多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谈,了解患者平时的饮食喜好及生活习惯,通过掌握患者的学历、年龄、疾病既往史等一般资料,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优质护理计划[1]。护理人员应增加巡视患者的次数,以便了解患者的心情变化,及时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能主动倾述自身的烦恼,以及时的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患者面对疾病的信心[2]。同时,应叮嘱患者进食高热量、适量蛋白、低钠、高纤维食物,禁食辛辣、刺激、油腻食物,定时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的调整饮食护理方[3]。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科学合理饮食及适当的运动锻炼,促进机体免疫力及抵抗力的恢复,以促进疾病的好转[4]。

1.3 观察指标

在实验研究结束后,采取SAS、SDS评分量表[5]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负性情绪越严重。同时让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与患者的关系、护理操作技术、护理质量等进行评定,满分为100分,>8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比较满意,<60分为不满意。在患者即将出院时,将评分表收回并对40例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实验时间结束后,2 0例观察组患者的S A S评分(40.91±2.77)分、SDS评分(46.32±2.53)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55.28±2.42)分、SDS评分(62.42±2.31)分,而护理满意度评分(93.48±2.05)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83.52±2.49)分。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s,分)

组别 n SAS SDS 护理满意度评分对照组 20 55.28±2.42 62.42±2.31 83.52±2.49观察组 20 40.91±2.77 46.32±2.53 93.48±2.05 P值 <0.05 <0.05 <0.05

3 讨 论

随着人们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率改变,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患者人数日趋增多,在对该疾病的患者采取必要的临床治疗的同时,加强护理干预尤为必要。在对观察组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后,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SAS、SDS评分,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有利于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 方美蓉,游燕红,林 英.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的效果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7,39(2):149-151.

[2] 李秋兰,李 琴,赵 妙.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Rockall危险性积分评价及护理对策[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1):32-35.

[3] 张翠翠,葛修茹,庄旭华,周 秋,杨文文.专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在肝硬化并发上MZ)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6):8-10.

[4] 陈 倩,王 骁,袁虞芳,陈筱粼.综合优质护理在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救治中的应用体会[J].医药前沿,2017,7(2):222-223.

[5] 袁 芳,拾以春.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危险评估和临床分级护理干预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4):33-36.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39.36.02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负性优质护理人员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