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埋线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对比

2017-11-01张革萍高瑞瑞

陕西中医 2017年10期
关键词:氨茶碱支气管哮喘

张革萍,高瑞瑞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延安 716000)

穴位埋线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对比

张革萍,高瑞瑞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延安 716000)

目的:对穴位埋线、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均分为穴位埋线组和氨茶碱组,穴位埋线组给予穴位埋线法治疗,氨茶碱组给予氨茶碱治疗,对治疗效果、ACT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观察比较。结果:穴位埋线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氨茶碱组90.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ACT症状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治疗后的ACT症状评分和中医证侯积分均得到显著改善,且穴位埋线组患者的情况优于氨茶碱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和最大呼气流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但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高于治疗前,且穴位埋线组的数值明显高于氨茶碱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相比较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临床治疗效果更好。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是由肥大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和炎性介质共同参与的慢性气道炎性病,国内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为5.8%,由于该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因此死亡率和患病率逐年增高[1],本研究采用穴位埋线与氨茶碱对比治疗支气管哮喘,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就诊于我院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穴位埋线治疗组和氨茶碱治疗组各40例,穴位埋线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65.47±6.87)岁,平均病程为(10.64±5.35)年,氨茶碱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67.21±7.21)岁,平均病程为(11.49±6.07)年,基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次研究获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西医诊断标准符合《志气管哮喘防治指南》[3]。

纳入标准: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的疾病诊断标准,患者发病前1个月未服用抗组胺类药物,入选者均无感染性疾病史,均知情且愿意加入本研究。

排除标准:排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对本研究所采取的治疗方法过敏的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其他疾病导致的患有哮喘症者。

2 治疗方法 穴位埋线组给予穴位埋线治疗,主穴取:定喘(双)、肺俞(双)、膻中。寒喘加风门、外关,热喘加大椎、曲池;痰多加中脘、丰隆;肾虚加秩室;脾虚加脾俞。操作过程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对拟操作的穴位以及穴位周围皮肤消毒后打开一次性埋线包,取出医用可吸收外科缝合线(PGLA线)放入一次性套管针的前端,接针芯后刺入穴位,适当提插捻转,退出针体的过程中,PGLA线自然由针尖腔内脱出,待针体完全拔出时,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埋植在穴位的肌层或皮下组织,不露出来线头,代替针体发挥长期的针灸刺激作用。叮嘱患者24 h内勿碰水或弄污针眼以防感染。输液贴一般在24h h后取下,当出现发痒、局部发红等过敏不良反应时,在术后4~5 h时取下输液贴。此疗法15~20 d/次,3~4次为1个疗程。氨茶碱组给予氨茶碱治疗,具体做法为将200 mg的氨茶碱加到200 ml浓度为0.8%的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患者2次/d,连续治疗1周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治疗一个月后观察相关指标。

3 疗效评价标准

3.1 临床治疗效果[4]:分为临床控制(即患者的哮喘已完全得到缓解,轻微发作时不需要服用药物就能缓解)、显效(即患者的哮喘相比较于治疗前已明显缓解,但仍需服用药物)、有效(即患者的哮喘相比较于治疗前有所缓解,仍需服用药物)、无效(即患者的支气管哮喘症状经过治疗没有改善且严重)。

3.2 症状评分采用ACT(哮喘控制测试)进行[5]:评估的是患者的哮喘控制情况、日常活动、呼吸困难程度、药物治疗使用情况和夜间症状情况,分数越高,哮喘减轻症状越好,评分范围5~25分,20分以下表示哮喘症状没被控制,20~24分表示哮喘症状良好控制,25分表示哮喘症状完全被控制。

3.3 采用中医证候积分来评定:患者的咳嗽、喘息、哮鸣音、咯痰等症状的改善程度,患者症状没有好转反而加重的为0分,症状轻度缓解的记为1分,症状明显缓解的记为2分,症状治疗消失的记为3分[6]。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连续变量采用卡方检验,分类变量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结 果

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穴位埋线组临床控制7例,显效14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0%,氨茶碱组临床控制5例,显效15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00%,穴位埋线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氨茶碱组(P<0.05)。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ACT评分比较 治疗后的中医证侯积分和ACT症状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且穴位埋线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氨茶碱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改善评分和ACT评分的变化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氨茶碱组比较,#P<0.05

3 两组患者治疗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和最大呼气流量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高于治疗前,且穴位埋线组的数值明显高于氨茶碱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氨茶碱组比较,#P<0.05

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穴位埋线组出现晕针1例、局部红肿2例,经相应处理后继续给予埋线治疗,病情好转,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氨茶碱组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2例、失眠1例、心律失常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哮喘在中医学上属于“喘证”、“哮证”的范畴,多是由于外感所导致,以实证为主,病程较长多属于虚证,患者反复感染均会引起此病。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很复杂,炎症变化、变态反应等均可引发此病[7],该病发作持续时间在数分钟到数天不等,目前尚没有根治该病的药物[8],虽然采用激素治疗能控制患者的哮喘症状,但是一旦停药,该病又会反复发作。

茶碱类药物经常在临床上作为解痉剂,用于舒缓松弛患者的支气管平滑肌,对黏膜充血、水肿等症状起到缓解减轻的效果,氨茶碱是乙二胺和茶碱的复盐,水溶性比较强,可对呼吸道平滑肌起到松弛作用,增强膈肌收缩力进而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9]。本研究采用的穴位埋线治疗是将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PGLA可吸收缝合线埋入相应的穴位区域,通过物理、生物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柔和而持久的刺激穴位以起到协调脏腑、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机体虚损时有补益的作用,机体亢盛时有泻实的疗效,PGLA线可在体内分解为CO2和水,对作用穴位的刺激达到20 d或更长时间,采取15~20 d治疗一次可以避免患者每日针灸的痛苦和繁琐过程,减少患者的就诊次数,该疗法是一种创痛低、长效的治疗疗法,适用于受慢性和顽固性疾病困扰、害怕针灸的患者人群。本研究采用穴位埋线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均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穴位埋线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为97.50%,患者的ACT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均优于氨茶碱组,表明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1] 刘金竹. 穴位贴敷结合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150例临床观察[J]. 江苏中医药, 2012, 44(6):58-58.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51-52.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年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6, 39(9):675-697.

[4] 薛艳丽, 马新明. 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22(7):52-53.

[5] 方 妮. 酮替芬联合ICS/LABA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效果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7, 15(10):34-35.

[6] 王 品, 冯文杰, 杨环玮. 解痉痰咳方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 2015, 24(7):1246-1248.

[7] 李会文, 焦 阳. 热哮消汤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研究[J]. 陕西中医, 2016, 37(7):840-841.

[8] 胡可佳, 张 琢, 伍 岳,等.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 陕西医学杂志, 2017, 46(4):523-524.

[9] 邹同祥. 用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对比[J]. 当代医药论丛, 2014,12(9):254-255.

(收稿:2017-04-11)

哮喘/穴位疗法 穴,定喘 穴,肺俞 穴,膻中

R562.25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7.10.036

猜你喜欢

氨茶碱支气管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
持续静滴氨茶碱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分析
西替利嗪与左西替利嗪对大鼠氨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