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滋肾安更汤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2017-11-01

陕西中医 2017年10期
关键词:绝经期证候激素

王 霞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南京 210017)

滋肾安更汤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王 霞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南京 210017)

目的:观察激素替代疗法与滋肾安更汤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34)和治疗组(n=34);对照组口服结合雌激素片,治疗组口服滋肾安更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变化,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的积分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FSH、LH显著低于治疗前,E2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安更汤与激素替代疗法均能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调节患者性激素水平,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滋肾安更汤的应用效果更佳。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绝经期女性最常见的一类妇科疾病,主要是指女性绝经前后性激素水平出现波动,卵巢功能衰退,导致患者出现失眠、情绪改变、抑郁、骨质疏松以及月经紊乱等身体及精神异常,严重影响绝经期妇女身体及心理健康[1]。激素替代疗法是西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一线疗法,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由于长期用药会产生激素不良反应,且存在多种禁忌症而制约了此药的应用[2]。滋肾安更汤是以《景岳全书》中大补元煎为基础,根据中医理论加味而成,全方用药平和,具有滋肾养阴、益气养血的功效[3]。本研究将激素替代疗法与滋肾安更汤分别用于围绝经期妇女的治疗中,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现将相关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68例,根据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n=34)和治疗组(n=34),其中对照组年龄41~55岁,(47.6±4.5)岁,病程3~23月,平均(11.3±5.9)月;治疗组年龄41~54月,平均(47.2±4.6)岁,病程3~24月,平均(11.2±6.3)月;两组基线资料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第五版《妇产科学》中围绝经期综合征进行诊断[3]。①年龄>40岁,出现月经紊乱或停经;②E2水平下降;③情绪不稳定,失眠多梦,记忆力减弱;④面色潮红,容易出汗;⑤出现高血压、心悸等心血管疾病;⑥有骨质疏松、抽筋等临床症状;⑦泌尿及生殖系统异常,皮肤干燥,毛发稀疏易脱落。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第六版《中医妇科学》中肾阴阳两虚症进行诊断[4]。主症:①时而烘热出汗,时而畏寒;②失眠多梦;次症:①腰膝酸痛;②性情大变,或烦躁易怒,或郁郁寡欢;③头晕耳鸣;④体力较差容易倦怠;⑤健忘;⑥阴道干涩,月经周期紊乱;舌脉:舌红苔薄,脉细沉;具有全部主症,两项及两项以上次症且符合舌脉的患者诊断为肾阴阳两虚。

排除标准:①年龄<40或>60岁;②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相关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疾病;③不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④治疗前半年内接受过激素治疗;⑤具有双侧卵巢及子宫切除史、卵巢功能障碍以及其他妇科器质性病变;⑥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无法配合随访。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结合雌激素片倍美力:月经第7天起,每日服用0.625 mg,持续服药15 d后,每日加服黄体酮4 mg,共服药25 d为1个周期,治疗三个周期。治疗组口服滋肾安更汤:山药、玄参及生龙骨、牡蛎各30 g,熟地24 g,杜仲及炒杏仁各15 g,地骨皮、丹皮、白芍各12 g,山萸肉9 g,川芎及炙甘草各6 g,1剂/d,水煎后分早晚两次服用,持续服药2个月。治疗期间电话随访。嘱咐患者治疗期间饮食应清淡,尽量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忌用其它中药。

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参照1995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根据诊断标准分为9个部分进行评分,每个部分病情由无到重记0~3分,总分为27分,分值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4]。②治疗开始及治疗结束当天,晨起取患者空腹外周血,采用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法测定E2、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③根据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良Kupperman评分[3]以及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疗效:Kupperman评分总分为75分,分值越高表示临床症状越严重,疗效指数(N)=(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

4 疗效标准 主症消失,次症及舌脉明显改善且N≥90%为痊愈;主症明显改善,次症及舌脉部分改善,90%>N≥75%为有效;主症得到控制,次症及舌脉未见明显改善,75%>N≥30%为有效;主次症及舌脉未见改善,N<30%为无效。以痊愈、显效及有效例数总和计算总有效率。

结 果

1 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 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比较 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FSH、LH显著低于治疗前,E2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

注:△表示同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表示两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两组疗效比较 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7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6%;治疗组痊愈7例,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76,P<0.05)。

讨 论

围绝经期综合征又称更年期综合征,指女性从生殖功能旺盛状态逐步过渡到无法生育的阶段,从40岁左右开始,整个围绝经期长达20年之久;研究显示,大部分围绝经期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会出现精神、代谢、内分泌以及神经系统的近远期症状,严重影响妇女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5]。祖国医学将围绝经期综合征称为经断前后诸症,《内经》中叙述女子“五七”后肾气衰退,“七七”后肾阴不足,因天癸竭致素体阴虚,或因多产房劳致数脱于血,肾气居下焦,阴阳失衡,脏腑血气失调,致肾阴阳两虚而引起经断前诸症,故而滋肾养阴为大法[6]。

倍美力是从马尿中提取得到的雌激素混合物,内含雌酮、马烯雌酮等多种雌激素,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由于雌激素缺乏导致的妇科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雌激素替代治疗可能会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多种妇科肿瘤发生的危险,因此多数患者不愿意接受此法治疗[7]。滋肾安更汤重用熟地,取养血滋阴、生精填髓的功效;山药、山萸肉、地骨皮、杜仲及白芍共为臣药,其中地骨皮性淡寒,杜仲性甘温,两药与熟地配伍可治盗汗潮热,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此外白芍还有养血调经的作用;丹皮、玄参、川芎、生龙骨、生牡蛎以及甘草共为佐药,玄参清热养阴,龙骨镇静安神,牡蛎益阴退虚热,三药与熟地、山药等配伍,具有阴阳调和、滋阴潜阳的功效,预防滋补过甚,炒杏仁养心安神、敛汗消渴,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滋肾益阴、养血柔肝、调和脏腑、宁心安神之功效[3]。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性激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此外,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1] 叶永梅,李新平.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及对Kupperman评分和激素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6):580-582.

[2] 程 红,严宇仙,毛小英.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及安全性评价[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10):2535-2537.

[3] 周 微.滋肾安更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

[4] 尚雯晴.刘宇新教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

[5] 赵 薇,李 芬.西安市某部女性围绝经期症状及对激素替代治疗的认知和需求调查[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6):756-757,769.

[6] 彭 仙.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近况[J].光明中医,2014,29(5):1118-1120.

[7] 胡传莉.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2.

(收稿:2017-02-18)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西医结合疗法 补肾剂/治疗应用 @滋肾安更汤

R271.116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7.10.009

猜你喜欢

绝经期证候激素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直面激素,正视它的好与坏
宁波第二激素厂
唐军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经验总结
绝经治疗,该怎么选择激素药物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备孕需要查激素六项吗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