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2017-11-03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9期
关键词:内科心血管优质

刘 榴

(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 泰州 225500)

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刘 榴

(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苏 泰州 225500)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运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6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采用数字法将其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各30例。常规组运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生活质量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为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运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仅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使护理满意度而得到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优质护理;心血管内科护理;应用价值

心血管内科疾病主要包括类型: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律不齐、心力衰竭、早搏以及心律失常[1],极大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患者死亡。除此之外,患者病史较长,在治疗过程中难以治愈[2],此时可以配合优质护理的方式帮助患者逐渐恢复健康。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并分析优质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6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采用数字法将其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各30例。常规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43~81岁,平均年龄(62.32±1.5)岁,病史2~12年,平均病史(3.5±4.6)年;实验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44~83岁,平均年龄(63.12±1.8)岁,病史3~11年,平均病史(3.6±4.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具体步骤为:第一,实施心理优质疏导干预。主要针对患者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帮助患者排解心理问题,并且通过详细讲解疾病情况而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3];第二,加强日常指导。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叮嘱家属加强日常陪伴,一方面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排解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患者治疗积极性,同时在护理人员指导下而积极配合工作,从而更好地促进其恢复健康;第三,做好生理优质护理工作。由于患者在接受治疗中,大量时间卧床休息,此时会出现许多问题,如出现便秘的情况,此时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情况而给予良好的指导,并告知患者如何参与运动[4],同时配合日常饮食,如早上可以空腹饮用温水,进而促进肠道蠕动,沿结肠的走向实施腹部按摩,3次/d,15 min/次。

1.3 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问卷(10分制)调查,其中9分以上为非常满意,7~8分为一般,6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度+一般度。生活质量主要为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临床症状治愈情况,并分为优(80分以上)、良(60~79分)和差(60分以下)。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实验组优16例(53.33%),良12例(40.00%),差2例(6.67%);常规组15例(50.00%),良10例(33.33%),差5例(16.67%)。实验组生活质量优于常规组(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为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心血管内科疾病主要包括类型为: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早搏以及心律失常[5],极大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患者死亡。除此之外,患者病史较长,在治疗过程中难以治愈,此时可以配合优质护理方式帮助患者逐渐健康状态。本次研究中,分析优质护理运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价值,即护理人员通过实施心理优质疏导干预、加强日常指导及做好生理优质护理工作,从而有效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此外,在我院护理工作中还坚持以患者为本的理念,进而有效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本次研究过程中,对我院收治的9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分析,常规组运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为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运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可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值得推广与运用。

[1] 徐 敏.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04(23):121-122.

[2] 胥 骅.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与护士认知行为的相关性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04):173-174.

[3] 尚 润,徐春玲.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5):1974-1976.

[4] 贾 娜.浅谈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03):1501-1502.

[5] 刘春华.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03):1526.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39.21.02

本文编辑:张 钰

猜你喜欢

内科心血管优质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